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艾丰咱俩再大吃大喝一顿:艾丰咱俩再大吃大喝一顿

人气:115 ℃/2024-05-20 15:52:38

老詹小注:

闲话休叙,继续转载!

今天,转载李德民回忆艾丰的一篇文章。

艾丰,原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总编辑,

著名报人、经济学家。

艾丰是我的老上级,他当总编,我当副总编。

没想到老李与他更熟!他俩是研究生同一小班,同一宿舍!

而且,二人脾气相投,很谈得来,当时便是好哥们儿!

由德民回忆艾丰,自然别有一番滋味。

艾丰,咱俩再大吃大喝一顿!

青龙刀 青龙刀笔记

思考一生,奋斗一生,辛劳一生,骄傲一生。

理解德民,体谅德民,激励德民,有恩德民。

艾丰,今天,兄弟来送您最后一程!

上为2019年5月23日告别艾丰当天,我写的几句话,两年多了,时时思念,意犹未尽,今天接着写。

从1978到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业务专业读研时,我和艾丰同一个小班,同一间宿舍。

1981年毕业后,他先分到人民日报记者部,后调到经济部,我分到评论部。办公室都在5号办公楼2层,他在西头,我在东头,常串门。他有话:“我说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情,有人说我要干总理干的事情,甚至要干总理。”“我花两万块买辆旧拉达汽车,人家公车私用,我私车公用,还说我……”我说:“那咋办?把人家的嘴缝上?谁让你出头冒尖!”

九十年代,他获长江奖,按上头要求,要写文章介绍介绍,我说他一通好话后,强调他的最高的奖赏在事业中;我获韬奋奖后,他写文章说我一通好话后,告诫“那个骄傲的李德民,如履薄冰”。

艾丰走了两年多了。他是新闻界名人,生前去后,写他的文章一篇篇,写他的书一本本,写成就,写贡献,洋洋洒洒。我也写几句,写写我和艾丰的交情,写点生活细节,写写那些写他的朋友未必知道的往事。

1978年入学时,我34岁,艾丰40岁。他出生于1938年,那年招生的“限高年龄”即40岁,像他这样40岁的,那一届研究生有5位,戏称“五老”,而最年轻的,才二十出头,年龄相差十几岁。

我1978年10月初从湖北省郧西县印刷厂来报到,按分配名单住进宿舍,4人一间房,4张桌子,4把椅子,4张床,我来得早,占了靠南边挨窗户的一张床。艾丰是北京广播电台的,晚来一两天,宿舍里只剩北边靠门那张床了。对不起,他只能睡那儿了。

我来北京之前已闻艾丰大名,他是考研初试第一名,登了人民日报,当时的名字叫艾宝元。

艾1956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时,我在读小学;艾1961年人大毕业时,我在读中学;艾考研前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组长,我是郧西县印刷厂生产调度员和校对员。从资历,从学识,从为人,他都是我的老师,但如今又在一个班读研,算同学吧!

一见面,就有两件事我把艾丰“得罪”了,一是我占了好的的床位,挤了他;二是考研北京复试,我的口试得90分,他85分,高他5分。于是,他多次当众调侃:“你们说说,天下有这样的理吗?我堂堂艾丰,被一个小印刷厂的小校对员欺负住了!”调侃是善意,是亲切,生气是假,鼓励是真。直到他功成名就之后,还记德民这点“仇”。

当时都穷,艾丰月薪六十多元,我五十多元,他有一个女儿,我有俩儿子,我更穷些。他有一辆破得不能再破的自行车,有时我借来骑骑。我个子比他高,体重比他重,他心疼车,怕我压坏了。

他朋友多,客人多,时常要留家吃饭,馆子是下不起的。他说,他夫人苏鸣在炒鸡蛋时,不得不在鸡蛋里加面粉,搅拌搅拌,炒出来体积大,好看些。

我们宿舍4个人,关系还不错。有时深夜睡不着,就“精神会餐”:“服务员!来两斤酱牛肉!来一瓶二锅头!”当年北京酱牛肉两块多钱一斤,二锅头一块七毛一瓶,这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吃不起的,或者说大吃不起的。如今北京酱牛肉八九十块钱一斤,二锅头一二十块一瓶,再贵也吃得起了,可惜没胃口,也没牙口了,艾丰永远不可能再吃了。

“李德民是资产阶级的脸,无产阶级的肚子”,这是读研时艾丰对我的另一调侃。他知我是河南信阳人,“三年困难时期”信阳是重灾区,叫“过粮食关”,他知德民那时几乎没吃过一顿饱饭,对食物有着天然的贪婪,好吃,也能吃。于是,我就成了“无产阶级的肚子”。这种话,也只有他想得出来,说得出口。

艾丰兄,小弟真想同您大吃大喝一顿,两斤酱牛肉,一瓶二锅头,还要啥,随便点,敞开肚子“造”,您别怕,我埋单!

艾丰的父亲到新闻系来过,我喊“艾叔”。父子俩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也是中高个头,浓眉大眼,大脸盘,声宏亮,好说话。艾丰背着父亲对我说:“老爷子原来干过泥瓦匠,没过几天好日子。”

艾丰的夫人苏鸣与我同年,看艾兄面子,我尊称“大姐”,后来想想不对,我俩虽然同年,论月份,她也许还比我小,于是又改称“嫂子”。

嫂子喜欢小动物,家里养一群猫。有次嫂子跟我说:“有只七八斤重的大白猫,像四五岁小孩一样通人性,想找个好人家喂养,德民你愿吗?”我说:“我家算好人家吗?”她说:“算,你善良,有爱心。”我这人经不起夸,“高帽子”一戴,大白猫进了我家,它享了两年福。

它确实通人性,知道内人是它的美食施主,很会献媚。内人往电脑桌前坐下,它就卧在她脚边,过一会还蹭蹭她的腿,蹭蹭她的脚,表示它的存在和感谢。

但久而久之,老猫恃宠而骄,也许还仗点艾丰的势力,变坏了,抓烂了我家的真皮沙发,跳坏了我家的21寸彩电,这尚可忍,难以容忍的是,它抓伤了几位客人的手背,一见生人就往身上扑。不能养下去了,我把老猫装在纸箱里,捆紧箱子,让大小子骑自行车,按嫂子吩咐,送给新主人。大小子回来说,老猫哭叫了一路,可怜!

在院里碰见艾丰,提到猫事,他不耐烦地说:“你心太软,早该处理它了!”

艾丰,今天德民借您大名显摆咱俩的交情。您在那边肯定还在忙,但无论如何,您得站出来说句话,德民是不是在吹牛?

搜索更多有关“艾丰咱俩再大吃大喝一顿:艾丰咱俩再大吃大喝一顿”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