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日语汉字说法:不正经语言杂谈,ll日语里容易引发歧义的汉字

人气:423 ℃/2024-03-08 16:57:53

日本是个使用汉字的国家,两国在自己发展基础上都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汉字词汇。

其中,有些词汇大同小异,有些词汇则就风马牛不相及了。

自从汉语和日语发生关系以来,就在日语中引起了这个问题;

这是个十分古老的问题。在汉字进入日本以前,日本没有文字。

日本原住民的日语发音极其简单,几乎所有的词汇都是由一个元音和一个辅音组成的音节拼出来的,就比如大家最常听说的ありがとう(a ri ga to)、おはよう(o ha yo)、よろしく(yo ro shi ku)、さようなら(sa yo na ra),也就是说日语的发音系统和我们完全不同,也要简单得多。

而后来一批从中国东北到朝鲜半岛一带的住民迁移到日本(当然这批人和我们关系也不大),他们的语言也很大地影响了日语。

在现代语言学上,日语同源自西伯利亚、大兴安岭一带的“阿尔泰语系”语言的语法非常类似(维吾尔语、蒙古语、满语都是这个语系),这种语言的特点是“主宾谓”,

也就是这是一种动词放在最后的“我饭吃”的语法结构,而且这种语言是一种“黏着语”,也就是说决定句子的状态和时间的往往是句尾的动词上“黏着”一个玩意。

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这样的两拨人形成了日本人的血统和语言。

渐渐地,日本随着知识水平的增加开始有了国家的特性,开始在岛内扩张,

但是话说回来日本还是很难脱离这种部落大酋长的管理模式,最后外戚苏我马子一顿专权,推古天皇(女)就让皇族圣德太子摄政,

为了制约这种豪族,扶持了一个没什么势力的小野妹子当“遣隋使”希望能学习到中国的制度(关于“遣隋使”的故事可以在之前的文章中找到哦),这时候才开始真正的汉化,贵族也逐渐开始学习汉语汉字,上层社会开始有了文化。

但是实际上,这个时代,汉字和汉语对于整个日本人来说,仍然是一个外语,除了遣隋使和受过教育的贵族,大部分人没人看得懂这东西。

但是太子死了之后苏我这个豪族一直执政,日本汉化道路一直也不平坦,随着“苏我入鹿”这个人被他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边缘贵族“中臣镰足”搞死了之后,中臣镰足扶持有着超兄贵名字的“中大兄皇子”成为“天智天皇”之后,日本才开始真正的彻底汉化——大化改新。

日本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狂派遣隋使遣唐使,汉字才算在上层社会普及开来,并且日本人引入了大量的汉字词汇,比如官位制度,玄学,佛学里的词汇日本原来都没有,日语开始变得不纯,加入了大量的汉字词汇,就像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就蹦出几个英文词一样。

不久之后的奈良时代,汉语(注意就是汉语)写成的《古事记》也出现了,但是民间的话还是不认得这东西,只是上层人的内部消遣而已。

日本第一部史书《古事记》,估计你肯定能看懂,因为就是汉语写的,但是也有些“日本特色”,

一些日本特有词会用汉字音译,一些地方也把我们“主谓宾”的译法换成了日语的“主宾谓”。

关于日语的起源,明治时代曾将其划为阿尔泰语系,但后来遭到普遍否定。

日本语言学家大野晋认为,日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而西田龙雄则认为属于汉藏语系,

白桂思又将它归于高句丽语系。

各方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早在新石器时代与奴隶社会中早期,作为交流的日语,就已经存在。

由于语言是维持社会部落运转的关键,熟练地使用语言,有利于生存得更好。在这种社会氛围下,日本还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言灵文化”。

早期的日语,被赋予了一种魔力。

它们多用来祈祷保佑人们平安,或是呼风唤雨帮助农业生产。

关于人的名字,不仅是一种称呼,还是刻在每个人身上的咒语。

所以人们不会轻易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名字,以免被对方诅咒。而女性们一旦把名字告诉对方,即表示愿意以身相许。

到了奴隶社会中期,出于交换或政治的需要,日本人开始尝试把语言变成文字。

但是虽然他们绞尽脑汁,却仍然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字。

当他们发现要系统地把语言转换成文字十分困难时,便选择了放弃,不再闭门造车。

日本考古界曾于1958年在九州南部发掘了一座古墓,其殉葬品中有一片写有汉字“汉隶”的贝札。

经过鉴定,这批陪葬物来自公元前三世纪,由此可见,汉字早在战国后期,便已进入日本。

汉字广泛进入日本,应该始于东汉。

因为从日本长崎、对马、佐贺、福冈、大阪等地出土的文物中,都发现过刻有“货泉”或“货布”之类的中国古代钱币,这些钱币为东汉王莽时期所发行的货币。

这也说明,当时来自东汉的中国商人,几乎到过日本大部分地区。

根据日本最早的官修史书《日本书纪》记载,公元258年时,中国大陆一位叫王仁的博士,从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古国进入,将汉籍传到日本。

经过秦代到东汉时期的经济和文化辐射,中国的货币在日本广泛流传。

中国的典籍被日本皇室引进,汉字由此渗入日本各个阶层。

久无文字的日本忽然顿悟,决定采用拿来主义,直接借用中国文字来书写。

但是由于日本和中国的语言并不统一,对于同一事物的发音完全不同。

因此日本人要想偷懒,完全借用汉字也并不容易。

本着现学现用的原则,日本人开始尝试用汉字来表示日语的意思和发音。

具体的做法和我们最早学英语一样,用汉字读音来给单词注音。比如“早上好”的英文“good morning”,会被标注成“古得摸你”。

用这种方法,日本人把他们口口相传的诗歌整理成诗集,并将之命名为《万叶集》。

这其中的内容全由汉字组成,这就是他们最早的万叶假名文字。

可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日本人发现了问题。

那就是同一个汉字可能有多个读音,或是一个读音会有多个汉字对应,一句话会有多种写法,导致的意思也是千差万别。

于是日本人派遣使者到中土学习,对汉字的音和义,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把汉字所表达的意思与日语对应的发音联系起来。

这才出现在日语中,一个多音的汉字也对应着多个发音和意思。甚至一些汉字在日语中,也是直接借用汉字的发音,比如“森林”这个词,就和我们的发音很像。

至于偏差嘛,一是因为模仿发音不到位,二是和他们向古代人学的方言有关。

此后汉字不断简化和发展,日本人在利用汉字书写的过程中,也认为古汉繁体的汉字太难写了,于是他们一边简化,一边设计自己更为简单的文字。

为了便于书写,日本和尚最先将汉字简化成楷书的偏旁部首,形成了片假名。

后来,日本皇宫中的宫女们在记录皇家发言时,为了快速便捷,对汉字进一步简化,形成了有日系草书风格的平假名。

由于和尚和宫女在日本的地位很高,属于上流社会人士,因此他们简化写出来的文字,很快在上层社会提到效仿和追捧,并在民间得到普及和固定。

此外,日本人还利用汉字的形声和会意造字方法,创造了一些独特的文字,比如辻、畑、峠等,其中“峠”字代表半山腰。

西方文化传入日本后,日本人还小范围采用了罗马字,这也形成了今天日本平假名、片假名、汉字和罗马字四种类型的文字并存的局面。

汉字和汉语进入日本以后,日本人不但汉字注日语音,而且大量吸收汉语词。

由此而产生音读、训读、音训混读以及有关诸多问题,日语词的复杂状况即由此而生。

训读:训读是用日语读汉字(汉语词)。

汉字进入日本后,日本人按该汉字的原意而用日语读出。例如汉字“川”的意思就是“河”,日语词称“河”为“カワ”,于是就将汉字“川”读为“カワ”。

这就是训读。

总之,依汉字原意而以相应的日语词读出,就是训读。

训读是写汉字,读日语的音。例如“人”读“ヒト”,“山”读“ヤマ”,等等。

这也可以说是类似翻译,但有些是确切的翻译,有些则不一定完全相符。

音读:汉字进入日本后,日本人按照汉字的原音读汉字,就是音读。

因汉字传入日本时间不同,而有古汉音、吴音、唐音等等之别。

总之,日语汉字的读音来源于古汉语读音,故虽与现代汉语音常不一致,但仍有关系。

例如汉字“山”,日语音读为“サン”,“爱”读为“アイ”,等等。

可见日语汉字的音读皆源自古汉语音,由于汉语音与现代汉语音虽不尽相同,但仍密切相关,所以日语汉字音读与现代汉语音也有联系。

理解日语中的汉字,对于从小学习汉字的我们来说是一大优势,不管是学习日文或在日本旅行都非常有帮助,看了汉字就大概能略知一二其意。

就算完全不懂日文,写出汉字对方也能了解我们的意思。

但是,其实日文汉字意思不是每一个都跟中文汉字意思一样喔,稍不注意就会因用错词语而陷入啼笑皆非的囧境。

在日剧《半泽直树》中,半泽直树的死对头大和田曾经说过:「部下の手柄は上司のもの」。

这里的手柄是「功劳、业绩」的意思,而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游戏手柄,

因此整句台词就是「部下的功劳,属于上司的」。

还有,在剧中所使用的另一个经典汉字就是「土下座」了,此汉字是中文「下跪」的意思。

除了日剧,在动漫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出现。

《鬼灭之刃》应该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日本最为卖座的动漫作品,其中与主角灶门炭治郎同一时期成为鬼杀队队员的嘴平伊之助,常常挂在嘴边的经典台词就是「猪突猛进」。

看字面上的意思,好像是中文「突飞猛进」,但其实并不是。

「猪」的汉字是日文「山猪」的意思,

因此「猪突猛进」就是「宛如山猪一样不顾四周,横衝直撞」,讲白一点就是「莽撞」的意思。

为了防止大家发生突然社死的场面,

在这里,小谷还为大家搜集了更多容易让人误解的日语汉字释义,

相信当你掌握了这些词语以后,

就能更加方便地理解日语中汉字的意思了,

比如,“女優”其实是“女演员”的意思,“湯、熱湯”其实是“洗澡水”或者是“热开水”。

还想了解更多好玩儿有趣的内容,

欢迎关注我们~

搜索更多有关“日语汉字说法:不正经语言杂谈,ll日语里容易引发歧义的汉字”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