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苏轼写的关于梅的诗句,苏东坡以人喻海棠和以海棠喻人的诗

人气:346 ℃/2024-04-22 17:07:42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是一位大文豪,千年以来,他收获的粉丝无数,说苏东坡是全民偶像,并不为过。文人学生喜欢他的诗词文章,崇拜不已;就算是胸无点墨的吃货,提及东坡肉,也会口馋涎流。

苏东坡的喜欢写诗就像是我们普通人每日需要洗漱、吃饭喝茶一样,属于生活常态。就是因为“乌台诗案”差点命丧黄泉,最终被贬黄州。黄州期间苏东坡的生活可以是相当拮据,也基于此,他把每个有限的钱按照大月小月,平均分份,然后吊在房梁上,每天用竹竿挑下一份来,作为生活之需。即是在这样的生活窘境下,我们的苏大学士依然初心不改,出游写诗,赏花写诗,朋友聚会写诗,给小儿洗满月澡也写诗。他的赤壁赋予赤壁怀古,诗词大气豪迈,如滚滚滔滔的江水荡尽千古风流人物,被誉为千古绝唱。

苏东坡谪居黄州四年,创作了大量诗词文章书法。最有名的是《寒食帖》。1084年4月,苏东坡往常州,在黄州为他送别的宴上,一个叫李琪的歌伎求苏东坡在她的披肩上题诗。然而,苏东坡黄州谪居四年,大概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机会认识什么歌伎。面对陌生的歌伎,苏东坡有些犹豫,但歌伎的请求,席间诸人的希冀,他吩咐她研磨。苏东坡提笔落笔,写下:

“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写下此两句,他停下来与席间有人说话、吃酒,众人都以为此两句是平淡无奇的开头,苏东坡继续吃饭谈笑,李琪上前求他把诗写完。东坡再次提笔,写道:“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这首诗起笔写实,说:我东坡在黄州住了四年,写诗无数,为什么就没有写过李琪呢?后两句引用诗圣杜甫没有写过海棠诗的典故,再引申到我为什么没写李琪,“海棠虽好不吟诗”,那是因为李琪就像海棠花一样美丽,而我就像杜工部那样,不忍心写啊!

苏东坡以海棠花比喻歌伎李琪的轻灵自然之美,佳话传出,远远近近的人们慕名而来,一睹李琪这个被苏东坡喻为海棠之美歌伎,使得了此题诗的歌伎李琪芳名远扬,以致流芳千古。

苏东坡在黄州谪居期间,与友人一起赏花,写了一首以海棠花喻人的诗《海棠》,录全诗如下: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诗不单写了海棠花白天的形状——在“春风”吹拂下,袅袅婷婷,焕发着亮丽光泽,即是在夜晚,亦是幽香气漫溢于空蒙的夜间,诗人赏花直到月色转过了走廊,或者是房屋,夜色暗了。诗人赏花的兴致依然不减,但又怕“深夜花睡去”。此句运用了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据宋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因此,诗人特意燃起照明的“高烛”照“红妆”指海棠花。苏东坡运用拟人手法,以花喻人,含蓄地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且给人以审美想象。

2021.4.18



猜你喜欢:


原创文章,私转必究;感谢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搜索更多有关“苏轼写的关于梅的诗句,苏东坡以人喻海棠和以海棠喻人的诗”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