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孩子不听话是不是因为家长:为什么孩子对家长的话

人气:467 ℃/2024-05-15 23:10:45

“琦琦,你作业做完了没有?去把作业做完了再看电视......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离电视那么近,眼睛会近视的......”妈妈看到琦琦聚精会神地趴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心理很烦躁,不管说了多少遍,琦琦还是无动于衷。

琦琦今年上小学三年级,聪明伶俐、活泼好动,但经常对爸爸妈妈的话充耳不闻、置之不理。爸爸妈妈总是要大声跟琦琦说话,琦琦才会不情愿地应一声,然后依旧我行我素。

很多孩子都像琦琦一样,对父母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特别是在他们聚精会神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更是如此。例如,当他们在看自己特别喜欢的电视时,在忘情地画画时,在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对自己手头的事情全情投入,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是一种选择性注意的表现。

所谓的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在同时面对多种信息的时候,会选择其中一部分信息作为加工对象,而把其他信息作为背景。作为加工对象的事物会被我们注意到,并运用多种认知资源进行加工,而作为背景的信息会被我们忽视,较少认知资源对其进行加工。也就是说,当孩子同时玩游戏和听家长话的时候,游戏是孩子注意力的加工对象,孩子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玩游戏上,家长的话则作为背景信息,没有被孩子注意到,所以会出现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的现象。

其实,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都会对周围的信息进行选择。例如,开车时,司机注意到的是车的行驶速度、与前面车辆的距离以及道路的指示灯,而很少注意到路边的风景。所以不要对孩子过多指责,认为他就是故意不听话,这对孩子而言很不公平,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孩子的选择性注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儿童容易对新鲜的、奇异的事物产生关注的兴趣。

孩子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求欲,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当孩子面对新刺激的时候,会全神贯注于新刺激,好像他的世界就围绕着这个新刺激转,周围其他一切事情都与他无关。

柠檬小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记得我大概4岁的时候,有一次和父亲一起逛超市,当时看到一块从来没有拥有过的手表,于是被强烈的吸引住,盯着它看了好久,等我缓过神来,已经和父亲走丢了,还差点惊动了警察,幸好父亲及时回来找我。其实,当时父亲一直告诉我要紧跟他的脚步,不要走丢了,但由于对新鲜事物的注意力很高,选择性注意了父亲说的话,险些造成一桩“失踪案”。

第二,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更容易被儿童选择,如游戏、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

儿童时期主要的活动任务就是游戏,儿童是天生的游戏专家,在游戏中可以释放儿童的天性,所以儿童更愿意在游戏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注意资源。

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园里的上课,基本上是以游戏为主,幼师们很少会固定刻板的教儿童文化知识,这就是因为游戏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让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儿童更容易接受。电视剧《南方有乔木》中有个场景,一位教授在给一群孩子们展示飞行器的时候,花了很大气力说了关于飞行器的原理和构造,孩子们心不在焉,显然这种枯燥的介绍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当乔木说,“教授,把飞行器飞给孩子们看看吧。”孩子们看到飞在空中的飞行器,立刻欢呼雀跃。如果顺应了孩子年龄发展的特点,就会更好的获取他们的注意力。

第三,不需要儿童付出太多努力的事物,容易被儿童选择成为关注的对象。

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父母的要求对他们来说需要更多的努力。

当妈妈对琦琦说,“琦琦,你先吃完饭再看电视。”“你先做完作业再去和小朋友玩。”琦琦心里想的却是,吃饭是一项任务,看电视不需要我做任何努力;做作业需要我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而和小朋友玩耍是我心之所向,不需要我付出努力。所以,他们会更加倾向于去关注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实现的事情。

所以,现在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对你说的话“充耳不闻”了吗?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挺有启发,欢迎关注订阅~

您的点赞是对我最高的赞赏(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_- )

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书写粗心、计算马虎、写作业拖拉、成绩上不去....等一切关于学习、成长过程中问题,私信我,有问必答~

文章出自同名公众号

搜索更多有关“孩子不听话是不是因为家长:为什么孩子对家长的话”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