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战国时期的淮阳:西汉时期淮阳国,郡辖域的变迁

人气:399 ℃/2024-03-16 10:34:31

西汉淮阳国封域变迁分为三个时期。高帝至景帝时为第一个时期,淮阳在郡、国之间转换频繁,封域有增有减;景帝三年至宣帝元康三年时为第二个时期,淮阳郡东界、北界不断拓展,先后得到楚国、梁国一些区域。第三个时期为宣帝重置淮阳国直到新莽时国除,此时淮阳国的封域大为削减。淮阳国所处的“中间地带”是决定其封域变迁的地理基础,而汉廷对诸侯国政策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封域变迁。

西汉时期淮阳时而为王国,时而为汉郡,其辖域随之不断变化。目前学界对西汉淮阳国(郡)辖域变迁的研究逐渐深入。周振鹤先生根据20世纪出土的张家山汉简,指出淮阳国有可讨论之处。马孟龙利用《肩水金关汉简》中的淮阳国(郡)简复原了元狩元年至元康三年淮阳郡的东北界。黄浩波通过整理《肩水金关汉简(壹)》中的淮阳简推测了西汉中晚期的淮阳国封域。此外,《西汉政区地理》、《西汉侯国地理》等也涉及淮阳国(郡)部分辖域变迁。从长时段角度来看,尚无对整个西汉时期淮阳国(郡)的辖域迁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拟在时贤的基础之上,对此进行梳理与研究。

一、刘友时期淮阳国封域

公元前196年,汉高帝立“子友为淮阳王……罢颖川郡,颇益淮阳”。淮阳为王国,有秦淮阳、颍川两郡之地。《秦郡界址考》中对秦颖川郡、淮阳郡辖域有细致的考证。其中颍川郡“东界、南界略依汉制”,西界在昆阳、应、父城、襄城、郏、阳城、负黍、纶氏一线,北界为新郑、苑陵、尉氏;陈郡则是“郡境于《汉志》为淮阳国,汝南郡”。秦颍川郡淮阳郡辖域已经明确,那么汉初淮阳国封域应当依照秦颖川郡、淮阳郡辖域范围进行推演。

《秦郡界址考》发表于1944年。其中认为圉(今河南杞县南)属淮阳郡,但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谭图》)秦代山东南部诸郡图中園属砀郡。《二年律令.秩律》(以下简称《秩律》)中出现了包括圉在内的大量汉初地名,并且存在“同郡属县集中排列”的规律,即《秩律》中相邻的地名应同属一郡,这为圉的归属提供了划分依据。根据这条规律,简文中圉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梁(今河南临汝县西)以后,秭归(今湖北秭归县归州镇)之前。显然,圉不可能和秭归同属一郡,所以汉初圉应归属河南郡。其次是纶氏,《秦郡界址考》认为其属颍川郡,但在《谭图》中纶氏属三川郡,后晓荣依从《谭图》,将纶氏划入三川郡,《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则将其划入颍川郡。纶氏在战国时期为韩地,秦灭韩后置颖川郡,故纶氏属颍川郡的可能性更大。淮阳国西界南段也有变化,《秩律》中有西平、朗陵(今河南确山县南)、阳安(今河南确山县东北)三县,均位于南阳郡和淮阳郡的交界处,三县在《汉志》中属汝南郡,在《秩律》中应属南阳郡。晏昌贵据此推测汉初淮阳郡和南阳郡应以汝水为界。

当时汝水以西不但有《秩律》中提到的西平、朗陵、阳安三县,在三县以东还存在吴房(今河南遂平县)、慎阳(今河南正阳县北)两个侯国,吴房侯国存在于公元前199年一公元前143年,慎阳侯国存在于公元前196年一公元前118年。在汉景帝七国之乱前,侯国的管辖权属于中央,不属汉郡,所以吴房、慎阳两个侯国在汉初不属南阳郡。换言之,南阳郡的东界不应全部是汝水,而是在汝水以西,西平、阳安、朗陵以东。

以上明确汉初南阳郡和淮阳郡的交界即刘友淮阳国的西界应在西平、阳安、朗陵以东,吴房、慎阳、成阳以西。由于淮阳国也包括颍川郡,所以颍川郡的西界也属淮阳国西界,依谭其骧考证,应在纶氏、郏、应、舞阳、昆阳以西。

刘友淮阳国的南界是淮水当无问题。接下来是东界,依《谭图》显示在苦县、新郪、慎以东,在彭城郡城父(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山桑(今安徽蒙城县北)、下蔡(今安徽凤台县)以西。甚是。

再者是淮阳国北界,由于淮阳国北界过长,为方便叙述,将其分为东西两段,西段为颖川郡北界,东段为淮阳郡北界。依《谭图》可知北界西起纶氏,经阳城、新郑、苑陵、尉氏、阳夏,到柘。

首先是颖川郡北界,学者们对启封(今河南开封西南)、尉氏的归属有不同的观点。谭其骧认为启封在秦代属砀郡,尉氏属颍川郡,汉初应当如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认为启封属颖川郡,《西汉侯国地理》将其归入河南郡。通过对《秩律》的分析,晏昌贵将启封、尉氏归入河南郡,周振鹤则将启封、尉氏归入颖川郡。在《秩律》中启封位于定陵(今河南舞阳县东北)、舞阳之后,闲阳(地望不详)、汝阴(今安徽阜阳市)之前。毫无疑问,定陵、舞阳属颖川郡,闲阳则地望不详,汝阴属后来的汝南郡。从各县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启封不可能和汝阴同属一郡,所以启封归属颖川郡的可能性最大。接着是尉氏,周振鹤将尉氏归入颍川郡,与谭其骧看法一致,汉简整理者也认同,晏昌贵则将尉氏归入河南郡。从《秩律》简文可知尉氏处于邦、颍阳(今河南许昌市西南)之间,而邦、颍阳归属颖川郡,故尉氏当属颖川郡。依山川形便的原则推测,鸿沟应该是汉初颖川郡的东北界。

接着是淮阳郡的北界,依《谭图》北界在柘、苦以北。《西汉政区地理》中:“文帝十二年采贾谊策而变通,徙淮阳王王梁,并以淮阳北三城益之……益梁之三城当为《汉志》淮阳国北边,陈留郡境内的襄邑、宁陵、傿县。”所以周振鹤认为在襄邑(今河南睢县)、宁陵(今河南宁陵县东)以北。马孟龙则认为汉初梁国南界有襄邑、宁陵二县而无儒县(今河南柘城县北),也就是砀郡与淮阳郡的分界线在襄邑、宁陵以南。

按:二说皆有误。宁陵侯国受封在汉高帝十一年二月,汉景帝五年被废。汉文帝十二年时,宁陵侯国还存在,不可能益封梁国。故周振鹤认为淮阳国北界在宁陵之北有误。梁国受封在汉高帝十一年三月,是先有宁陵候国,后有梁国,故梁国不应包含宁陵侯国,则马孟龙认为梁国界限在宁陵以南有误。据此,汉初淮阳国的北界东段分界线当在襄邑、儒县以北及宁陵以南的睢水一线。综上所述,汉初淮阳国的北界在纶氏、阳城、新郑、苑陵、尉氏、启封以北,圉、宁陵以南,襄邑、傿县以北。

图一 刘友时期的淮阳国封域

如图一所示,此时的淮阳国包括两郡之地,是西汉时期淮阳国封域的最大范围。恰如《史记》“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之无尺土封,故大封同同姓,以填万民之心”的记载,刘邦认为秦亡是因为没有分封子弟,所以他铲除异姓王,大力扶持同姓诸侯来巩固汉廷的统治,刘友淮阳国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分封的。

二、高后时期的淮阳国封域

汉惠帝元年,淮阳王刘友被徙封到赵国,淮阳国除为郡。高后元年又封惠帝假子刘强、刘武为淮阳王,此时的淮阳国域大不如前,已不包括颍川郡。所以高后时期淮阳国封域只有原淮阳郡的范围,此时淮阳国的四界需要重新确定。

高后时期淮阳国西界没有变化,但是南界出现了变化。在《秩律》中有汝阴、慎两县,据《谭图》(秦代山东南部诸郡图)显示,两县位于淮阳郡东南部(今安徽省阜阳地区)。《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中认为汝阴、慎是从当时的南阳郡搬迁至此,搬迁时间不详。晏昌贵认为慎在慎阳附近,汝阴则位置不变。

从学者的研究来看,秦时慎、汝阴就已存在,并延续到西汉。高后初期,汉廷对刘邦时代形成的诸侯国体系进行了一次大调整,扶持吕姓势力,打击刘姓诸侯。为了防备刘姓诸候,吕后便把一些战略要地收归中央。张英梅认为汝阴、慎东面是楚国,南面和淮南国隔淮水相望,西面是南阳郡。因此,汝阴、慎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汉廷趁分封惠帝子为淮阳王时将颍川郡、汝阴、慎收归汉廷,并把汝阴、慎两地设为重点布防地区。在《秩律》中慎为第二等,汝阴为第三等,从长吏的俸禄可以看出汝阴、慎的重要。但这只是暂时的,在平定诸吕之乱后,汝阴、慎重新归属淮阳郡。所以,高后时期的淮阳国南界不包括汝阴、慎两县。

接下来是西北界即淮阳国和颖川郡的分界,《秦郡界址考》中考证颍川郡“东界、南界略依汉制”。陈郡“郡境于《汉志》为淮阳国、汝南郡”。由此可知,颍川郡和淮阳郡的分界是以《汉志》为基础的,如谭先生所言,《谭图》中秦代和汉代两郡的分界略有不同。秦代“山东南部诸郡”图中,两郡分界北起今河南尉氏县东,经鄢陵县东、扶沟县东,转向西南经临颖县东、漯河市东至西平县北。西汉“兖州、豫州、青州、徐州刺史部”图同样是北起尉氏县东,但是经扶沟县西,转向西南,在临颍县和潔河市郾城之间向西突入当时的颍川郡。突入部内有定陵(今河南临颖县西南)和隐强(今河南临颍县东)两个县级政区。

隐强县,《汉志》为汝南郡属县,但是没有明确建县时间。《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也没有明确建县时间,但是提出文帝十二年别属汝南郡。据此推测,建县时间在文帝十二年以前,《秦代政区地理》中也没有提到隐强县。所以,隐强可能是汉初新设,属淮阳郡。定陵,《汉志》中汝南郡定陵为侯国,而颖川郡有定陵县,两个定陵相距很近。定陵侯国是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所封,《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中怀疑定陵侯国是析颖川郡定陵县地置。笔者赞同这个观点,因此两者在汉初属颖川郡。高后时期淮阳国的西北界约在今河南尉氏、鄢陵、扶沟、临颍、郾城以东。

图二 高后时期的淮阳国封域

如图二所示,高后时期淮阳国的封域四界和刘友淮阳国封域相比变化很大,封域减少一郡,颖川郡和淮阳郡东南部的汝阴、慎两县收归汉廷,这与高后时期扶持吕姓势力、打击刘姓诸侯的政策有关。

三、刘武时期淮阳国封域

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徙封代王刘武为淮阳王,至十二年徙淮阳王刘武为梁王,淮阳国除为郡。刘武淮阳国封域东界没有变化;汝阴、慎在文帝初期重归淮阳郡,所以此时的淮阳国南界是淮水。

西界则有可讨论之处,上文将淮阳郡的西界定在吴房、慎阳、成阳以西,西平、阳安、朗陵以东。而《谭图》西汉“兖州、豫州、青州、徐州刺史部”图中汝南郡和南阳郡的分界线在西平、朗陵以西,堵阳(今河南方城县东)、舞阴(今河南社旗县东南)、比阳(今河南泌阳县)、复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以东。这里有一个问题,西平、阳安、朗陵等地何时从南阳郡改隶汝南郡(汉初为淮阳郡)。《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中认为西平、阳安、朗陵等地是在文帝十二年徙刘武为梁王时,分淮阳郡为淮阳、汝南两郡,并将西平等地改隶汝南郡。笔者在此看法不同,西平等地应该是和圉一起在文帝四年改隶淮阳国。首先是圉,《汉志》中圉属淮阳国,然而《秩律》中也出现圉,有学者据此认为汉初圉属河南郡。《肩水金关汉简》中有“淮阳郡圉”(73EJT21:450等)的记载,并且汉简的时间断限是在武帝至宣帝时期,由汉简可知高后至武帝时期,圉发生过改隶。因此,圉极有可能是在文帝四年益封淮阳国的。

文帝四年济北王刘兴居谋反,平定之后文帝调整了对诸侯国的政策,实行以亲制疏的策略,分封诸子为王。同年,刘武由代王徙为淮阳王,他作为文帝的嫡子,极受文帝和窦皇后的宠爱。故笔者认为汝水以西的西平、阳安、朗陵三县极有可能和圉一样是文帝益封刘武淮阳国的,通过扩大封域提高淮阳国实力。

文帝四年益封淮阳国是非常有必要的,当时淮阳国北是梁国,东是楚国,南是淮南国。楚国拥有三郡之地,淮南国拥有四郡之地,相比之下淮阳国只有一郡之地,封域过小。文帝前期,淮南王刘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无度,为黄屋盖乘舆,出入拟于天子,擅为法令,不用汉法。……大夫但、士五开章等七十人与棘蒲侯太子奇谋反,欲以危宗庙社稷”。面对这样的情况,文帝肯定需要防备,淮阳国和淮南国隔淮水相望,此时益封淮阳国无疑是最现实的选择。所以文帝时期淮阳国西界大致为《汉志》中汝南郡和南阳郡的分界。

四、刘馀时期淮阳国封域

汉文帝十一年,梁王刘揖“因堕马死,立十年薨。无子,国除。明年,梁孝王武徙王梁”。在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9年),刘武徙为梁王后,淮阳国除为郡,被一分为二,除北部仍为淮阳郡,南部新设汝南郡。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封子刘馀为淮阳王;三年,徙淮阳王馀为鲁王,淮阳国除为郡。

刘馀淮阳国的封域应是文帝十二年析分以后的淮阳郡地域,仅有刘武淮阳国的北部。从前述可知,汉文帝十二年徙封刘武为梁王时,淮阳北部襄邑、傿两县益封梁国,因此,刘馀淮阳国北界当在襄邑、傿两县以南。东界、西界无变化。

南界主要是文帝十二年淮阳郡和汝南郡的分界。在《居延汉简》中屡见淮阳郡长平之名,于《汉志》中长平县属汝南,可知其本属淮阳郡。此外《肩水金关汉简》中淮阳郡简很多,黄浩波整理后发现,新郪、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东北)、西华(今河南西华县西南)三县不同于《汉志》的记载。在《汉志》中三县属汝南郡,可知在元康三年以前三县属淮阳郡。文帝十二年析分淮阳郡时,淮阳郡和汝南郡分界不同于《汉志》的记载,以山川形便的原则推测当时两郡的分界线应是颖水。

图三 汉景帝之后的淮阳国

刘馀淮阳国封域(图三)已大不如前,当与文帝十二年析分淮阳郡有关。从高帝十一年置淮阳国到景帝时期,淮阳在郡、国之间转换频繁,虽然中间有过几次益封,但是很快随着汉廷政策的变化,封域呈不断缩小的趋势。

五、景帝三年至宣帝元康三年的淮阳郡辖域

汉景帝三年,徙淮阳王刘馀为鲁王,淮阳国除为郡,直到汉宣帝元康三年封刘钦为淮阳王。在将近一百年(公元前154年~公元前63年)的时间中,淮阳郡的辖区不断扩大。

这时淮阳郡东界发生了变化。城父,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城父镇,汉初为尹恢的侯国,高后三年废,属楚国彭城郡。从《肩水金关汉简》来看,城父属淮阳郡,当是景帝三年平定七国之乱后,由楚国彭城郡改隶而来的。《汉志》中城父属沛郡,当在宣帝元康三年后改隶之。《肩水金关汉简》中还有淮阳郡谯(73EJT4:15)”、“淮阳郡酂(73EJT22:80)”、“淮阳郡栗侯国(73EJT22:18)”的记载,《汉志》中三个县级政区都属沛郡,与汉简不同,说明三者在宣帝元康三年之后发生过改隶。《秦郡界址考》认为谯(今安徽亳州市)、酂(今河南永城市西)两县在秦代属砀郡,汉初属梁国;马孟龙则认为不属于砀郡,其属于淮阳郡的可能性更大。笔者认为另有一种可能,酂、谯、城父汉初属楚国彭城郡,都是在景帝三年从楚国改隶淮阳郡。所以淮阳郡东部有酂、谯、城父三县。马孟龙复原了元狩元年至元康三年淮阳郡、沛郡、梁国的分界,将淮阳郡的东界定在敬丘(今河南夏邑县东南)、酂、城父以东,建平(今河南夏邑县西南)、敬丘也归属淮阳郡,并认为建平、敬丘为武帝元朔中所削梁八城中的两城。在《汉志》中,建平、敬丘两县属沛郡,当在元康三年之后改隶。藉此,淮阳郡的东界在敬丘、酂、谯、城父一线以东。

淮阳郡的北界也发生了变化。栗侯国(今河南夏邑县)的归属值得关注,西汉初年栗县属梁国,武帝元朔年间因梁王获罪而削入淮阳郡。征和元年(前92)武帝徙封楚王之子刘乐于此,为栗候,故《肩水金关汉简》有“淮阳郡栗侯国”的记录。宣帝元康三年,淮阳郡除为国,因王国不能辖有侯国,栗侯国遂改隶沛郡,并一直延续至汉末。前文已指出傿县在汉文帝十二年益封梁国,然在《肩水金关汉简》出现了“淮阳郡傿”的记载,而《汉志》中傿属陈留郡。结合汉简分析,傿县应是武帝元朔中所削梁八城之一,改隶淮阳郡;宣帝元康三年后又改隶陈留郡。因此,淮阳郡的北界当在圉、傿、栗侯国一线以北。

六、宣帝元康三年之后的淮阳国封域

汉宣帝元康三年,封子刘钦为淮阳宪王,淮阳国复置。汉成帝河平二年,淮阳文王刘玄嗣,二十六年薨,子嗣,王莽时除。此时淮阳国封域大致和《汉志》记载的相当。

《汉志》中淮阳国辖陈(今周口市淮阳区)、固始(今河南太康县南)阳夏、苦、柘、扶沟(今河南扶沟县东北)、圉、新平(今河南淮阳县东北)、宁平(今河南郸城县东北)九县。与淮阳郡辖区相比,四界均有缩减。

从前述可知,北部的儒县改隶陈留郡,东部的栗、建平、敬丘、谯、酂、城父六县邑改隶沛郡,西部的长平、西华和南部的新郵三县改隶汝南郡。可见宣帝复置淮阳国时对原淮阳郡辖区进行了大调整。陈直先生言道:“至宣帝立子钦为淮阳王,复为国时,将所属多县,分割于临近各郡。”甚是。

七、结语

综上所述,淮阳国(郡)辖域变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高帝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高帝十一年至景帝三年,淮阳时为汉郡,时为王国,封(辖)域变化十分复杂。刘邦为巩固统治,往往厚封同姓,刘友淮阳国就拥有淮阳、颖川二郡。吕后时期为打击刘姓诸侯势力,封惠帝假子为王,将淮阳国南部的战略要地收归中央。文帝时为了抗衡东方诸侯,便益封淮阳国。刘武徙梁王后,因淮阳屏障汉廷的作用消失而被析分。景帝时实行削藩,在七国之乱前夕置淮阳国,很明显是要在汉廷和东方诸侯之间形成一道屏障。第二个时期为景帝三年至宣帝元康三年,是淮阳为汉郡的稳定期。景帝对参加七国之乱的诸侯国进行析分,武帝对诸侯国实行削减,使得和王国相邻的淮阳郡辖区不断扩大,先后得到楚国、梁国的一些交界区域。第三个时期为宣帝元康三年至新莽时国除,是淮阳为王国的稳定期。元康三年宣帝以淮阳分封爱子,但又析分淮阳国,使得其封域缩小,与《汉志》一致。

淮阳国(郡)处于汉廷和东方诸侯的中间地带,特殊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其辖域反复变化的特征。七国之乱之前,淮阳郡之所以在郡、国之间转换频繁,是因为在汉廷掌握主动权的前提下,一旦发现东方诸侯的威胁,便通过树立屏障保证安全。七国之乱以后,诸侯国的军事威胁已经消失,汉廷在中间地带就不需要树立屏障,所以景帝以后淮阳郡长期存在。在宣帝复置淮阳国时,也对其边界进行调整,比如汝南郡北界跨过颖水,边界划分不再遵从山川形便的原则,而是依从犬牙交错,使王国彻底丧失“地利”之便,以此保证汉廷的绝对优势。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文/潘国立

搜索更多有关“战国时期的淮阳:西汉时期淮阳国,郡辖域的变迁”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