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古诗词行楷的最佳范本 王渔洋的七绝神韵盎然

人气:182 ℃/2024-04-07 17:42:46

王士祯,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原名王士禛,字子真,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

他是继司空图、严羽之后倡导神韵理论的又一大家, 是"神韵说"的集大成者。王渔洋标举的"神韵说""有两层含义 :

一是指诗歌艺术风格上,"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两种风格并举而又侧重于古淡闲远一格 (简称"并举说"),

二是指在某一首诗歌中追求"与诗的高度统一,重在诗的内在品质",韵则偏重诗的外在风貌(简称"统一说")。

从他的神韵说观念和这些解释中很容易得出这样的观点:神韵是指作品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某种情思内涵而不是形式方面的特点。下面就针对王士祯的七绝做分析,并进行步韵模仿,或能一窥豹斑。

七绝 恽向千岩竞秀图 文/王士祯

万壑千岩云雾生,曹娥江外几峰晴。

分明乞与樵风便,身向山阴道上行。

这首王渔洋的小诗,属于题图作品,主要描写山水方面的景致。其风格也是相对优游不迫,自有内在的神韵流转。在结构上次序也很分明,尤其是三四句的前后勾连,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将诗味延伸到句外,从而回味无穷。

首句“万壑千岩云雾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采用白描手法直接说明画面的“千岩”,只用一“生”字将云雾在山水间状态生动勾连起来,如此画面便有了生机,鲜活而清晰。静态的呆板的画转化为动态视频,此也是诗词手法之一。

次句是采用视觉转移手法,把从首句的相对笼统概括的远山转外江面上的相对较近的几处山峰。“几峰晴”写法有讲究,“几”不说固定峰数,句子则变得相对灵动。“晴”字不但是天气描写,还产生一种颜色光影的错觉。故此,一二句的写法用字看似简单,但是都恰到好处,其内在即有某种韵味流转。

这幅《千岩竞秀图》,应该在近处的某个山峰小道上有人在上山,但要如何表达出这种“山行”的意味呢?总不能直接就写上山吧,那有什么诗的境界与味道?不过话说回来,现代大多数人写诗词,估计就是这么直接写出来的。而非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出诗意来表达“山行”。

“分明乞与樵风便,身向山阴道上行。”,这两句就是写一个上山的人,但味道如何?不用多说,读者自会!“分明乞与樵风便”是采用评论的语气进行点评,至于为何“乞与樵风便”,留待下一句回答。这第三句并没有承接上面的前两句,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第四句“身向山阴道上行”的山行来回扣前两句山,如此便整篇诗词抱紧一团,画面更有一种涨起来的感觉。

其实,三四句这种写法,也有点倒装的感觉。正常语序,应该是第四句的“身向山阴道上行”先说,然后再下“分明乞与樵风便”这种评论。但如果这样语序去写,则变成流水账,起不到出乎意料之外的效果,那便了然无味了。

王渔洋的七绝真的比较好学习与掌握的,主要其章法比较明显,模仿上面这首写一个白水带山茶庵寺的七绝如何?看看是否也有某些神韵其中呢?

七绝 茶庵雨后 文/火云

雨后茶庵新月生,溪光山色负阴晴。

分明梦里江湖客,身向芦花深处行。

首句也是很清新的画面,文字简单,但这种意象搭配,“生”进行胶水一样粘合,整句就有了生机。

次句的“溪光山色”则对茶庵周围景色描写,白水带山脚有龙溪环绕而过,故这四个字还是很合适的。“负阴晴”则是对前面“雨后”“新月生”所产生的光影变化进行刻画点缀,或起到总结前面的作用。

三四句的“分明”“身向”就是完全采用王渔洋的字词结构,只是把后面五个字改了,把意象改掉则诗味就不同了。“分明梦里江湖客,身向芦花深处行。”是不是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萧瑟意味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生如是。

诗词其实真不难学,要学会读古人诗词后,进行分析琢磨的习惯。琢磨完之后,对比进行创作,也可以说是二次加工,写出自己想要的意味,那么诗词就不会太差。

这首仿照原作的诗词,如果不说是现代人写的,直接说是古人的,有几个人能认出来呢?恐怕一般人都无法辨别,那就是说明仿写成功了。



搜索更多有关“古诗词行楷的最佳范本 王渔洋的七绝神韵盎然”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