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80多岁的老人非常固执:慢性子百岁老人性子慢得让人没脾气

人气:316 ℃/2023-11-09 02:14:01

邓秀英驼背已经很严重了,但她还是习惯每天带上小板凳出门走动,走累了就坐下休息一会儿。

邓秀英坐在屋外,逗小狗玩耍。

寿星小档案

◆姓名:邓秀英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12年4月18日

◆长寿之道:慢性子,善良,遇事从来不着急,乐观向上;爱吃鱼头,爱喝油茶和牛奶;有家族长寿史,父母、兄弟大多都长寿。

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竿竹车村有一位百岁老人,她性子慢得让人没脾气,可很招人疼爱;她时常开怀地放声大笑,感染人,也带给人快乐;她有些嘴馋,却又一副可爱的吧唧吧唧嘴的吃相。这位老人名叫邓秀英,一位非常可爱的百岁老人。

居住环境 果林深处村落人家

邓秀英的家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竿竹车村,距离莲花镇大约30分钟的车程。那一带青山环抱,绿树成荫。既有小桥流水的别致,也有果林深处的静雅,更有村落人家的迷人田园风光一片,着实让人陶醉和迷恋,令人印象深刻。

邓秀英的家是一栋三层楼的红砖房,与周围其他民居的风格一致。门前是一栋用做厨房的泥砖房和院子,院子的角落是一小块菜地。外面便是成片的果林,一直延续至远处的青山脚下。

为方便老人出入,邓秀英就住在一楼,卧房约20平方米,老式的木床架设着蚊帐,被子、床单和枕头都是深蓝色,虽然有些老旧,却干净整洁。枕头边有一个方便老人夜晚上厕所用的手电筒,还有10多个塑料袋,里面装着的都是老人的贴身衣物。

一张木躺椅摆在床前,一旁是一个茶几,上面摆着一个开水壶、水杯和一些水果。老人在房间的时光,除了在床上,就是在躺椅上度过。

床铺对面就是一个窗户,阳光携带着果树枝头的倒影透过玻璃进入房间,映在墙壁上、床铺上和地板上,空气清爽。

老人印象 喜欢张嘴哈哈大笑

岁月在邓秀英老人脸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满是皱纹的脸上布满了老人斑,但不影响老人慈祥的面容,一双眼睛时常半眯着,深邃有神。她身材瘦小,身高不到1.4米,体重不到60斤,背驼得非常厉害,以至于她不能长时间站立,一张小板凳不能离身,走到哪里都带到哪里。

老人属于慢热型。一开始,对于记者和政府工作人员进门,她似乎不太热情,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话语不多,问一句答一句,感觉有些高冷。

然而,随着谈话的进展,老人表现出来的变化让人惊讶。她是那么的爱笑那么的热情。激动之时,不只声音突然变得洪亮,还会张嘴发出哈哈大笑。她说话有个很有意思的习惯,跟人讲话的时候,她半眯着眼睛,并不会望着你,似乎在望着眼前的地板,不过,她会不时偷偷瞄你一眼,显得可爱至极。

老人很热心。在记者给她拍照时,她主动提出取景的地点,告诉记者院子里没有院子外面好,理由是院子外面风景好,并且带着一副能掌控一切局面的神情。记者问她怎么会懂拍照这些事,她很神气地回答说,她经常拍照,曾经一次面对6台摄像机,一点都不怕。在拍照的过程中,她带着俏皮的神情,不断询问摄影记者:“我这样坐着好不好?”“这样照着好不好看?”

身体状况 从来没进过大医院

因为驼背的缘故,邓秀英走路非常慢,让人忍不住上前想搀扶她,可她婉拒了,说自己身体好得很,不用别人扶着走。

邓秀英和丈夫没有子女,20多年前,他们的侄媳妇黄革秀把两位老人接到自己家里,承担了照顾老人的责任。10多年前,邓秀英的丈夫去世,享年99岁。

今年64岁的黄革秀是一个纯朴的农村妇女,勤劳、孝顺又善良。说到邓秀英老人,她说老人很好动,自己洗衣服,喜欢去菜地摘菜,喜欢去果林里捡掉落的枯枝回来当柴烧。有时趁天气好,她就走三四百米远去另外一个侄子和侄孙家串门,找人聊天。

老人身体非常好,从来没有生过大病,也没进过大医院。对于老人的身体状况,黄革秀有印象的是,40多年前,老人曾经有过肾结石,后来是找人配草药吃好的,之后就没什么病了。说到打针和吃药,老人也就最近几年期间,因为拉肚子去过几次诊所。

黄革秀告诉记者,前不久,政府的工作人员带着医生来给老人做了一次体检,老人视力没问题,听力差了点,血压和脉搏都很正常。至于老人的身体为什么这么好,黄革秀说她也不清楚,她认为邓秀英老人的身体好就是天生的,因为老人不像村上其他老人那样做农活做到老,她很少干农活。她记得,在40多年前,邓秀英老人就向家人宣布,从那时开始她不去干农活了,之后大多时间都闲在家里。

生活习惯 性子慢得让人没脾气

说到邓秀英老人的生活习惯,黄革秀笑了,她说:“你也看到了,你看她走路这么慢,说话也这么慢,其实她做什么都慢。”

邓秀英老人是个慢性子,慢得让人没脾气,但她的家人都宠着她,由着她,什么事情都让她慢慢来。就拿每天的一日三餐来说,她总是需要人一喊再喊,每次她都应着:“来咧!”可就是迟迟不见人走出卧房的门。起床的时候,她慢吞吞地掀开被子,慢吞吞地坐起来,慢吞吞地穿衣服,一切行为仿佛都是慢镜头。她起床需要多少时间?黄革秀说,40分钟算是快的了,一般都是一个小时。“起床的时候,她也没多做什么事,就是动作慢。”为此,黄革秀总是要为老人重新把饭菜热几遍,因为老人吃饭也慢,细嚼慢咽,在冬天里,饭菜吃着吃着就冷了。

黄革秀12岁的孙子告诉记者:“爷爷奶奶总叫我去喊老太吃饭,她说了‘来咧’,可就是没出来,爷爷奶奶以为我没有去喊。”小男孩说完又强调了一句:“老太,她总是好慢的!”

黄革秀经常会陪着老人一起洗衣服,老人洗自己的衣物,也就两三件。黄革秀要洗家里其他人所有的衣物,有十几二十多件。每次,黄革秀把那些衣服洗完了,都晾晒好了,老人还坐在那里慢慢洗。虽然有对比,可她丝毫不着急。

邓秀英的慢性子是天生的,在生产队出工那时,她总是只能得别人一半的工分,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她做事慢。

邓秀英性子慢,不过性情非常温顺。说到自己的丈夫,她总是会露出很得意的神情,她说丈夫大她10岁,对她很好。她说:“我做错事了,丈夫就讲我两句,我是没做声的,没做声就会没事。”她还说,她丈夫是好人,那时候,丈夫去赶闹子(赶圩),总会给她买吃的和衣服。她还记得自己结婚闹洞房时的一个情形,当时参加婚礼的人起哄让她丈夫拿竹条“教训”老婆,她丈夫拿着竹条假装打她,手扬得很高,但打在身上很轻。老人强调丈夫是“打假的”。

饮食习惯 爱吃鱼头爱喝牛奶

上了年纪之后,邓秀英老人的日常作息时间都很有规律。早上6点多起床吃早餐,油茶是早餐必备的食物,外加一些米饭、米粉或者面条;11点30分至12点30分之间吃中餐,以稀饭为主,有时还会吃一两个红薯和玉米;晚餐是6点多吃,一般都是喝一些汤,有鱼头汤、骨头汤,有时会吃两个半碗的米饭。晚上9点前就上床休息了。

老人告诉记者,以前日子苦,没什么吃的,煮饭时都要在里面加很多红薯,那时候能吃的都吃,没什么讲究的。40多年前,在没有患肾结石的时候,她跟着丈夫学会了喝酒,每天晚饭都要来半两到一两米酒。

老人忌讳的食物是辣椒,从小就不吃,特别是现在,她家人非常注意这一点,只要菜里有一点点辣椒,老人吃了就会反胃带咳嗽,严重的时候还会拉肚子。

老人最爱吃的食物是鱼头,本来吃饭就慢,她吃鱼头时更细心,总是把鱼骨头上的肉吃得干干净净。对此,家里的人也很上心,每隔几天都要买些鱼回来做菜,鱼头总是留给老人吃。另外,家人外出吃酒席,经常会把餐桌上的鱼头打包回来给她。黄革秀说:“老人是真的爱吃鱼头,吃的时候吧唧吧唧嘴,看着就是吃得很美味的样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邓秀英爱上了喝牛奶,只喝旺仔牛奶,以前她都是喝开水,现在她对旺仔牛奶痴迷到当水喝的程度。因为她年纪大、辈分高,有人来看望她都买旺仔牛奶过来。另外,家里也会常买旺仔牛奶给她喝,就放在她床头位置,老人渴了,就会摸出一盒来,自己插入吸管,然后津津有味地吸起来。记者见到,老人喝旺仔牛奶的时候,真的会吧唧吧唧嘴,每喝一口,都会张嘴“啊”一声。见到记者在看着她喝牛奶,她会停下来,告诉记者,这个真的好喝,然后张开嘴巴哈哈一阵长笑。一盒牛奶,老人要分三四次才喝得完。

老人喝牛奶还喝出了自己的经验来,她向记者分享道:“吃了猪肝和猪血后,就不能喝牛奶,喝了会让人反胃。关于这个,我老人家还是揣摩得到的。”她边说还边点头,证实自己的观点是很对的。

长寿之道 老人有家族长寿史

对于自己不记得或者回答不出来的问题,邓秀英总会用哈哈长笑来掩饰和一笑而过,对于自己长寿的原因,她说她也不知道,就是活了这么久。

老人的长寿在黄革秀看来,可能跟她的慢性子有关,做事慢,做什么都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这也说明她心态好。另外,老人对人和善,别说有吵架和冲突了,她是从来没跟别人红过脸。乐观的态度,特别是随时从她口中出来的那一阵阵哈哈长笑声,很能感染人,真的能带给人快乐。

在了解邓秀英老人父母、兄弟姐妹的寿命情况后,记者发现她有家族长寿史。目前,老人还有个弟弟,生活在平乐县沙子镇,今年也是满了100岁,身体还很健康。老人还有个哥哥,也活了80多岁。老人的母亲去世时是90岁,那还不是自然死亡,是在二楼晒烟丝不幸坠楼身亡,她说她母亲那时的身体还非常好,不出意外估计还能活蛮久。老人的父亲是在1960年去世,原因是没有东西吃饿死的。老人记不得自己爷爷奶奶的具体年龄,说他们也蛮长寿,好像都上了80岁。

采访邓秀英老人结束后,老人依依不舍地送我们出门,倚着门框笑容满面向我们挥手道别。

桂林晚报记者申艳/文 唐寅/摄

搜索更多有关“80多岁的老人非常固执:慢性子百岁老人性子慢得让人没脾气”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