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乌云娜草原赞歌,边关,长城庄稼人丨乌云娜原创

人气:290 ℃/2024-03-28 10:54:46

边关、长城、庄稼人

原创 乌云娜

~

历史上,长城以内叫“口里”,把长城以外地区叫作“口外”,把内蒙古的西部地区叫做“西口外”,简称“西口”。内地地少人多,而内蒙古地广人稀。清朝时,不允许内地百姓移居口外,只许春天时耕种,秋天收获后返回。那时候,人们沿着长城一路向西,奔赴“口外”,春去冬归,流离颠簸,被称为“雁民”或“雁行客”。

随着管控的放松,也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人口压力,清廷不得不允许百姓定居口外。于是在曾经的边关,在曾经是铁血战场的长城之下,一座座村庄出现了。村庄中的庄稼人,在并不肥沃的土地上代代耕作,绵延至今。一把黄土,一群生灵。芸芸众生,与黄土相依为命。

远山的烽火台仍然矗立,长城也依稀可见,但这里早已不是战场,是庄稼人希望的田野。每一孔土窑洞每一间土坯房都盛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生命的重负使他们与黄土地更加亲密,将自己一生的执着凝固在深厚的土壤中。

要春耕了,赶着牲口下地去。

春天到了,土地还没有从冰封中缓解过来,但庄稼人已经开始忙活着翻地,这里山地很多,现代化的农业机械难以施展,骡子和驴子仍是人们的好帮手。

母子忙播种,用骆驼耕田,这景象只有口外才能看到。

牲畜必不可少,但现代化的小农具也要用的得心应手。

到了夏天,田野中生机盎然。辛勤的耕作,谱写了大地的乐章。

农牧交界的地方,人们耕种之余,也会放牧,水草虽不丰美,但羊儿们也能茁壮成长。

清澈的浑河水旁,羊群在阳光下懒散着。

这位老羊倌脸上的皱纹如黄土地一般沟壑纵横,面对现在的好政策和农村好光景,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明媚。

秋天的收获的季节,也是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庄稼地里承载着庄稼人无尽的汗水和期许,而在秋天,一切都有了回报。长城下,金蛋蛋一样的土豆已经装满口袋。

收获时的笑容,是最满足,最恬静的。

杨场用的铁叉子,打场用的连枷,碾场用的碌碡还有筛子等工具,都是千百年祖先用过的,虽然陈旧,但用着趁手。今后,它们将会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了。

地里的活计忙完了,院子里的活又开始了,不断地忙碌,但生活就在忙碌中充实着。

冬天到了,农闲了,各种节日也纷至沓来,人们跳着秧歌,舒展劳累了一年的筋骨。

在暖暖的阳光下,老人们也有闲情逸致,听听收音机了。

给孩子们装扮起来,耍脑阁。脑阁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人们并不是因为这是遗产而耍,这是他们的生活的一部分。

这位老人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打过仗,负过伤,复员后回到家乡,守着乡土和老伴使他见识过战火硝烟的心得以安顿。

收获完的土地,安静下来,默默地等着来年庄稼人的耕作。

边关外,长城下,这片厚重的黄土地滋养了一辈又一辈的庄稼人。他们植根于斯生长于斯,生活的脚步在这里留下了无数个层层叠叠的印痕,虽然脚下的土地贫瘠、干涸,他们无怨无悔、不浮不躁,日复一日地把深情播撒在希望的田野,静静地守候着下一个风调雨顺的季节。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年轻人都离开土地到城里打工,村庄里大多只剩下老人。也许,这些生机盎然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走向沉寂。

作者简介:

乌云娜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内蒙古艺术摄影学会理事,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旅游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老摄影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旅游摄影家协会

一份展示内蒙古旅游摄影成果的在线读物

neimenggulvyousy@163.com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者投稿请给我们写邮件吧

搜索更多有关“乌云娜草原赞歌,边关,长城庄稼人丨乌云娜原创”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