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现在机械加工为什么这么惨淡?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远离机械加工行业

人气:395 ℃/2023-12-30 14:19:31

做数控,你们后悔吗?

不知不觉这么多年了,从普车到数控,还记得那些年受过的伤,流过的血,到后来的麻木,期间后悔了无数次干机加工,直至现在仍然不想干,但还是在厂里干着,现在还单身,和别人聊天也没有共同语言。真的累了,主要原因:

1.社交人群太低,都是工厂,影响眼界格局

2.工资太低太难熬出来,同时工作太危险,还会经常加班,偶尔夜班。辞职不后悔,没有犹豫

总之一句话,现在实体经济越来越难啊!

大家不喜欢这个行业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

1、工资低

很多高考生,尤其是男生,都喜欢报机械、电气、电子类专业,一是个人兴趣爱好,二是比较适合男生,从而导致公司招聘该类毕业生非常容易,自然,工资会比较低。其实,工资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工资内容少,表面看起比较轻松,但实际上技术内容很深,有时也很不易。

2、没耐性

经过短时间工资,大部分员工都感觉自己的工资既脏又累还不赚钱,逐渐离开这个岗位了,当初的“工程师”梦从此就结束了,其实,熬到这一步是一个很长很艰苦的过程。

3、工作累

这个专业,都是接触一下加工、制造类的设备,比如车床,气焊,铸造类的中频炉等,都是特别脏特别累的工作。而且,基础,是必过的一大关。

感觉从事数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好多来厂里的学徒做不了几天就跑了,真正留下来的很少。导致公司好多时候人手不够,是不是现在人都不喜欢数控行业了呢?

整个国家都在提倡工匠精神,这也就意味着,数控行业的这种工匠人越来越火,数控行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可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喜欢从事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呢?现在的年轻人距离这个行业越来越远……

基本上目前的行情来看,师傅和设计不会带新人,只带熟人或者亲人,你的能力如果不错的话,一般精度要求的模具厂还不是很累,如果模具设计的不好,那确实要命了。再加上你没有熟人的情况下,想拿高工资,那也得熬过几年,再加上又累又有危险性,往往都选择辞职,没能坚持下去。或者选择自由创业去了。

对于一直坚持一线的机械工们,向你们致敬,你们辛苦了。

“巾帼不让须眉”,总说机床行业又苦又累,你看人家姑娘抱怨了吗

机床美女也不少,这些铿锵玫瑰,人美技艺更美。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韩利萍:数控铣床边的玫瑰

从一个普通女工成长为特级技师、享受国务院首批高技能人才政府特殊津贴,她用智慧和勤奋织就了荣誉的光环,用技能成就了“蓝领院士”的美名。

在26年的航天生涯中,她形成了特有的“毫厘”理念,她以毫厘见成败,用毫厘论英雄,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数控操作加工技艺,是火箭发射平台乃至型号产品大部分关键零部件加工的首席人选,用自己的双手“托举”着火箭稳稳飞天。她就是十九大代表、国家级技能大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省“三八红旗手”、十大女杰、长治清华机械厂数控铣工韩利萍。

王淑卿:“能做到100,绝不做99”

红红的嘴唇,精致的面容,大大的眼睛,站在笔者面前的这个女同志,如果脱去工装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她与车床联系在一起。但她就是河钢宣钢线材事业部生产准备组的车工王淑卿,人人称赞的“女刀客”。

工作中,她精益求精。“有了高精度的辊环,才能生产出高精度的产品。”源于这种认识,王淑卿加工时精雕细刻。长期的积累,加上对精致的追求,她练就出了炉火纯青的技术,加工精度分毫不差。22年,她加工了87100多个辊环,合格率达到100%。

大家都知道,加工辊环是个辛苦活儿,更是一个技术活儿,稍有不慎就要损坏刀具,别人用10多次的刀具,她能用几十次。电脑编程主要是解决辊环的形状问题,而辊环的加工关键是精度,精轧辊环要求外圆、内圆、中心线误差控制在0.02毫米,孔型深度控制在0.05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10,怎么办?她在车床、磨床上试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根据金属材料的热胀冷缩率,测量加工温度,算出了温差,最后将精度控制在0.02毫米以内。

杨芳:“数控湘女第一人”

一个长年累月在车床上干铣削活的普通女工,不仅成为数控领域和中国兵器行业技术技能“排头兵”,还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数控专家”。30多年来,她捧出无数高精尖产品,从装配重点军品,到高速列车动车组核心部件……被誉为“数控湘女第一人”。

杨芳先后承担了50多项尖端产品生产任务,这些产品每年能为公司创造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杨芳的数控操作技术,也因此达到了国内超一流水平。

2004年,杨芳作为湖南代表队的主力队员,参加了首届全国数控大赛,并获得大赛优胜奖,在美国举行的中美数控技能大赛中,又一举夺得银奖。

为把自己首创的数控操作技术系统地传授开来,这些年,杨芳带了近100名徒弟。杨芳还牵头组织技能大师工作室。2014年,她率领工作室成员参与军品科研项目18项,民品项目11项,完成创新成果4项,发表论文2篇,申报专利1项,总结技能操作法2项,提合理化建议62条,累计编写标准或作业指导书32项;共完成600余种零部件的科研工艺与试制任务。

粟道梅:与精密仪器“较真儿”

个子不高、面庞白皙、梳着利落的马尾,初见粟道梅时,她正在显示器前检测一个刚刚装配好的变送器。型号、压力值、调整范围…粟道梅对照着单子上的数据认真核对着。今年45岁的粟道梅,是重庆四联测控技术有限公司PDS变送器装调组长。

在今年3月举办的“川仪杯”全国首届仪器仪表制造工职业技能竞赛中,粟道梅从来自全国的8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在技能和理论综合排名第一,夺得冠军。“女工夺魁”一时成为领域内的美谈。

“对待工作真心的热爱,摒弃浮躁风气”,谈到工匠精神时,粟道梅对记者说到,心态要端正,踏踏实实的干一件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孩一样细心、耐心。

唐其沙:网红“女焊子”

直播讲解电焊知识也能成“网红”?不错!日前,舟山市某造船厂的“90后”电焊女工唐其沙因为媒体的报道走进了公众视野,从网上红到了现实中。这位网名叫“女焊子”的女工拥有双重身份:白天是挑战高难度焊接的电焊工,晚上八点半之后则成了探讨电焊知识的网络主播。直播7个多月以来,她收获54.2万粉丝,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唐其沙不仅勇于挑战传统的职业性别禁区,更通过努力获得船级社焊工最高级别认证——NK-A3Z技能认证,成为“大师傅”级人物,并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传播专业技术,以亲身经历破除了人们关于女性“不适合从事重工业”的刻板印象。

赵晶:叱咤数控江湖的“女刀客”

面容精致、性格爽朗,说到高兴处便哈哈大笑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眼前身着蓝色工衣的赵晶,是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的一名数控车工。这个“80后”数控女车工不简单,身上有着不少光环:“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追求完美的赵晶总是对“更好”两个字非常执着。无论是加工产品还是攻克技术难题,能做到100分绝对不做99分。之前公司有单活儿要加工200多件铜套,外圆要求是加工到0.013毫米,而赵晶使用的车床加工精度只能达到0.03毫米的范围,按常理,她的设备是无法完美加工到这个精度的,而她却做到了。

搜索更多有关“现在机械加工为什么这么惨淡?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远离机械加工行业”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