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10000预算的油压碟刹公路车,如何用1xxxx元装出6.9KG的碟刹公路车

人气:119 ℃/2023-12-06 15:35:06

万元还能装出7kg以下的碟刹公路车?下面美骑车友“孤高的黑狗”的投稿为我们带来他万元装6.9kg碟刹公路车的“骚操作”。

2019年拍摄于深圳三洲田水库

本来这篇文章2019年底就写好了,工作太忙一直疏于整理文章细节。谁知一场冠状病毒让所有人停了下来,好让我也有时间来完成美骑的第一篇投稿。

千里迢迢从深圳把车带回湖北,结果就年前骑了5次车,整个湖北省就开始封路了。最悲伤的是,恰好今年没有带骑行台回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快20天没踩车了。冬天练有氧打基础的计划完全被打断鸟...

下面进入正文,本文将从以下4大板块来详细说明重量,费用和配件体验。

*Part1:车架(包含前叉 座管 吊芯 碗组盖 桶轴杆 中轴)

*Part2:套件(包含变速小套 碟片 锁盖 牙盘 飞轮 链条 中轴 线管)

*Part3:轮组 内外胎 颗粒胎垫

*Part4* 把组 把带 码表架 坐垫 座管 锁踏 尾包 尾灯 水壶架

附上重量明细表供大家参考:

重量明细表格

Part1:车架(包含前叉 座管 吊芯 碗组盖 桶轴杆 中轴)

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了,这台WKY的几何其实是跟CF4级别的斯特拉一样的,STR值达到了1.34,属于竞赛型的激进几何,之前骑的tcr pro disc就会好点,STR是1.41(S码),主要的区别是头管低了将近2CM,这么高的垫圈,年纪大了,腰力跟不上了。

垫圈高耸入云

这台WKY的车架带线管配件,尾钩和其他一些五金件的重量是887g,后期加上了犀牛皮贴纸。前叉截完头管后只有340g了,前叉是做的光漆,比哑光会轻了20g左右,价格太美好,不方便透露,单重量跟队版的碟刹差不多了,主要就是油漆会重一点。

座管是淘宝买的,MADE IN DONGGUAN,120g的直头座管,27.2*350mm的长度,对于我这种56kg的人来说绰绰有余了,只要1xx哦。吊芯也是12g的国产货,目前没有出现异响的问题,锁的挺紧的,才60多,咨询过一些装车的朋友,甚至有不用吊芯的,比超轻还轻。慢拆桶轴杆前后一对才70g,随车的配件,不用花钱买,当然淘宝也有买的,100出头。但是这个出门就要带内六角了,不然没办法拆下来,惊奇的发现桶轴杆比一般的快拆轻哦。车架是二手的,所以中轴自带,BB386的对锁,117g。对锁的结构很稳定,但是重量比压入式重了不少。

小结:如果想低于2w装出一台6.999KG的碟刹车,那裸车架的重量一定不要超过950g,前叉截管后不要超过380g,座管不要超过150g。

目前市面上这个范围的车架选择还是比较充足的,这里推荐下美利达的斯特拉6000的拆车车架。

原因:

A:座管可以自己配,骑过tcr和这款wky之后,发现原来直头才是合适自己的,tcr是强制后漂,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B:27.2规格的座管减震效果好,比异型座管和31.6的好不少,越细形变越大。

C:27.2的座管规格全,价格便宜,重量还轻。

Part2:套件部分(包含变速小套 碟片 锁盖 牙盘 飞轮 链条 线管 线拉油碟)

1. 二手的R8000套件不香?

1300的变速小套,9成新,417g 95g 197g的重量。当然愿意多花2000块上9100,小套就能省70-80g.换成RED的机械套件的话,能轻100g。我之前的TCR的8070大套,但是换成了机械也感觉挺舒服的。不用考虑充电,摔坏了也不心疼,之前电池坏了一次就花了600。

手小的朋友们一定记得把手边的刹车行程调到最小,这样下把位就可以轻松捏到了。

2. 碟片 锁盖

黑色的散热片比UT的银色散热片容易清洗

其实这里完全是为了好看才买的DA的碟片,这也是我最喜欢的shimano的配件,没有之一,黑银搭配最cool啦。锁盖的选择一定要注意,DA级别的碟片的锁盖只有8g/个,但是UT级别的锁片大概20g/个,大家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求卖家配正确等级的锁盖,不然白白增加24g的重量,而且UT的碟片很容易脏,很难清洗。收的9新的2手碟片,带锁盖590一对。

3. 牙盘

没有太大的讲究的话,50-34的二手R8000才600多。680g的重量也没毛病,当然换red的老款又能轻将近80g.

4. 飞轮

用的国产超轻,11-32的炫彩。重量212g,价格300 。买之前很担心这种轻量飞轮对变速的兼容问题。但是实际测试后除了倒数3-4档位偶尔上不去(下来很顺畅)以外,所有档位都完美使用,包括50-32的战斗档位。

5. 链条

这是之前一台车上的KMC EL 11速,截完后也就220g。由于旧链条配新飞轮,磨合后应该可以解决3-4档位的问题。

6. 线管

前拨一体走线,防止泥沙进入

用的佳威的普通款Lex,内线就是淘宝买的特氟龙7元/条,整体线管费用花了不到100,都是算好了长度买的散装。值得一提的是技师给我的用的全内管走线的方式(即外管也一起塞到车架里面去),这样用的线管比较多,总体线材重量150g,但是好处就维护周期可以延长些,整体手感非常棒,遗憾的是我的后拨专用的OT-RS900线管用不上了,专用线管的装车效果会更简洁,后拨手感也会更好,前拨整体走线也可以有效防止泥沙进入,效果如图。

7. 刹车

没错,就是国产的线拉油碟。关注这款产品很久了,但是网上一直没有找到相关的测评,淘宝上也找不到比较有参考性的评价,那就是有自己用300多块来试下水。重量前后一对带来令片310g,部分螺丝厂家还用的钛螺丝,良心。比起市面上的其他线拉油碟,它是第一个用上散热碟片的,而且和Shimano的规格通用。

要想装出便宜的碟刹公路,机械套件 线拉碟刹就是能你剩下一大笔钱,就算是最基本的纯机械碟刹也要比夹器省力。注意我并不是说碟刹停的快,而是你的手在下长坡,陡坡的时候不用太费劲。

另外碟刹在潮湿和下雨的情况下制动力也很好。很多人会说下雨又不会骑车,所以无所谓啦,但是实际情况是路面上有很多洒水车,有很多没有干的积水,如果是夹器的话,轮圈沾上了这些水,制动力同样会迅速下降,而且刹车片含着沙子摩擦轮圈的声音就是金钱在燃烧。

所以对我咱们业余爱好者来说,碟刹真的可以让我们骑的更省力,省心。

实际使用中,线拉油碟给我感觉不输8070,只是有线管的摩擦力存在,比纯液压要大那么一点点阻力,但是手感真的很棒了。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点阻力,让刹车的抱死来的更晚一些。

如果要谈谈圈刹,还有一种思路就是直装夹器 ZIPP鲨鱼脊刹车边 顶级线管 高级技师的走线技术,或许效果也会非常不错。

Part3:轮组 内外胎评测环节

附上TCR轮组效果图供参考。

现在的国货真的是越来越NB了,碳辐条的轮组真的就是4代机。方远S4,45mm框高,19mm内宽,26mm外宽,非原生真空,碳辐条,1400g整,颗粒胎垫,前后一车份也就才10g。如果选择35mm的S3,重量只有1300g。这样的重量,还选什么爬坡低框轮组?我之前用的DT RR21铝轮,21的框高,重量都有1450g。

下面说说这轮组的优缺点。

优点:碳辐条的刚性确实可以吹爆,45mm的轮组爬坡跟21的铝轮感觉差不多。可替换的碳辐条,断了也可以安心售后,不像老王和MAVIC,维修成本太高。19 26的组合,算的上的标准的胖圈了,装25c的外胎,能有27mm的宽度,估计装23c的外胎,也能有25mm的宽度。后轮圈不是偏心设计,本以为侧向刚性会比我之前的RR21差,但是实际体验来看已经被碳辐条给补上来了。爬坡时很少有一直以一个坡度上升的情况,大部分的情况是从7°到9°然后有降到4°,整体是在爬升,但是骑行时有需要及时的加减档,这样的情况下,中高框的轮组会比纯爬坡轮组的衔接性好的多。

缺点:胎压千万不要打高,不然会颠出shi来。按照我56kg来算,我前轮85psi,后轮90psi。对,你没有看错,不要迷信120psi了,现在的车圈做的很宽,不仅降低了蛇咬的几率,同时进气量也比之前13-15mm的车圈大了不少。

外胎我选用的是INNOVA的FACEMILE 180TPI版本,双十二买的,不到120一条。重量196g,之前看到不少车友说INNOVA是一路滑,所以借着着比赛和休闲骑的机会去用心体会了下侧滑和抱死的临界值和防刺能力。

地面有水的黄白实线,如果实线的油漆刷的特别厚了,上去的时候有一点漂,大家尽量不要去压。砂石路面和泥巴路的表现不错,注意控制刹车力度,一般不会太早抱死。500km扎了一次内胎,但是很幸运的是铁丝刺破了外胎,但是给内胎造成了很小的破洞,扎了之后两天才漏完,我以为是没气了,打到90PSI后,通勤了2天发现又没气了,才发现有铁丝卡在外胎上,并没有把我抛在路上,后面的环广东和周末的220KM都没有遇到爆胎的情况发生。(胎压85 90PSI哦)。

内胎当然是玛吉斯的超轻了,每条才66g,就是有点小贵。

总结:

7000多的国产碳辐条轮组真的值得大家一试,毕竟重量和价格对标大牌已经有了优势。希望能在评论去看到更多朋友们关于笑脸胎的评价,但就价格和路感而言,这款外胎确实不错,就是胎压高了很硬,防刺有待持续测试。内胎减重是成本最低也是受益最大的升级选择,这个是老生常谈了,60块减下去100g。

*附上几组数据,换轮组确实是提升最大的器材选项。

日常拉练

2020第一天单飞双月湾

(15分钟ITT)

功率计是XCADY的单边,重量大概就是10g而已,数据仅供参考。

Part4:把组 把带 码表架 坐垫 锁踏 尾包 尾灯 水壶架

后飘6°的弯把,炒鸡舒服

平民版的MCKC和Syntace——ZOOM FLANDERS。73mm reach、123mmDrop,绝对的压缩弯把,40cm才196g,后漂6°完美握感,把立还能再长1cm。上把中对中是40cm,下把中对中是42cm,12°外漂,下坡稳如老狗。200多搞定,短reach挺适合手短,手小的人群使用。

把立只讲究实用,110的UNO超轻安排上,120g的重量,二手才60元。铝把立配碳弯把务必要多涂抹止滑剂!!!

把带用的MHL,120g,全部缠完了,质感不错,握感不错,就是有点重,有些软木的把带80g就搞定了,这里有减重的空间。

码表架闲鱼买的GARMIN的39元,19g,看着就粗壮。

坐垫是辉哥的X6,150g的重量,我所有的车都是用这款,二手200搞定。

这个车偶尔也要通勤用,锁踏选R8000比较稳妥,245g。还是二手,400搞定。棒棒糖可以更轻,但是实在不适合通勤。

尾包是犀牛牌60多的那款。可以装下一双腿套 CO2气瓶 充气阀 两个内六角 两个撬胎棒 一条内胎 一个橘子 一个TWS耳机盒子(内置4000mah充电宝) 一条数据线,哈哈哈。

尾灯12元的淘宝货,就三个模式,快闪,慢闪,常亮。两个CR2032电池估计可以用20多个小时。有尾灯骑车还是蛮有安全感的。

水壶架当然是还是MADE IN DONGGUAN的XXX,一个18g,比ELITE能轻28g/个,还比ELITE便宜。

理论算出的重量是6857g,车店Parktool工具测得是7005g,自己用电子秤测出是6985g。

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里帮我想想,是哪些配件的重量我忘记算进来了。

按照目前最大的重量来算,后期换下把带也能低于7kg,证明了最初的装车思路是正确的,平价但不失性能, 摔坏了配件也不用心疼。

整体花费(含装车人工费)控制在16000以内,计划回深圳后出掉自己的TCR DISC PRO回血,这样收入和支出就能达到整体的平衡,正是利用这一点给老婆画饼,所以顺利的在2019年就拿到预算完成装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次新的尝试,都是将会是玩车路上最好的体验。

文章结尾附上一些年前骑车的风景照,让不能出门的车友们也云骑车一会,希望疫情能快点过去,去户外吸一口香甜的空气。因为,灾难过后,让我们会更珍惜当下的美好。

宜都的绿道,丈母娘家附近...

松滋和宜昌交接的丘陵地带

村里的起伏路也有17°-20°...

兴隆闸水库,环中国潜江站的折返点

收工...

冬之夏

海平面

银滩

谢谢阅读,欢迎讨论,不喜勿喷哦。

搜索更多有关“10000预算的油压碟刹公路车,如何用1xxxx元装出6.9KG的碟刹公路车”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