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苏轼的诗怎么配插画?苏轼写给王闰之的情书

人气:454 ℃/2024-04-01 20:45:54

苏轼从眉州进京赶考之前,在父亲苏洵的安排下,和同乡王弗结婚。那一年苏轼19十九岁,王弗十六岁,正是少年夫妻。苏轼婚后忙于勤奋苦读,王弗总是默默相陪。偶尔苏轼背不出书的时候,王弗会小声提醒,可见王弗也是个通晓文墨的才女。苏轼视结发妻子为书友,无论是家事还是公事,都会跟她商量。

苏轼任凤翔通判时,王弗带着儿子苏迈一路跟随。所谓情深不寿,王弗二十七岁时病逝,那一年是1065年,儿子苏迈年仅六岁。十年后,苏轼为亡妻写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起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悲怆之感引人落泪,被认为是千古第一悼亡词。

王弗去世三年后,也就是1068年,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为继室,她陪伴苏轼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正是苏轼人生起伏跌宕的多事之秋。从开封到杭州,从密州到徐州,从湖州到黄州,再从开封二次入杭,“知足惜福”的王润之,一边帮助表姐养育苏迈,视同己出,一边为苏轼生下二个儿子苏殆和苏过,无论贫穷还是富裕,她都无怨无悔,表现出了中国传统女性特有的贤淑良善。

1073年10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期,苏州、嘉兴等地遇灾荒,他奉命赈济灾民。至1074年6月方回杭州。这是他和王润之婚后分别最长的一段时间,1074年正月初一,苏轼收到王润之寄来的家书,喜极而狂,当下展信而读,并随即写了这一首《减字木兰花》,此词又叫《得书》,也就是接到妻子家书之意。全诗如下:

减字木兰花

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却羡寒梅。先觉春风一夜来。

香笺一纸。写尽回文机上意。欲卷重开。读遍千回与万回。

注释:

1.不会鹊声来报喜:杜甫《月夜忆舍弟》有“浪传乌鹊喜”之句。听到喜鹊来报信。会,理解,懂得。

2.回纹机:《晋书列女传》记载:“窦滔妻苏氏,名蕙,字若兰,善属文。窦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涉流沙。妻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赠窦滔。诗文婉转循环,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此处指苏轼妻子王润之也有写诗著文的才华。

赏析:

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破晓之时,柔风细细吹来。还送来了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我不理解它为什么叫,是不是给我报喜。

却羡寒梅,先觉春风一夜来”。我倒是羡慕寒梅,在立春来临之前,最先感受到了春意,一夜之间开放了。

熙宁七年的正月初一,苏轼还在丹阳出差,恰逢新年,一个人自然升起落寞忧伤,思念家人的惆怅。喜鹊叫寓意喜事要来,梅花开,寓意春天要来。但是,喜鹊报的是什么喜事呢?作者说他不理解,也不明白。梅花诗报春花,梅花开的时候,春天很快就回来了。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这个节气意味着春天来了。根据推算,那一年的正月初二就是立春,苏轼在初一就看到寒梅先于立春节气趁着春风含苞吐蕊。

上片写了作者惆怅忧伤之心。写了作者听到喜鹊叫,看到梅花开这些美好的风物景致,却没有感受到这些美好景致和自己的关联,他戏谑自己的愚笨,喜鹊来报喜,自己却浑然不知喜从何来。枝头的梅花悄然开放,暗暗嘲笑作者的愚痴

以忧伤之心听喜鹊叫,听到的自然是忧伤。已惆怅之心看梅花开,看到的自然是惆怅。作者起笔忧伤。一方面说明思家心切,另一方面和下片的欢快明亮的心情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接到家书的喜悦。

香笺一纸,写尽回纹机上意”。打开信封,抽出香气四溢的信纸,看到言辞清雅、情真意切的内容,妻子果然才华过人,文词俱佳,堪比窦滔之妻苏氏。

苏轼终于盼来了妻子的家书,他一定迫不及待打开信封,一股香气扑面而来。信纸带有女子特有的香气,这香气如此熟悉,那是妻子王润之的味道。信的内容婉转多情,看得出王润之才情斐然,有窦滔之妻苏氏的才华,文词深情,令苏轼见字如面。

此句中的“香”字,暗含了作者和妻子婚后生活的美满甜蜜。苏轼第一任妻子王弗去世前,将苏轼托付给同样有才华,且娴熟聪慧的堂妹王润之。在苏轼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之时,王润之不离不弃,守候如常。在苏轼被贬密州、黄州时,家徒四壁,大文豪要自己***起袖子亲自躬耕,亲自做饭,亲手酿酒,尽心尽责守候家人,做他们的屋顶,给他们一个能遮风避雨的温暖的家。

苏轼所做的一切,王润之自然全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们用“爱”互相陪伴,走过了最困顿不堪的25年。王润之去世后,苏轼《祭亡妻文》: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须,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丧妻之痛感人肺腑。

苏轼去世后,苏辙将哥哥与王润之合墓,了却苏轼生前心愿。

欲卷重开,读遍千回与万回”。读完之后,想要卷起收回去,但又忍不住再一次打开,一直读了千万遍。

苏轼收到最好的新年礼物就是这一封家书,奔波在外的苏轼有些喜不自禁,读了一遍再读一遍,唯恐漏掉一个字,一句话。这可真是读你千遍不厌倦。作者的心情已经由惆怅转为喜悦,心情的转换让这首词读起来更有张力。

作者引用《璇玑图诗》这个典故,旨在以窦滔之妻苏氏的才华比自己妻子苏氏的才华,用典得当,且生动有趣。

苏轼这首词,浅显易懂,以白描的手法,几笔勾勒,淡淡描绘,就把自己期待家书的心情和百读不厌的情状写得活灵活现,堪称苏轼写给王润之的公开情书。

词牌简介:

木兰花又叫玉兰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以花卉入词牌,并不是首次,例如《虞美人》、《江梅引》等也是以花卉做词牌。词不同于诗,必须按谱填写,一般不允许增补字数,也不允许换调。但是一些能够驾驭词调的大音乐家根据自己对音韵的理解和对歌词的把握,会临场发挥,把歌词进行伸缩调整,可加字变长,也可减字变短,所以唐宋曲子词中就有了一个专用术语“减字”。

宋代流行音乐家柳永创建了双调词牌《减字木兰花》,是从《木兰花》这个词牌减去了某些字而形成的。《减字木兰花》又叫《减兰》、《天下乐令》、《木兰香》等。教《木兰花》减少十二字。双调,四十四字。没两句转韵,共四仄韵,四平韵。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搜索更多有关“苏轼的诗怎么配插画?苏轼写给王闰之的情书”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