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科技>正文

听许渊冲年轻时候翻译的英语:从清明的英译版本谈许渊冲的翻译艺术

人气:175 ℃/2024-02-01 12:19:28

清明节刚过,最近翻看了杜牧先生写的《清明》,这首诗大家读了很多年,也评了很多年,再熟悉不过了,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英译版本。

我们拿许渊冲 、吴钧陶、杨氏夫妇(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3个版本作比较。

1. 题目《清明》的翻译

The Mourning Day(许)

The Pure Brightness Day(吴)

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杨)

清明

解析:

关键词:清明

01. 许老透过字面意思把清明翻译成了哀悼的日子,外国人一看就理解了这是个什么日子,主要是这一天中国人用来做什么的,我觉得挺好。

02. 吴老有点咬文嚼字的意思了,翻译成了纯净明亮或者说天清气明的日子,一方面中国人不理解,外国人也理解不了;另外和后面的雨纷纷似乎相矛盾了。

03. 杨氏夫妇的翻译,春季里下雨的日子也不很合适。

单就诗词标题来说,许老的翻译最贴切。

2.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许)

It drizzles thick and fast 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吴)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杨)

清明时节雨纷纷

解析:

关键词:雨纷纷。

01. 许老把雨纷纷翻译成了Falls like tears:像眼泪一样落下。

02. 吴老的翻译用词有些矛盾,Drizzle指的是毛毛细雨,而thick的意思是浓密的,所以说前后矛盾了。

03. 杨氏夫妇的翻译drizzles endless雨无休无止的下着,没有大毛病,但是失去了意境美。

这一句,雨纷纷三个字虽然许老翻译的有点过,但是相对其它两个翻译算是比较和原文意境接近的。

3.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许)

I travel with heart lost in dismay.(吴)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杨)

路上行人欲断魂

解析:

关键词:行人和欲断魂。

这个行人的翻译我纠结过久,也在悟空问答咨询过大家,大多数朋友的意见还是路过的人。

01. 如果行人理解为路过的人,那么许老这里翻译成凭吊的人就有待商榷。

02. 吴老直接加了主语,把行人改成了动词travel,感觉不是很好。

03. 杨氏夫妇把行人翻译成了Traveler旅行者也不是很符合原意

在我看来,Passer-by这个词用来翻译“行人”一词更合适一些。

下面来看欲断魂的翻译。

01.许老把欲断魂翻译成了heart is going to break,很多人在批评这个翻译,说欲断魂怎么能翻译成心碎呢?我反而觉得这个意译挺好的。

02.吴老把欲断魂翻译成了heart lost内心迷失,我觉得是歪曲了原作者的意思。

03.杨氏夫妇翻译成了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看起来忧郁痛苦,说不清楚为什么,就是感觉不舒服。

有比较才知道好与坏,既然剩下的几个翻译还不如许老那个翻译,索性就认了吧。再说了,欲断魂和心碎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没了魂,一个是碎了心,我觉得挺好。

4. 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许)

“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cowboy?” (吴)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杨)

借问酒家何处有

解析:关键词:酒家。

01. 许老翻译成了Whineshop(卖酒的铺子)。

02. 吴老翻译成了public house(酒店)。

03. 杨氏夫妇翻译成了tavern(酒馆、客栈)。

这三个翻译第一个和第三个理论上都可以,但是站在老外理解的角度上,第一个稍好一些。原因是:第一个词Whineshop有个shop,外国人一看就知道是卖东西的地方,有助于理解,trvern除了酒馆,还有个意思是客栈,下雨了找客栈避雨也很正常,外国人很可能理解成这个意思,反而违背了作者原意。我觉得用Whineshop这个词,许先生是经过考究的。

5. 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 (许)

He points at Apricot Village faraway. (吴)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杨)

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析:关键词:牧童和杏花村。

01.许先生翻译成cowherd牛倌,这个有待商榷,牧童不一定放牛,第二童字没有翻译出来。

02.吴老师和杨氏夫妇都把第四句的主语牧童放到了第三句,我觉得不妥,诗词翻译我不建议用he、she、it做主语,因为这样只能理解为,句子不好翻译,自己加了主语,这方面许老做的很好。

在我看来,翻译的基本要求总起来说就是下面一句话:在能够正确解读作者原意的基础上让外国人看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翻译是为了文化交流,文化交流的目的总的说来是为了让外国人看懂,不会因为彼此之间的风俗不同而造成会意有问题。

现在我们回归到中国古诗词英文翻译。怎么评判一个英文翻译到底好不好,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1. 第一步,把你的英文译文给外国人看,在你不解释任何内容的前提下,他自己能够通过你的译文理解诗词的意思;

2. 第二步,老外把他理解的讲给你听,如果和原著含义基本一致,这就是一个好的翻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底蕴深厚,能够翻译好古诗词的人一方面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另一方面在翻译专业上有很深的造诣。我们的诗圣诗仙写了那么多精妙绝伦的语句,国内做诗词翻译的专家老师也不止一个,我们随便拎出一首古诗词来,就会有五六个英文翻译版本,那么哪些版本的翻译是好的,见仁见智。在我看来,许渊冲老师的翻译在那么多翻译成果中,算是佼佼者。我们先来看许老的文化背景:

1. 1921年4月18日,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

2. 表叔熊式一是翻译家。

3. 1938年以第7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

4. 1941年,陈纳德上校率领美国志愿空军第一大队,来到昆明援助中国抗日。许先生和许多男同学一起报名服役,为美国空军担任翻译。

5. 1951年,他与数学家吴文俊、画家吴冠中等一起回国后,被分配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任教。

6. 1971年,他被调到洛阳外国语学院任教。

以上几个关键点说明以下问题:

1. 许渊冲老师的翻译之路受家庭影响颇深;

2. 许渊冲老师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求学经历给他打下了很好的文学基础和英文功底;

3. 给陈纳德上校当过翻译,说明他深入了解过美国人的语言习惯;

4. 以后的大学教学经历说明许老师有着深厚的高校教学经验。

以上四点看来,许渊冲老师作为英法翻译第一人是有历史原因可以考究的。

另外,许老的翻译有以下特点:

1. 能够保持作者的原意,外国人容易理解;

2. 句子结构保持完好;

3. 能直译的直译,直译不了的再意译;

4. 翻译最忌讳的是咬文嚼字,许老在这一点做的很好;

5. 意境没有完全丧失。

以上五点总结起来,就是许老提倡的形美、意美和声美的三美翻译原则。我觉得三美原则在英汉互译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中文翻译成英文,有一半的词汇是不对等的,我们的一些英译外来词,如雷达、沙发等19世纪以后才传入中国,所以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其实是一件相当有难度的事情。

相当于其他人含义表达“明显不足”的翻译方式,我更喜欢许老“稍微有点过”的翻译方式,毕竟翻译的初衷是在遵从原意的基础上再美一点,而不是词不达意。至于单个词语翻译的不是很准确,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必要去吹毛求疵。

其实解析诗词的英译版本还有另外一个好处:看看翻译大师的古诗词文化功底,根据不同的翻译版本,进行翻译解析和批评工作,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原文和中国文化的理解。

搜索更多有关“听许渊冲年轻时候翻译的英语:从清明的英译版本谈许渊冲的翻译艺术”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