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使用气瓶的安全要求有哪些?气瓶安全使用技术规定正式实施

人气:429 ℃/2023-10-08 11:38:13

《气瓶安全使用技术规定》(T/CCGA20006-2021)

一、标准实施时间

该标准于2022年3月1日实施。

二、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正常环境温度(-40℃~60℃)下使用、公称容积为0.4L~3000L、公称工作压力为0.2~70MPa,并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盛装压缩气体、高(低)压液化气体、混合气体的无缝气瓶、焊接气瓶。

该标准也不适用低温绝热气瓶、缠绕气瓶、内部装有填料的气瓶,以及运输工具上和机器设备上附属的瓶式容器。

该标准也不适用于仅在灭火时承受瞬时压力,而储存时不承受压力的消防灭火用气瓶、手提式干粉型、水基型灭火器用气瓶、钎焊结构气瓶以及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矿山井下、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的气瓶。

7.9 气瓶运输,宜用直立运输并符合GB/T 30685的要求,应可靠固定气瓶,以免气瓶移动或相互碰撞;直立运输的专用气瓶,宜不装防震圈。气瓶横放运输时,应当整齐放置,垛高不得超过车栏板高度;瓶阀端应朝向一致。

新的团体标准中提出直立运输的专用气瓶,宜不装防震圈。是出于何种考虑?小编查找了相关标准和讨论,供大家参考!

1 气瓶一定要佩戴防震圈吗?

气瓶是否应佩戴防震圈,无疑,对安全监管部门及工业气体生产经营单位都是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佩戴,不方便;不佩戴,可能不安全。那么,我们来看相关规章标准如何规定。

2 相关气瓶的规章标准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已废止);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23-2021);

《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Q SY 1365-2011)

《气瓶直立道路运输技术要求》(GB/T30685-2014)。

3 相关条款对比

1)《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已废止,参考)相关条款:

【第九条】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气瓶及其附件(包括气瓶瓶阀、减压阀、液位限制阀等,)…。

由上条可见,防震圈不属气瓶的附件,气瓶在充装和使用环节没有强制要求佩戴

【第四十四条】充气气瓶的运输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危险品运输的有关规定。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戴好气瓶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和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

由上条可见,仅在运输和装卸气瓶时气瓶应佩戴防震圈

2)《气瓶直立道路运输技术要求》(GB/T30685-2014),【第5.4条】 散装气瓶应具有防护功能的瓶帽或护罩;分组或捆装固定在车体内的气瓶,可不佩戴防震圈。

这条很明确。防震圈作用,主要是防止气震动或碰撞发生危险。一般情况下,运输震动或碰撞相对危险性较大。

3)查《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Q SY 1365-2011)4.2.1.2 气瓶必须配戴好气瓶帽、防震圈,当装有减压器时应拆下,气瓶帽要拧紧,防止摔断瓶阀造成事故。

4)查《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23-2021)并没有应戴防震圈的条款。

4以上部门规章和标准告诉我们什么?

(1)防震圈不是气瓶的附件;

(2)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戴好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气瓶的充装、储存和使用过程没有规定应佩戴防震圈;专用气瓶宜不装防震圈。

(3)分组或捆装固定在车体内的气瓶,可不佩戴防震圈。

小编见过多种外国乙炔瓶,如德鲁瓶、挪威瓶等,但没见过这些瓶套防震圈的。该佩戴防震圈而不佩戴会不安全,不该佩戴而强制佩戴也会造成浪费、造成不安全。我们还是应该弄清规章与标准的要求,按规定行事。

气瓶为什么要有防倾倒措施?

倾倒会使气瓶阀门掉落跑气,气瓶由于跑气的巨大反作用力,将向前冲或在地面打转,若附近有人,将会伤及人员。如果是可燃气体会引起爆炸,更严重!

乙炔钢瓶为什么要直立不能放倒?
  • 乙炔钢瓶装有填料和溶剂******,卧放使用时,******易随乙炔气流出,不仅增加******消耗量,还会降低燃烧温度而影响使用,同时会产生回火而引发乙炔钢瓶爆炸;
  • 乙炔钢瓶卧放时易滚动而受到撞击,导致燃爆事故发生;
  • 乙炔钢瓶配有防震胶圈,目的是防止在装卸、运输、使用中互相碰撞。胶圈是绝缘材料,卧放即相当于乙炔瓶放在绝缘体上,致使钢瓶上的静电不能向大地扩散,积聚在瓶体上,易产生静电火花,当有乙炔泄漏时,极易造成燃爆事故。
  • 乙炔钢瓶瓶阀上安装有减压器、阻火器、连接有胶管。因卧放易滚动,滚动时易损坏减压器、阻火器或拉脱胶管,导致乙炔泄漏,引发燃烧爆炸。
氧气、乙炔瓶为什么要分开存放?

乙炔是易燃物,氧气是助燃物。如果乙炔出现泄漏,乙炔与空气混合,遇见火星或者明火则发生剧烈的爆炸,爆炸又使氧气瓶破坏泄漏出氧气,这样的话,氧气的助燃性使得爆炸更加猛烈,无法控制。

气瓶为什么不能暴晒?

气焊、气割作业时,乙炔钢瓶、氧气瓶都不允许暴晒。暴晒可导致钢瓶内压力升高,可能导致钢瓶爆炸。

乙炔气瓶为什么不能用尽?
  • 瓶内气体用尽,瓶内压力与大气压力平衡,空气很容易混入瓶内,形成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乙炔的爆炸极限为2.3%-100%(体积分数),当混有空气的乙炔瓶送去充气,高压乙炔与瓶内空气混合极易爆炸;
  • 乙炔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分解反应,稍微给予能量(如撞击和振动)就会引发分解爆炸。即使在没有氧气或空气等助燃物的情况下,纯乙炔加压到0.2MPa以上也会发生爆炸。乙炔瓶内装有溶剂******,随着瓶内乙炔压力降低,乙炔从瓶内带出的溶剂逐渐增加。如果乙炔用尽,则增大溶剂流失,会给充装、运输、储存、使用带来爆炸危险。
乙炔瓶为什么不得碰撞?

碰撞会造成活性炭破碎,膨胀空间增大,乙炔气******,并处于高压状态,有形成爆炸的危险;同时温度上升时气态乙炔发生聚合作用而发生爆炸。

气瓶搬运为什么要求轻装轻卸?

因气瓶受到剧烈碰撞或冲击,会发生爆炸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

乙炔气瓶为什么会爆炸?

乙炔气瓶的爆炸起因,主要是由于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乙炔发生分解而引起的。

乙炔分解的特点:如果发生回火之后,瓶壁温度上升(从瓶顶开始)或从打开的瓶阀逸出带烟的有异常气味气体。说明乙炔已开始分解,若乙炔气瓶受到火焰或辐射热直接作用随时都有乙炔分解的危险。

造成乙炔分解的原因:

(1)焊接回火;

(2)外部加热(乙炔气瓶附近有燃烧的物质,气瓶上挂有未灭火的焊枪或割枪等工具);

(3)气瓶阀门或减压器附近的乙炔着火;

(4)剧烈冲击或震动。

防范措施:

(1)安装阻火器;

(2)严禁阳光下曝晒、加热瓶体或靠近热源;

(3)严禁将未灭火的焊枪或割枪等工具挂在乙炔气瓶上;

(4)搬运应轻装轻卸,避免剧烈冲击或震动。

气瓶为什么要戴瓶帽?
  • 因为钢瓶的瓶阀大都是用铜合金制成的,比较脆弱,尽管有的是用钢材来制造,但由于它的结构比瓶体细小,旋在瓶体上面使瓶颈与瓶阀接头间形成一个直角,它既是瓶体的脆弱点,又是瓶体的突出点,最易受到机械损伤或外来的冲击。如果在搬运、贮存、使用过程中,由于损伤不慎,气瓶的跌倒、坠落、滚动或受到其他硬物的撞击,易出现瓶阀接头与瓶颈连接处齐根断裂的情况。
  • 瓶颈或瓶阀断裂的后果:当氧气瓶阀折断时,瓶内150公斤/平方厘米的高压气体,造成瓶内的高压气体失去控制,使高压的气体喷出,其反作用力使气瓶向反方向猛冲,能使机器设备、建筑物受到损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当乙炔气瓶阀折断时,易燃气体冲出,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气,遇到明火发生爆炸。瓶内高速喷出的气体将由气瓶内气体的性质决定而带来更加严重的二次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等)。如瓶内充装是可燃气体,由于高速喷射的激烈摩擦而产生的静电或遇其他火源便可引起燃烧爆炸。
  • 另一方面:瓶阀暴露在外面,在搬运、贮存过程中,很易侵入灰尘或油脂类物质,从而带来危险。而戴上瓶帽就可防止灰尘或油脂类物质的沾染和侵入。

气瓶爆炸事故不少,教训也很多。多数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因为大家在使用和操作中不重视,导致事故发生。

气瓶隐患图1

▲氧气瓶胶管和液压罐胶管未区分,采用同一种胶管,两瓶之间安全距离不足,可能造成火灾,容器爆炸事故。

气瓶隐患图2

乙炔减压器未安装回火防止器,气瓶未采取防倾倒措施,颜色不符合标准要求白色,可能造成火灾、容器爆炸事故

气瓶隐患图3

氧气、乙炔胶管使用同一种颜色胶管,未区分,存放状态下两瓶之间安全距离不足。可造成火灾、容器爆炸事故

气瓶隐患图4

氧气瓶和液压罐使用状态下距离不足5米,氧气减压器压力表损坏失效,胶管未区分,使用同一种颜色胶管

气瓶隐患图5

▲氧气瓶使用的胶管错误,氧气应采用蓝色胶管。氧气瓶与乙炔气瓶距离不足5米,乙炔瓶离产生火花的设备砂轮切割机太近,可能造成容器爆炸事故。

气瓶隐患图6

▲氧气瓶、液化罐混装叉车运输,氧气瓶两圈一帽缺失,可能造成容器爆炸事故。

气瓶隐患图7

▲CO2气瓶颈破裂,钢印模糊不清,怀疑使用残废瓶,可能造成容器爆炸事故。

气瓶隐患图8

▲乙炔瓶未保持直立储存,在太阳下暴晒。可能造成火灾、容器爆炸事故。

气瓶隐患图9

▲氧气减压器压力表未校验,氧气胶管胶皮剥落,胶管扎头未采用标准管夹,可能造成火灾、容器爆炸事故。

气瓶隐患图10

▲氧气减压器失效破裂,可能造成氧气胶管爆裂,发生火灾事故。

气瓶隐患图11

▲气瓶在吊车作业范围内,无防护圈,无防倒设置。

气瓶隐患图12

气瓶隐患图13

气瓶隐患图14

▲气线应为红色,施工现场同类气瓶数量不得超过5支,无防护圈,无防倒设置,安全附件不全。

气瓶隐患图15

气瓶隐患图16

▲气瓶无防护圈,瓶间距应小于5米,无防倒设置,气线颜色混乱。

气瓶隐患图17

▲气瓶无防护圈,无防倒设置,瓶体颜色缺失,同一种气瓶管线颜色不同。

气瓶隐患图18

搜索更多有关“使用气瓶的安全要求有哪些?气瓶安全使用技术规定正式实施”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