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玉器知识分享小段:刘超说玉专栏在线教学

人气:173 ℃/2024-02-06 20:50:35

国宝唐玉出土记(三)

(文接上期)何家村遗宝中还有两对玉镯,都是由三段弧形白玉衔接而成,内壁平整光滑,外弧壁雕琢成凸棱,打磨抛光。一对玉镯以鎏金铜合页将三段弧形玉连接而成,其中两段套合在一起不能打开,合页外侧制作成花朵形,中部花蕾突起,花蕾内镶嵌紫色宝石,四周花叶形框内原来也镶嵌有宝石,四角各嵌一个珠子。另一段弧形玉的两端与前两段弧形玉以鎏金铰链式合页轴相连,一为死扣,一为活扣,其轴可以抽出或插入,以便开启或关闭。两合页外缘均以兽首形鎏金铜包住,兽首相背,珠子镶嵌双眼,头顶各嵌一紫色宝石。另一对玉镯是以金合页将三段弧形玉连接在一起,每段玉的两端均包以金片锤揲錾刻而成的兽首形合页,可以自由活动,其中一处以金针为插销,可以灵活插入或拔出,以便关闭和开启,便于佩戴。根据古语说,“镯”字按《说文·金饰》的解释:“镯,钲也。”是指一种金属打击乐器,不是后来的“环”或称“钏”。

何家村的这两副玉镯出土时装在莲瓣纹银罐内,银罐器盖墨书“玉臂环四”,可知玉镯在当时被称作“玉臂环”。古代玉器大都属于艺术品,实用之外更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三段式可以自由开启的玉臂环,不仅玉质上乘,工艺精湛,设计构思也很巧妙,它利用黄金、白玉、珠宝三种材质不同的质地,色彩光泽,互相衬托,交相辉映,使玉臂环更显华贵富丽。

据史书记载,吴兢在《贞观政要·求谏第四》写道,唐太宗曾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可见唐人对器物质地的认识,玉第一,其次是金,再次是漆。由此可见,最高贵的玉和金相结合而制成的臂环实为难得,也是迄今为止所见的唯一(唐代)遗物,还仅见于何家村出土的窖藏遗宝中。

手镯的种类从古代的玉石、银制发展到今天的合金乃至草编款等等。最为常见的就是金手镯、银手镯、玉手镯与镶宝石手镯了。无论它们代表着怎样的时尚文化,它们各自所表达的时尚美感都能各领风骚。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吗?”大家面面相觑,谁都答不上来。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在古代,佩戴手镯的女性,寓意背负着海誓山盟的重托。一般都是男性赠与女性的定情信物。如今,这种习俗可能已经不被许多人所能想起了,它更多的成为了一种礼品。

本图文由紫霞轩古玩鉴定工作室特约制作,《中华古玩》杂志上海地区采编中心特约刊登

搜索更多有关“玉器知识分享小段:刘超说玉专栏在线教学”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