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清朝大臣上朝怎么从家里过去的?看看清朝大臣们几点上朝

人气:240 ℃/2023-12-01 19:26:07

不想上班?看看清朝大臣们几点上朝。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听到许多人抱怨不想上班、迟到早退的现象,他们害怕被扣工资,所以不敢违反规定。然而,这种现象并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在古代,许多大臣也有类似的行为。以清朝为例,大臣们上朝迟到早退的情况非常普遍。那么,皇帝会如何惩罚他们呢?清朝的政务处理分为两种形式:御门听政和轮值奏事。

·御门听政是参与人数较多的一种形式,各衙门的高官和中下级官员都要参加。而轮值奏事则是由军机大臣和各衙门高官组成的小范围会议,方便讨论重大事件。清朝大臣们的作息时间非常不规律,他们通常需要在凌晨三更或四更起床赶往皇宫参加早朝。无论是哪种形式,早朝都强调“早”的意义。

康熙帝规定:官员们每日先在午门外齐集,春夏于卯正一刻(6点15分),秋冬于辰初一刻(7点15分)。然后进入中左门等候,这意味着大臣们天不亮就得起床。有些人居住在外城或者城外,到皇宫路途有二三十里之遥,甚至要凌晨1点钟起床。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大臣们的生活非常艰苦。

1682年,大理寺司务赵时楫上奏说:诸臣每夜三更早起,朝气耗伤,未免日间办事反难精密。他请求各衙门的正职副职轮流上早朝或者减少上早朝的次数。康熙帝回复说:不行!为了防范大臣迟到,他经常督促御史每天黎明到午门考勤。“如满汉部院官员有怠情规避者即行察参”。

后来,大臣们实在受不了,不断请求推迟。康熙帝才勉强同意推迟一个小时。等到雍正帝、乾隆帝时期,上朝时间又提前到了卯时(凌晨5点-7点),甚至出现过寅时(凌晨3点-5点)听政的情况。虽然如此,御门听政的次数减少了,轮值奏事的次数多了,这样大臣们不至于天天半夜三更起床。尽管如此,大臣们迟到的现象愈演愈烈,最后变成了皇帝等大臣来上班。

1740年初(乾隆四年十二月初七)。乾隆帝曾训斥群臣:凡朕御门听政,辨色而起,每遣人询问诸臣会齐集否?数次之后始云齐集。即今日亦复如是,诸臣于御门奏事,尚且迟迟后期,则每日入署办事更可想见。

乾隆帝说每次御门听政,他一大早就起来等你们上朝,结果你们每次都迟到,他让太监问了一遍又一遍,多次之后你们才到齐,非常过分!不过,由此也能看出,虽然大臣经常迟到,除了申斥一番,乾隆帝并没有给出实质性的处罚。

乾隆十四年十二月十七又是一个御门听政的日子,工部尚书三和竟然缺席。乾隆帝大为光火,认为他做事不尽心,不足胜任,把他从尚书降为侍郎。嘉庆帝即位后,王公大臣的工作状态已不复清朝初期的勤勉高效。然而,他依然尽力维持早朝的秩序。1806年,他明确规定:对于迟到、排错班次的官员,将处以扣发六个月俸禄的处罚。而对于不到岗的官员,则会被扣发一年的俸禄,即扣除工资。如果我们被扣了50元或100元的工资,那将是一件非常令人心痛的事情。然而,在清朝时期,扣发官员的俸禄对他们的威慑力太小了。一品文官全年的俸禄只有180两银子,对于这些官员来说,这点钱根本不够生活。他们主要依靠养廉银(一品文官一年养廉银为16000两)和各种灰色收入来维持生计。因此,扣发半年或一年的俸禄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这种情况导致了迟到的风气越来越严重。

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在道光帝御门听政的现场,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吏部集体迟到了。

搜索更多有关“清朝大臣上朝怎么从家里过去的?看看清朝大臣们几点上朝”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