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健康>正文

正常人有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吗?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具有潜力的抗肿瘤靶点解螺旋

人气:346 ℃/2024-03-13 01:46:34

上一期,我们讲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的作用和机制,相信大家对“天使”向“魔鬼”转变的故事还记忆犹新吧?

本期是TAM故事第3期,小Q会将大家从TAM叛变的悲伤中拉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智慧的科学家和医生,将如何妙手回春,整治TAM这群信念不坚定的家伙……

1 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策略

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因此,TAM是具有潜力的抗肿瘤靶标。

靶向TAM的策略,主要分为2类:(1)清除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包括 ①阻断肿瘤对TAM的招募;②抑制TAM的存活;(2)将促肿瘤的M2型TAM极化为抗肿瘤的M1型巨噬细胞

图 1 靶向TAM的策略

撤除TAM生存、活化或浸润所需的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能够有效抑制TAM向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降低TAM的存活,促进TAM的死亡。

(1)M-CSF-CSF1R信号通路对于TAM的增殖活化至关重要,因此CSF1R抑制剂能够有效清除TAM,具有抗肿瘤疗效[1]。(2)IL-6通过激活Jak/STAT3途径介导TAM的功能,临床研究表明,靶向IL-6的单克隆抗体疗效喜人[2]。(3)CCL2能够招募TAM向肿瘤中浸润,阻断瘤内的CCL2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向远端散播转移[3]。(4)氯磷酸等二磷酸盐能够清除TAM,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4, 5]。

将促肿瘤的M2型TAM极化为抗肿瘤的M1型巨噬细胞,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1)IKKβ/NF-κB途径异常能够引起肿瘤生长过程中M1/M2表型转化[6],硼替佐米能够阻断IKKβ的降解,维持NF-κB的活化,促使M2向M1极化[7]。此外,索拉菲尼、利妥昔单抗、咪喹莫特等能够促进M2向M1极化,已用于抗肿瘤的临床治疗[8-11]。(2)Th2型细胞因子,包括IL-4、IL-13能够诱导M2表型的产生,因此阻断IL-4、IL-13与其受体的结合,能够有效驱动M2向M1极化;(3)阿司匹林(Asprrin)能够抑制TAM中COX-1/2、HO、IDO等酶,弱化TAM的免疫抑制活性。(4)TAM效仿肿瘤细胞,表达PD-L1、B7-H4、VISTA等免疫检查点分子来抑制机体免疫应答,因此,靶向TAM上的免疫检查点也能够有效抑制TAM的免疫抑制活性。

图 2靶向TAM的抗肿瘤策略[12]

2 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药物研发现状

基于TAM的作用机制及其靶向策略,科学家们开发了多款靶向TAM的药物,推向了临床研究的不同阶段。

其中,靶向CSF1R的抑制剂数量最多,包括抗CSF1R单克隆抗体IMC-CS4、R05509554、RG7155、FPA008和CSF1R小分子抑制剂PLX3397、PLX7486、JNJ-40346527、ARRY-382、BLZ945。

靶向CCL2的单克隆抗体Carlumab、靶向CCR2的小分子PF04136309通过阻断CCL2-CCR2轴线抑制TAM向肿瘤微环境中的招募,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对Carlumab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Trabectedin (Ecteinascidin 743; ET-743) 是一种四氢异喹啉生物碱,能够诱导 DNA 骨架裂解和癌细胞凋亡 (apoptosis),并增加肿瘤细胞细胞中 ROS 的生成。新近研究发现,Trabectedin通过激活Caspase-8依赖的凋亡途径,选择性地促进巨噬细胞的凋亡。

机体的特定组织会表达跨膜糖蛋白CD47,CD47有四个亚型,1型表达于角质形成细胞,2型表达于造血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3和4亚型表达于神经元、肠粘膜和睾丸细胞。

CD47通过与巨噬细胞上的SIRPα(Signal-regulatoryprotein α),告诉巨噬细胞“我是自己人,别吃我”,从而避免了对自我的误伤。不幸的是,这一情报也被肿瘤获取了。

虽然大部分TAM都叛变为促肿瘤的角色,但TAM中依然幸存少量能够吞噬杀伤肿瘤细胞的巨噬细胞。为了躲避少量“天使”巨噬细胞的追杀,肿瘤大量表达CD47,向“天使”巨噬细胞发出“别吃我”信号。

不过大家不用着急,靶向CD47的单克隆抗体Hu5f9-G4、CC-90002以及靶向SIRPα的融合蛋白能够有效识破肿瘤的诡计,实现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CD40表达于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B细胞,能够驱动巨噬细胞向M1表型的极化。因此,药物学家们也开发了CD40的激动性抗体CP-870,893、RO7009789,用于驱动TAM从M2表型向M1进行极化。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s)是先天性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在先天性免疫应答的激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菌颗粒(如脂多糖)和病毒核酸(RNA或DNA)对TLR的激活使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

为此,人们在癌症模型中测试了不同的TLR合成配体,以评估它们在TME中驱动TAMs从M2型向M1型极化的能力。两个TLR7配体(Imiquimod和852A)和一个TLR9配体(IMO-2055)正在临床试验中测试其抗肿瘤特性。

Imiquimod已被用于多种癌症,在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中,Imiquimod局部治疗乳腺癌皮肤转移瘤耐受性良好,反应者显示组织学肿瘤消退和淋巴免疫浸润增加。852A已在黑色素瘤、白血病和妇科癌症的五项临床试验中进行了测试。

IMO-2055已经在头颈癌、肺癌和肾癌中进行了测试。一项针对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当与厄洛替尼和贝伐珠单抗联合使用时,IMO-2055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图 3 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抗TAM药物举例[13]在微观世界中,肿瘤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以及血管、氧气等诸多演员,着实给大家上演了一出好戏。肿瘤是狡猾的,但是科技是强大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科学家们会一步步揭开肿瘤的面纱,识破肿瘤的诡计,帮助“失足的天使”改邪归正。

关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小Q就给大家介绍就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想跟随小Q解锁更多肿瘤微环境的精彩故事,记得关注小Q ~

Take home message

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表明,TAM的数量和肿瘤患者的预后负相关,提示TAM 具有促进肿瘤进展的作用。实际上,TAM扮演着多重角色。TAM主要分为炎性即经典活化型巨噬细胞(M1,由IFNγ和LPS刺激活化)以及抗炎即替代活化型巨噬细胞(M2,由IL-4和IL-13刺激活化)。在肿瘤发生初期,TAM呈现出M1表型,随着肿瘤进展,TAM逐渐极化为M2表型。M2表型的TAM通过分泌各种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细胞因子,促进免疫抑制、血管生成、基质重塑,从而推动肿瘤进展。TAM已经成为新型抗肿瘤治疗靶点。TAM抑制剂已展示出喜人的抗肿瘤效果。

搜索更多有关“正常人有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吗?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具有潜力的抗肿瘤靶点解螺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