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人气:277 ℃/2024-01-12 04:36:14

来源:【重庆日报网】

10月13日,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暨“四个教育”实践探索研讨会之英才教育论坛在重庆八中举行,全国各地教育界专家学者就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思路、新方法进行了交流探讨。

学生要具备自我否定、自我审视、自我批判、自我扬弃的能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丁延庆以《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的角度》为题作了精彩的分享。丁延庆认为,现在的教育存在过度记忆、过度刷题的现象,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教师应该在学生完全自主充分思考基础之上进行启发教学,学生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反思式学习;要具备自我否定、自我审视、自我批判、自我扬弃的能力。

丁延庆作报告。受访者供图

丁延庆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前我和身边32个伙伴一起学GRE、托福,花同样的时间,考试结果出来发现有的人成绩特别好,有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请教成绩最好的同学是不是有学习宝典。那个同学告诉他,没有什么学习方法,但有一个强迫性的学习习惯,只要再遇见曾做错了的题,就不能再做错。”

在丁延庆看来,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如果有诀窍就是要学会问问题,但是不能用问问题代替自己的思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是要培养他们去寻找所谓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是狭隘、功利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对知识和学问丧失兴趣,最终的教育也会是失败的。

学校要打造“学者型”“研究型”教师队伍

四川省绵阳中学副校长陈治国分享了该校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他说,“我们学校打造‘五位一体’的卓越成才体系,贯通五大学科的竞赛培养。在竞赛培养上,该校在北大物理卓越计划、清华攀登计划、奥林匹克竞赛等项目中开辟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赛道;不断向外拓展加强竞赛圈,和很多著名高中形成竞赛联盟;建立与一流大学共建共育机制,开发大学选修强基创修课程。”

陈治国交流发言。受访者供图

在教师培养方面,该校打造“学者型”教师队伍,邀请著名专家教授指导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专长的教师团队;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做好课程开发研究、实施路径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课题研究、专项问题研究,把研究型教学贯通于学生培养全过程,助力拔尖创新学生全面发展。

竞赛教练员最基本的能力是沟通能力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副校长杨雨平强调,五大学科竞赛教练员最基本的能力是沟通能力。他说,“我们学校的教练员每个月要开一次教练员会议,互相分享方式方法;教练员要学会开家长会,与班主任配合、与家长配合、与学校沟通;甚至要学会与高校沟通、与竞委会沟通,去了解学科的前沿、竞赛的最新要求和信息,复赛选拔方案以及省里的培养方向。”

杨雨平交流分享。受访者供图

学校如何选拔创新拔尖人才?杨雨平说,他们学校是自然选拔。第一次课从周一到周五,每个学科都有300多人听课。第二周数学、物理同时上,只能二选一;化学、生物同时上,只能二选一。第三周5个学科同时上,只能五选一,“第一次课300多人,第一学期结束40多人,第一学年结束20多人,复赛结束只有个位数或者10余人。

方润根交流分享。受访者供图

“我们有个竞赛教练的身体很好,每天早上跑10公里,他跟学生一起跑,比学生还跑得多”“要把竞赛搞好,要有长远规划,要有前期的投入”“我们有个竞赛老师很全面,是校园十佳歌手,自己还会编曲,经常带着学生在操场上弹吉他、唱歌,口才也特别好,学生很喜欢他,所以好的教练能让学生对这个学科很痴迷”……杭州学军中学副校长方润根则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该校在英才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故事,让参会教师受益匪浅。

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因材施教、精准培养

“重庆八中的英才教育以课程建设为统领,培养心系家国、志趣坚定、面向未来的卓越领军人才。”重庆八中副校长梅家烨以“拔尖创新显特长·培根铸魂育英才”为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他介绍,八中英才教育构建了综合立体的培养体系,以课程建设为统领,一是分层分类、因材施教、精准培养;二是学段融合、贯通培养;三是多维度合作,联合大学、高校、地方政府一起进行培养。

梅家烨作交流分享。受访者供图

具体而言,在因材施教方面,该校将各种类别的学生进行了分层分类培养,把优秀的学生主要从综合方向、竞赛方向、强基方向、艺术特长方向等4个方向进行培养。“为学习成绩全科发展、综合优秀的学生,学校开设从初中到高中的贯通融合实验班;学科竞赛方面,学校引入了很多高端的教练、专职的教练,在学科拔尖方面进行培养;强基培优方面,学校进行常态强基课程的专业开发和实施;特长培养方面,学校分为艺术、体育、科技、“三创”等类别进行精准培养。

在学段融合方面,梅家烨介绍,学校内部打破了初高中的学段阻隔,进行纵向有效衔接,实现学段贯通、课程贯通、资源贯通的教学模式,增强教育课程的精细化和连贯性,在保持过程和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各个学段又突出相应的特点和任务,逐层升阶。

在多维度合作方面,该校协同多方力量共育英才。“英才教育实施的载体是课程,学校还打造一系列课程培养优秀的学生。”梅家烨称,一是一体化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将学科知识、学科思维跨段对照关联,编制了各个学科的融合点及思维渗透点;二是精修课程,它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质的自主选修课,分为了理工类、人文类、艺体类,以促进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精深发展;三是卓越课程,专门为禀赋优异学有余力的孩子们开设,通过志趣导向、前沿导向、思维导向和项目导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四是“三创”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素养,提升学生跨文化理解力和全球化的视野,该校从2019年在国内率先开设这个课程,有初中的、普惠的“三创”课,高中、初中的专班。

“学校尊重学生的差异,发现他们的特长,进行分类;并实行分流机制,实时分流、动态进出,如果这一条路走不通我们再开新路,学生同样成才。”梅家烨称,“未来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环境更加开放;未来的学校要从塑造学生的场所向支持、服务学生学习的发展进行变革,我们将努力把重庆八中建设成为具有精神感召力和教育原创性的高成就学校。”

本文来自【重庆日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搜索更多有关“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