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渭武高速公路最新建设,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岭特长隧道顺利贯通

人气:158 ℃/2024-01-18 04:28:25

原标题: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岭特长隧道顺利贯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7月6日,经过2600余天的艰苦鏖战,由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投资建设、中铁隧道局集团参建的渭武高速公路全线控制性工程——木寨岭特长隧道顺利贯通,为渭武高速公路年底全线通车打下坚实基础。木寨岭隧道的贯通,标志着我国在攻克世界级隧道施工难题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渭武高速公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交通骨干网络的重要路段,对于深入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落实国家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西北及西南的交通运输、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渭武高速公路全长237.74公里,是甘肃省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难度极高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木寨岭特长隧道全长15.2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最大设计时速80公里。施工过程中,木寨岭隧道软岩大变形情况十分严重,挤压变形速率快、变形历时长、变形量大,隧道单边最大变形量超过2000毫米,刷新了国内纪录。

为解决木寨岭隧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施工和技术难题,中铁隧道局集团总工程师洪开荣在总结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凝聚全集团科技力量,多次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现场,对地质因素、围岩状况进行调研,召开高原高寒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科技大会。据中铁隧道局集团总工程洪开荣介绍:“这些打进岩体里的锚索,就像纳鞋底一样,把炭质板岩串起来压紧,起到了加固的效果,也就是提高岩体的刚度,控制它的变形。同时还可以把极高的水平压力和垂直压力分散到岩体中,再通过单层拱架抵抗后期的变形,实现支护一次成功,让隧道单侧最大形变从原来2米降到了30厘米。”因其变形量级已突破国内外隧道和地下工程界以往所遵循的岩石力学理论和隧道建造实践的认知水平,超出了现行规范和标准范围,在设计和施工方面无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难以预测围岩的变化规律,被国内地下工程界院士、专家及学者称为“隧道建设史上罕见的世界性难题”。

隧道通车后,只需要不到12分钟就可以通过原来需要1个小时的木寨岭,而且过往车辆不用再经过212国道连续13公里的长下坡,行车效率将大大提高,行车安全也将得到保障。渭武高速全线通车后,渭源至武都两地间的行车时间也将从4个小时缩短到2个半小时,届时我国高速路网南北方向主干线之一的G75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也将全线通车,将极大地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及投资环境,对促进沿线矿产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岷县、漳县盛产的当归、黄芪、党参等238种中药材,金、锑、石油等矿产资源可以更快地运往全国各地,更多的游客可以走进遮阳山、贵清山、狼渡湿地草原、岷州会议纪念馆、红军盐井纪念馆等旅游景区,真正惠及公路沿线群众生产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搜索更多有关“渭武高速公路最新建设,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岭特长隧道顺利贯通”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