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原著洞房:知否知否,宋朝婚礼应是男红女绿

人气:374 ℃/2024-02-15 23:25:28

近期正午阳光新剧《清平乐》正在热播,宋仁宗和曹皇后大婚引起了剧迷们的热议。大多数剧迷们对于帝后虽婚但离心暗暗着急,但他们结婚的服饰文化却吸引了不少人极大地兴趣。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像婚礼这种重要的喜事,应该着红色的喜庆服饰。而《清平乐》中,宋仁宗着的是红色礼服,曹皇后着的并不是红色礼服。亦或是去年热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简称知否)同是北宋时期的婚礼。为何《知否》中婚礼,新郎顾廷烨大婚穿的是红色服饰,新娘盛明兰着的是绿色衣服。同为北宋时期举办婚礼,新娘新郎着装并未统一,莫不是北宋婚礼服饰没有什么讲究?

曹皇后大婚时服饰

宋仁宗大婚所着服饰

其实不然在封建社会时期,等级是十分森严的。任何的行为都有所讲究,关于男女大婚都需要遵循特别的规定。那么要了解北宋的婚礼文化习俗,探究为何婚礼时男着红女着绿,就不得不了解北宋的婚礼程序。据历史记载北宋婚礼,从议婚、订婚到成婚,有六个步骤:

1、起草贴:主要对双方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介绍——籍贯与住址、祖上背景、嫁资聘财;个人的生辰八字、排行、嫡出庶出。

2、交换定帖:双方家庭交换草帖子之后,如果觉得二人八字相合,这桩婚事算是定下来了,这个时候双方家庭则会交换定贴,定帖相对于草帖内容简单辞藻华丽,表达对婚姻的祝愿。

3、相媳妇:确定婚约之后,男方亲人会前往女方家里,意为“相媳妇”,而不是让新郎直接和新娘会面。

4、定聘之礼:定聘之礼主要包括定礼、聘礼、财礼。即让媒人传话给男方家庭,可择日下聘。

5、催妆与铺房:在出嫁的前一晚,新娘子就要开始进行梳妆,出阁之前的房间也要进行打扫和重新铺设。

6、迎娶新妇:到了大婚当天,起担子、拦门、撒谷豆、铺毡、跨鞍、参拜、撒帐、 合髻、交卺这些彩头步骤一个不能少。

从宋朝的婚礼程序,我们可以看出,宋朝的婚礼还是重视等级的。婚礼服饰文化从古代至今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周朝婚服的色彩遵循“玄纁(xūn)制度”(玄:黑色;纁:浅红色),因而其婚礼礼服多用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制成。周朝之后,秦汉的婚服都以玄纁二色为主的基调一直延续至隋唐。魏晋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玄学风盛行,追求“以无为本,反璞归真、追求清新淡雅”的境界。所以那时候比较崇尚白色的洁白无瑕。在婚服的选择上也是以白色为主。唐朝给人的感觉就是雍容大气、热情大方。婚服既保留了秦汉时期的庄重感,又加入了新的元素。新郎服饰以绯红为主,新娘则着青衣。史料记载:“士假绛公服亲迎”,女服“花钗青质连裳,青衣革带韈履”,崇尚绛红青绿的搭配。“红男绿女”就是这样由来。 北宋承袭了唐朝的一些制度,因而在服饰方面与唐朝一样有着"红男绿女"的习惯,所以女子在出嫁的时候要穿绿色的嫁衣。在北宋时期男穿红女穿绿,寓意着绿叶衬红叶,新妇过门后要守女德妇德,处处尊重夫家,以夫家为重,也显示出了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从社会风俗意义上来讲。女人穿绿嫁衣,男人穿红喜服,是源于一个成语“红男绿女”,古代男子当官,礼服的裤子就是红色的,代表地位和身份,女子一般都是青衣黛眉才被认为是美丽,所以红男绿女被认为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像结婚这种大喜的事情,逐渐演变出男子穿红色,女子穿绿色的习俗,直到明朝,女子才普遍穿红色嫁衣,男女都穿红色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我们的婚礼服饰依旧也有了变化,现今由于文化的多样和包容性,人们对于自己的婚礼更是有了自由的选择。现在婚礼服饰有三大主流:一、中式婚礼,新娘、新郎多着红色礼服。二、西式婚礼,新娘、新娘多着黑色西装和白色婚纱。三、非主流婚礼,新娘、新郎着重通常风格比较独特。一言以蔽之婚礼服饰的演变,与当时的时代是分不开的,婚礼服饰通常都会被印上那个时代主流文化的思想和审美,反映的往往是那个时代的文化历史印记。

搜索更多有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原著洞房:知否知否,宋朝婚礼应是男红女绿”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