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的常用记忆方法

人气:176 ℃/2023-04-11 00:22:07
【导读】 高中化学的常用记忆方法,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比较记忆法就是对相似的待记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其差异点和共同点,用以进行记忆的方法,这是记忆高中化学常用的记忆方法之一,下面由小编给你带来关于,希望对你有帮助!常用记忆方法—归纳对比法归纳所学知识,...

比较记忆法就是对相似的待记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其差异点和共同点,用以进行记忆的方法,这是记忆高中化学常用的记忆方法之一,下面由小编给你带来关于,希望对你有帮助!

常用记忆方法—归纳对比法

归纳所学知识,进行对比记忆。如,在学习“卤素”时,将氨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进行归纳,得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程序为:

在以后学习氧族、氮族和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时做同样的归纳,在不断归纳的基础上发现学习元素化学的规律性,并制作表格、图示等以巩固记忆。然后再进行横向对比。如:

1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复习程序与上述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复习程序对比得出:

金属→碱性氧化物→碱→含氧酸盐或无氧酸盐

2分组对比“F2,Cl2,Br2,I2”“HF,HCl,HBr,HI”,“Cl2,S,P”、“HF,H2O,NH3, CH4”、“HClO4, H2SO4, H3PO4”、“Na2O, MgO, Al2O3”、“NaOH, MgOH3,AlOH3”等。

3特性对比:“HClO,H2S,H2SO3,H2SO4,HNO3”等的挥发性、氧化性、还原性、消毒漂白作用。

常用记忆方法—提纲挈领法

让学生记住一句简洁的而又是纲领性的话,等于帮助学生记住了不少知识内容;或者学生感到记忆很吃力的一大堆文字,教师帮助他们归纳为简单但必须是明确的一句话甚至几个字,使学生的记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初中学生记忆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师的功夫应下在让学生掌握无机物的相互关系上,学生记住了“酸加碱生成盐和水”、“酸加金属生成盐和氢气”这样较为简单的一句话,就能顺手写出不少个化学方程式来。当然上述这些无机物之间相互反应规律要受到一些限制,教师应对学生加以说明,以免学生生搬硬套写出错误的方程式。如“金属加酸生成盐和氢气”就只限于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的酸。

再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对“失去电子的元素被氧化,含有该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元素被还原,含该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这一段内容经常记反,而上述内容记反一处,其规则跟着全部记反。可将上述很长一段话归纳“失氧得还剂反”六个字来帮助学生记忆。简单说这六字的含义是“失去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剂反,得到电子被还原,是氧化剂剂反”。这样归纳后学生记忆很轻松,而且再不会记反。因为当学生将上述六个字误记为“失去电子是氧化剂,得到电子是还原剂”时,则“剂反”两字就无法解释了,于是学生就立即能判断是否记反了

常用记忆方法—借助现象法

中学化学的学习内容经常接触到许多生活实际和自然现象。教师若能启发学生结合人们极为熟悉的日常现象来记忆某些有关知识,往往可以起到“一拍即印,一印即牢”的效果。

如记忆氧气的物理性质,在学生已掌握了空气成分中有近1/5体积氧气后,提示学生:我们通常看不出空气的颜色、闻不出空气的气味污染了的空气另当别论,学生则很自然地记住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再提示学生:人与用肺呼吸的多数动物不能长时在水中潜匿,而用鳃呼吸的动物却能生存于水中,学生又立即可记住氧气微溶于水这一物理性质。

又如:从启开汽水、啤酒瓶塞后气泡溢溅、炎热的夏天池塘和水坑内常泛起气泡这样一些学生极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又可使学生牢记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常用记忆方法—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就是对相似的待记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其差异点和共同点,用以进行记忆的方法。例如:记氢气的分子式时可将H、2H、2H2放在一起对比记忆。 H:氢元素, 1个氢原子;H2:氢分子; 2H:2个氢原子;2H2:2个氢分子。

比较记忆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两点:

1同中寻异,即在识记材料共同点外尽量找出其不同点,多着眼于本质属性的比较,抓住细微的特征进行比较。

2异中求同,在识记材料不同点外,努力找出它们的联系。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尽管表面不同,却往往有本质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如能把握住这一些,就会使记忆更扎实。

常用记忆方法—知识关联法

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记住某一方面的知识以后,可以帮助记住其它一方面甚至几方面的知识。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攻其一点,遍及其余,扩大战果,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学生在初三年级时记元素的化合价往往感到很吃力,当学完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后,教师应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电子排布与化合价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能毫不费力地记住许多化合价,特别是主族元素的化合价。

又如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普遍规律,教师必须重点引导学生在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上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某些物质的性质,这就避免了学生去死记每一种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记忆效率。同理,在有机化学知识部分的教学中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提倡学生记住官能团的化学性质,再根据化合物所具有的官能团推知化合物所具有的性质,也就不必让学生孤立地去死记每一种化合物的性质了。

对有些化学知识,如元素符号、物质的俗名、反应条件、仪器名称、反应类型、物质的物性等,可展开丰富的联想,把它们记牢。

例如记忆“王水”性质时,可以联想聪明的科学家丹麦玻尔,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在其中,躲过了德军的搜查;记忆金刚石、木炭是同素异形体时,可联想英国化学家戴维当众将托斯卡那伯爵戒指上镶嵌的钻石化成气体,气体又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牛奶状的趣闻。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