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新政策四大难题

人气:334 ℃/2023-03-25 18:58:03
【导读】 广州中考新政策四大难题,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如今的“小升初”制度使小学六年级生的压力减少。制度大多为免试就近入学。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广州中考新政策的四大难题。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难题1:“指标到校”应如何选择?既考民办优质初中,又看...

如今的“小升初”制度使小学六年级生的压力减少。制度大多为免试就近入学。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广州中考新政策的四大难题。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难题1:“指标到校”应如何选择?

既考民办优质初中,又看电脑派位

“‘指标到校’不是新事物,在广州的‘小升初’途径中就有指标分配。”在昨日举行的卓越教育“2013小升初”备考讲座中,卓越教育高级副总裁周贵分析,由于该政策是国家和省的要求,省内多市已先行一步,因此广州三年内必然会实施,并且逐年扩大指标额。

如此一来,面临选择初中的家长们便普遍陷入矛盾:在优质初中比在普通初中读三年,中考成绩可能更高,并且良好的学风校风对孩子成长有利;但普通初中里指标生竞争相比优质初中小,更容易拿到30分的指标生投档优惠。“选普通初中有利还是择优质初中更好?”王女士疑惑。

周贵为此算了“一笔帐”:目前广州中考升入高中的比例约50%,升入优质高中的约为25%,假设3年后指标到校的比例为40%假如今年实施,按计划3年后指标比例为50%;假如3年后才实施,指标额则为30%,取两者中间值。将优质高中率与指标比例相乘得10%,也就是说,学生平均需在学校排名10%才有可能以指标生身份被录取。

“因为指标生可以降30分投档,所以如果在普通初中能保持在学校10%以内,就算分数比优质初中低30分,也有可能去同样的优质高中。”周贵分析,虽然这一政策让家长更加纠结,但就算电脑派位到地段公校同样可以升优质高中,“等于多了一个选择机会。”

周贵支招,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周边地段学校的情况来报名,可以既考民办优质初中,又看电脑派位情况,最后才做定夺。不过他同时提醒考生,不管是去优质初中还是到普通初中争取指标生,最终都要靠实力,争取中考高分。

难题2:高中分区招生对升中生是否影响?

重点高中面向全市招生,没有直接影响

老三区分区招生同样对“小升初”的择校有密切关联。根据卓越教育提供的数据,去年越秀区中考上提前批分数线的稳录取率为59%,荔湾区达到97%,海珠区则仅有42%,因此,许多家长都考虑不让孩子在海珠区读初中。

不过从近年中考排名靠前的民办初中分布来看,目前数量最多的是荔湾区,拥有广雅实验学校荔湾分校、四中聚贤中学、真光实验中学、一中实验学校、西关外国语学校5所;海珠其次,拥有六中珠江中学、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南武实验学校3校;而越秀区则只有育才实验学校和二中应元学校。

“其实,分区招生对‘小升初’择校的影响不会太直接,家长们无须过早担心。”周贵判断的原因有三,一是广州的省市属重点高中均面向全市招生,不受区域限制;二是按照广州中考政策,学生可按学籍或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录取,家长也可考虑买学位房,突破区域屏障;再者,3年后各区的招生计划和稳录比例也可能有变化,目前录取率较低的海珠区有可能通过增加提前批学校学位来提高这一比例。

难题3:异地中考是否会波及本届升中生?

中考政策4月中旬才出细则,暂不牵涉

根据我省的异地高考政策:从2016年起,在我省具有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在我省参加社保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3年完整学籍的,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并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需要关注的是,放开异地高考的这一年刚好是今年“小升初”考生中考之年。而随着广州异地中考政策今年的出台,预计将有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来穗入读中小学,中考人数未来将超越12万。

不过周贵分析,由于异地中考政策要到4月中旬才出台细则,估计外地欲来穗入读初中的学生家长还没来得及关注和报名,因此这批学生不能在广州拥有三年完整的初中学籍,不能与这届广州户籍生争高中学位。因此,如今广州的“小六”家长们可以先松一口气。

难题4:如何做到理性择校?

学校宜分梯度填报

事实上,纵然没有中考新政的影响,广州的“小升初”的这一路也是挑战不断:先是4月份的特长生招考,华附奥校、广州外国语学校等为首的公办学校会在5月进行单考;6月底是小学的毕业考,紧接着就是民办学校的联考和单考;择校考完毕,才在7月开始进行电脑派位或对口直升录取。

而近几年,广州中考成绩领先的民办初中纷纷结成大小联盟“掐尖”。尽管联盟笔试“撞车”让各校报考人数有所减少,但从去年的数据看,这些民校的录取率平均为13:1,最高的甚至达到30:1,竞争尤为惨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家长和学生必须要理性择校、精准择校,避免做陪考。”周贵支招,择校首先要择优秀的师资和优良的学风,这一点拥有优质生源的名牌初中占优;倘若不能进入名校时,择班在指标到校的政策下就更为重要。此外,考生的性格、特长、是否出国深造等也应充分考虑。

周贵建议,在选择民校考试时,学生宜先做往年的联考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家模拟考,要适当地在成绩上打折扣,以考虑考场上的紧张因素。在择校组合上,建议以“博一下的+较稳妥的+保底学校”三个梯度分层填报。其中,电脑派位或对口直升学校可做保底。

“小升初是孩子第一次能够参与的人生重大选择,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沟通,积极让孩子参与,以此为契机教会孩子:分析、选择、设定目标、行动、坚持、接受结果。”周贵说。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