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文学名词解释

人气:259 ℃/2022-01-30 08:03:44
【导读】 百花文学名词解释,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百花文学,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

百花文学,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文学界遂出现了突破僵化教条的、类似于当时苏联文学的那种“解冻”。为后世文学启蒙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品简介:

《在桥梁工地上》。当时主持这份杂志编务的副主编秦兆阳在“编者按”和本期“编者的话”中,给予很高评价,说“我们期待这样尖锐提出问题、批评性和讽刺性的”、“像侦察兵一样、勇敢地去探索现实生活里的问题”的作品,已经很久了。后来,这份杂志又刊发同一作者的在文学界有更大反响的特写《本报内部消息》及其续篇。这一年的9月,《人民文学》还刊登了另一位青年作家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注:小说原稿经秦兆阳作了修改,发表时,篇名也由《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改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后王蒙的选集、文集,这一短篇由作者恢复为原篇名。小说修改的具体情况,参见《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民日报》1957年5月8日。这篇作品,在1956年底和次年年初,引发了在《文汇报》、《文艺学习》等报刊上的热烈争论。在此前后,短篇小说《办公厅主任》李易、《田野落霞》、《西苑草》刘绍棠,《芦花放白的时候》、《灰色的篷帆》李准、《沉默》何又化,即秦兆阳、《入党》、《明镜台》耿龙祥、《美丽》丰村、《红豆》宗璞、《改选》李国文、《小巷深处》陆文夫;特写《被围困的农庄主席》白危、《爬在旗杆上的人》耿简,即柳溪、《马端的堕落》荔青;诗《一个和八个》郭小川未公开发表、《草木篇》流沙河、《贾桂香》邵燕祥;以及话剧岳野的《同甘共苦》、杂文等。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