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临床医学论文

人气:146 ℃/2024-05-15 13:10:17
【导读】 妇科临床医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篇1不同年龄段女性妇科炎症探析【摘要】目的针对现代女性深受妇科炎症困扰这一现状,研究女性妇科...

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不同年龄段女性妇科炎症探析

【摘要】目的针对现代女性深受妇科炎症困扰这一现状,研究女性妇科炎症的发病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350例妇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妇科疾病中阴道炎的发病率最高。不同年龄段的妇科炎症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21.45±5.14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处在性活跃期有关;从感染途径看,内源性感染要比医源性感染和性传播感染发生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女性妇科炎症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年轻女性妇科炎症的发生率最高。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妇科炎症;感染

临床医学研究显示,妇科炎症的主要促成因素为微生物在生殖器官内的过度生长,这种过度生长,破坏了原有菌群的平衡,使人体出现感染症状[1]。妇科炎症给女性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心理上的摧残。妇科炎症的临床表现为生殖器瘙痒、异味、疼痛等,给女性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了解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妇科卫生情况,探索妇科炎症的发病规律,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是非常必要的医学研究。本文就不同年龄段女性妇科炎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1350例妇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21.45±12.85岁,所有被检查对象均有性经验史。将1350例患者分为三组:16~30岁组,平均年龄21.45±5.14岁;31~45岁组,平均年龄33.45±4.22岁;46~60岁组,平均年龄47.21±6.15岁。

1.2检验方法

检验结果依据阴道分泌物分度标准,并以此进行分类统计。在检验准备阶段,需要精密pH试纸、无菌生理盐水、10%氢氧化钾溶液、革兰染液各1份。对检验对象要求其24h内无性生活史及阴道用药史[2]。检验开始时,首先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利用的检验器材是窥阴器,暴露患者宫颈后,使用精密pH试纸放置于患者阴道侧壁上1/3处,静置30s后取下,然后将读数记录下来;接下来使用两根无菌棉签将后穹窿处分泌物分别采出,其中A棉签直接涂片作革兰染色检查,并置于无菌干燥管内,准备作胺臭味试验;同时,将B棉签放入盛有0.5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用作滴虫、真菌、清洁度及线索细胞镜检[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龄段妇科炎症发生率比较16~30岁组炎症感染率最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感染途径大致分为三种,包括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和性传播感染比较。

3讨论

本研究显示,16~30岁组女性的妇科炎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所以把30岁划分到第一组中来,是因为16~30岁组的年轻女性正处于青春末期及生理逐渐成熟的年龄段,有性的基本渴望和要求。在这一年龄段中,群体分为两种类型,其中在校学生群体由于处于青春期,相对单调的学生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宽松,使其在性方面既渴望又缺少自制力[4]。由于缺乏性经验,加上经济条件制约,使得其常在怀孕后无法保证正规治疗,手术后也很难做到健康养护,这些都是妇科炎症发病的重要诱因。

另外一种类型处于性经验和性心理成熟期,对于性的需求增加,而在当下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这一群体的年轻女性崇尚自由随性的性生活,不同******对象及频繁的性生活,使得性生活的卫生得不到足够重视,导致妇科发病率偏高。所以对16~30岁组的年轻女性不仅要通过专题讲座、健康知识咨询等多种形式普及性健康教育,还要通过宣传,提高女性性意识,注重保持性行为单纯性和卫生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妇科炎症发病规律的研究,旨在引起女性自身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大多数妇科炎症患者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初发时并无大的影响,但如不及时治疗,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女性的妇科炎症发病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女性自身问题,也涉及到社会道德问题。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行动起来,医疗机构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加强性知识和性卫生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妇科炎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熊宏伟.不同年龄段女性妇科炎症分析.临床军医杂志,20126:1484-1486.

[2]汪霞.浅析不同年龄段女性妇科炎症的分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6:957-958.

[3]陈学君.不同年龄段女性妇科炎症分析.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6:187.

[4]杨凡,刘佳丽,俞沁源,等.南充市520名门诊女性对妇科炎症的认知情况调查表.生物技术世界,20138:49-50.

篇2

中医特色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特色在妇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随机抽样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20例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分两组,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并加入中医特色护理措施。评价在妇科护理中,中医特色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0.00%;观察组的护患纠纷少于对照组χ2=4.615、4.82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中,适当的加入中医特色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降低妇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中医特色;妇科;护理;应用效果

0引言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护理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更注重人性化护理管理,已经得到临床护理工作者和患者的广泛认可[1]。而中医特色护理从理论上更符合这种要求,因此,本文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中医特色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妇科实施护理的1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这些收治的妇科患者中,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77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2~45岁,平均30.2±2.5岁;对照组,年龄23~48岁,平均43.5±1.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病情观察,体征监测观察组:以责任制为依据,将护士分为每两人一组,每组护士负责2名或3名病人。实施中医特色护理。针对行妇科手术患者,①若出现腹胀,除了进行足部、穴位按摩,还应口服中药以帮助排气。②若出现切口红肿,应用大黄、芒硝的中药包敷用,应用中药热奄包。③针对患者,用双柏散贴敷下腹部以消癥杀胚,化瘀止痛。④针对便秘者,应予以患者润燥汤如果是妊娠期患者,应大横穴、中脘穴、足三里进行按摩。另外还应该注重饮食护理和康复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适合修养的病房环境,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情志护理方面也要加强。

1.3评价指标。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②护患纠纷;③护理质量;④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将软件SPSS21.0应用于统计分析和处理资料中,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χ2表示和检验。以P<0.05为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护患纠纷状况。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4例,6.67%,护患纠纷1件,1.67%;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12例,20.00%,护患纠纷7件,11.67%。两组对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χ2=4.615、4.82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基础护理评分90.55±6.55,护理满意度93.64±5.55;对照组基础护理评分82.45±5.45,护理满意度83.75±4.5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7.363、10.67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护理模式的多样化使得护理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中医护理得到临床护理人员的广泛认可。中医护理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实施的护理内容。以中医理论的观点来看,人体各个组织、器官虽然功能不一,但是其强调整体性,其内在是一个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2]。因此,针对妇科病患者,应该针对患者疾病类型采用适合的中药进行调理。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不仅仅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而且与外界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动态变化相关。中医护理讲究望、闻、问、切,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先对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评估,掌握有效信息,以便于确立相应的护理方法。在进行情志、饮食、用药、康复等方面的护理工作时,要极为重视。

除了必要的用药护理之外,最重要的是情志护理和饮食护理,由于人的活动与生理以及疾病的变化都与人的情绪有关,而患者的情绪变化受外界刺激发生反应更加突出,因此,需消除患者的烦躁等不良情绪。患者的愉悦心情不仅有利于体内气血的流通和顺畅,还有之后的身体恢复[4]。在中医理论中,饮食护理极为重要,患者通过食补,可调养自身机体。对于患者而言,食疗比药物治疗更安全。

因此,在饮食护理时,除了要符合膳食合理和营养搭配的原则,还需要注重饮食禁忌和饮食卫生。另外,生活起居护理也是中医护理中最为关键的护理内容。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重患者病房的环境卫生、通风等方面。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4例,6.67%,护患纠纷1件,1.67%;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12例20.00%,比观察组多8例,护患纠纷7件11.67%,比观察组多6例。

在基础护理和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基础护理评分90.55±6.55优于对照组基础护理评分82.45±5.4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3.64±5.55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3.75±4.5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基础护理中加入中医特色,有利于减少妇科患者的护患纠纷,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同时,有利于提升基础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本次研究与梁菊花在《中医特色护理在妇科病区应用的效果探究》中的研究结论并无太大差异[5]。综上所述,对于妇科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中医特色护理内容,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陈清,陈热花.中医特色护理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212:135-136.

[2]茹海凤.中医护理特色在ICU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07:51-52.

[3]宋勤.中医特色护理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818:122-123.

[4]段晨光,汪小冬,孟晓耘,张雅丽.移动护理系统在中医特色康复指导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5:32-34+51.

[5]梁菊花.中医特色护理在妇科病区应用的效果探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3:5134-5135.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