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毕业论文参考

人气:114 ℃/2024-01-20 09:54:56
【导读】 妇产科护理毕业论文参考,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篇1浅探妇产科家庭...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探妇产科家庭式护理实践

【摘要】文章重点介绍了妇产科专科家庭式护理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内容涉及妇产科家庭式护理理论、营养护理、心理护理、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和健康教育、专科操作规范及母婴保健知识等。本文就妇产科家庭式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视角;妇产科;家庭式;护理实践;理论研究

一、临床资料

2003年1~6我科收入产妇47例中有例选择了家庭分娩方式,产妇年龄22-32岁;其中初产妇77例,经产妇11例;23~25岁为65例,25~30岁为22例,30岁以上为3例;孕周均在37~41周。除l例胎儿过大,头盆不称而最后选择了剖宫产术,其余89例均为自然分娩。由此可见家庭式分娩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1.全程导乐陪伴分娩,丈夫陪产家庭式分娩 进了产房,孕妇最好的精神后盾――丈夫或者家人,也能有效地消除产妇恐惧、紧张等情绪。丈夫可为妻子的分娩请一个经验丰富的随身“教练”时刻陪伴在产妇的旁边,教你如何呼吸、如何用力,提供有用的方法和建议来减缓产妇的痛苦,以促进分娩过程的顺利完成。

2.硬膜麻醉无痛分娩 硬膜麻醉无痛分娩能让产妇从生理感觉上消除痛苦。尤其适合:特别怕痛的初产妇、宫缩强烈导致严童产痛的产妇。不过,“无痛分娩”技术对医院的环境和条件要求相当严格,所以建议孕妇在决定是否采用“无痛分娩”之前,咨询好所在医院的服务如何,产房设备是否合乎标准,医护人员人力是否足够等等.这些在专业的妇婴医院都能有完善的配置和保障。产妇的抑郁多发生在产后头几个月,其发生率相当高,在西方国家大约占产妇的 10%~20%。在我国,由于有较多的老一辈人亲自照顾,心理上比较平衡,发生率可能低一些。

二、LDR家庭式分娩

“以后产妇分娩时不再有焦虑、恐惧和痛苦,不再有孤独、害怕。近年来产科服务正朝着温馨的家庭式分娩方向发展,LDR产房,是集待产Labor、接产Delivery、产后康复Recovery等功能一体的、家庭化的产房,颠覆以往所有的分娩护理模式,使全新的家庭式分娩成为安全、时尚的分娩。以家庭化的温馨舒适的房间环境来淡化医院的气氛,产妇从“待产”到“生产”到“恢复”都能有亲人陪伴,在医院中也享有“在家”温馨生产的环境。

LDR是导入FCWI,实行不同于传统产房的护理模式,以产妇为中心来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产妇无需转运于各个房间,孕产妇的所有检查和治疗,均由LDR家园的专人陪同进行,而且做到从住院到出院所接触的医护人员都是同样的。

LDR产房将医院的生产急救设备以壁画或壁橱的方式隐藏起来,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护士在场进行严密的母婴监护,进行高标准的医疗护理、严密的消毒隔离,确保母婴安全。

LDR产床看似与一张普通的床没有区别,但事实上其中另有玄机,只要按动电钮,LDR产床即可在几分钟内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产台。它可充分调节以适应待产和各种分娩体位,包括截石位、坐位、蹲位、侧位、Sims半俯卧位和 Trende lenberg术,协助产妇任意变换最适合的姿势,从而做到轻松待产、快乐生产。

三、缺乳产妇的护理

产后排出的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不够喂养婴儿。其原因有二,一是乳胀,乳络不通,排出不畅,宜活络通乳;二是气血不足,乳汁缺乏,宜补益气血通乳。护理过程中,注意辨其虚实,采取不同护理措施。

1.注意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助产妇机体功能迅速恢复。

2.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促使气血流通。可做简单体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3.加强精神护理,畅情志,避恼怒,忌忧郁,尽量使心境保持平和,则肝气条达,疏泄有度,以致乳汁畅行。

4.让孕妇作好母乳喂养的心理准备,树立信心,相信自己的奶能够满足婴儿需要。排除哺乳影响体形美的想法。不要轻信不利于母乳喂养的传言。丈夫及家人的语言和行动给以支持,防止不良心理的产生。

四、术后腹胀肌注新斯的明促进排气的护理

患者,女,36岁,因妊娠37周,无腹痛,已破水31h而入院。由于高龄初产胎儿珍贵,B超显羊水少,家属强烈要求手术等因素,于次日上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中术后失血不多,术后73h自述腹胀难忍,不排气。按医嘱肌注。甲硫酸新斯的明1mg,用药后l0min忠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出冷汗、舌硬、问话能听懂,但回答时吐字不清,双腿肌肉震颤、活动受限、生命体征正常。按医嘱肌注阿托品0.5mg。用药后10min左右上述症状开始缓解,约30min后症状全部解除,约1h后排气,腹胀明显减轻,并逐渐消失。甲硫酸新斯的明为抗胆碱酯酶药,多用于重症肌无力,术后功能性肠胀气。

过最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流泪、流涎等。禁用于机械性肠梗阻或尿路梗阻、心绞痛、室性心动过速、癫痫及哮喘患者,常用量每次0.2~0.5g极量为1mg。术后腹胀是妇科手术后常见的种症状,应根据病情采取妥善有效的方法。根据此例患者出观的反应,为我们今后用药敲响了警钟。因而总结了以下儿点意见,供同行们借鉴:1该忠者禁食水86h以上,体质虚弱,所以采取的排气方法要慎重。2用药时要严格掌握剂量,不能使用极量。3用药时应备好拈抗剂、阿托品。4减轻腹胀,促进排气时应先采取其他措施,量避免使用此药。5用药后随时观察痫情,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斛决。6术后鼓励患者早采取半卧位,离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及排气。7术后无禁忌证的情况下进全流食,以刺激肠蠕动,避免腹胀,及早排气。

参考文献:

[1].首个家庭式分娩进驻湖南[N].三湘都市报,2010-07-15A19.

[2]农爱栗.基于创新视角的妇产科护理实践与理论研究[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4,01:68.

[3]何桂英,马金巧.1例术后腹胀肌注新斯发生明不良反应患者的急救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5:606.

篇2

浅析妇产科护理管理对策

摘要:作为妇产科护理管理者,要抓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应做到“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使护理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同时抓好护理队伍建设,规范护理行为,提升服务品质,真正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也为护理人员服务。

关键词:护理管理对策

我院是一所在社会资金支撑下发展的公立医院,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各方面矛盾的不断凸显,困扰着医院管理者。本文针对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品质,有效地推动了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

1明确护理管理者的职能

陈京立认为,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应该立足于管理人性化、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企业化、决策科学化。在临床护理管理中要注重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指导实践,重视科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护理管理中主要的对象是人,只有追求科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重视以人为本,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增强团队凝聚力,稳定护理队伍,全面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的发展。

2在护理管理中发现妇产科护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2.1重要性认识不足。新上岗的、年轻的护士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将护理工作简单地等同于接生、打针、发药,认为只要以“医嘱”为中心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就行,使得产科质量无法提高,管理上存在很多不安全隐患。

2.2护理理念滞后。妇产科现有的护理人员学历低,大部分为中专毕业,只有个别受过专科教育,小部分自学或函授大专、本科,知识水准已明显落后,护理理念跟不上,不能适应病人的需要和护理工作的需求,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严重挫伤。

2.3服务意识欠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服务差、态度不好、情绪化严重等现象,护理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和提升。

2.4保护意识不强。妇产科因专业性的原因,涉及到职业暴露、病人的隐私较多。如遇到不孕不育、非法怀孕、性病等病人,在询问病史、检查时,没能注意周边的环境是否合适,保护病人的隐私意识不强;在接生、处理伤口时不注意防护,出现了职业暴露,增加了护理风险。

3护理管理对策

3.1加强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基础医学不断取得新进展,妇产科也在不断发展。由以母亲为中心的理论体系转变为母子统一管理的理论体系,产前的诊断技术不断创新,助产技术的日新月异,护理工作人员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专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特殊岗位的妇产科,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妇产科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之认识到护理工作不是简单地打针、发药、接生、执行医嘱,护理工作还体现在对患者的心理支持、生活护理、与患者沟通、指导康复等工作中,同时在对医疗风险控制和医疗安全保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3.2加强护理理念和职业道德培养。

新的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的需要为出发点。要让妇产科质量服务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就要培养护理人员有服务质量管理意识,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理念。具体在工作中要多关心和照顾病人,注重病人躯体和精神心理方面的整体健康。培养护士,尤其新上岗的护士要有关怀病人的意识和能力,满足病人的需求;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良好的道德往往可以弥补某些技术上的不足,最高的技术永远无法弥补道德上的缺陷,工作中应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对医学道德的认知和理解;培养护士爱岗敬业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对工作尽职尽责,对病人热情负责的品德。

3.3提高认识,转变服务观念。

我院围绕“保需方、促供方”的医改基本思路,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为使医疗服务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人性化的管理轨道,突出把社会效益、群众利益、和谐医患关系放到第一位,组织护士到外院参观学习,还邀请护理专家到我院就医患沟通、温馨服务、规范用语、礼仪观念、营销思维、管理理念等方面进行讲学,使护理人员对职业充满了激情,热爱患者、热爱人类、热爱护理事业;同时规范和提升了管理水平,开展了温馨服务,设立爱心服务导诊咨询,引导就医,解答疑问,让患者从细微处感受到了变化。

3.4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3.4.1严格安全管理制度。

妇产科的专业性、特殊性,加之大部分的产妇、家属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认为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与医护人员有关,这对医护人员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增加了护理风险。作为护理管理者就要制订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明确职责,规范职业行为,增强风险意识;同时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使护理质量与安全得到保证,减少医疗纠纷。

3.4.2加强对病人隐私的保护。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隐私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当代公民保护自身人格的一项重要权利。因此应加强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如在询问患者病史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否合适;在进行隐私部位护理操作时,态度要严肃认真,注意对隐私部位进行遮挡。尊重患者是护理服务理念的最高境界,护士把尊重患者意识自觉地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工作将是一个很大的推进。

3.4.3增强职业防护意识。

护理管理者要做好一线护士职业暴露预防措施的安全教育,制定严格规范的措施,减少护士队伍的职业暴露;改善护士队伍的工作状态,护理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尤其在进行性病护理时,如戴乳胶手套、口罩、隔离服、防护眼镜。同时做好预防知识的培训,使护士在遭受职业暴露后能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应对应激源,提高护士的健康安全水平。

4小结

作为妇产科护理管理者,要抓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应做到“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使护理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同时抓好护理队伍建设,规范护理行为,提升服务品质,真正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也为护理人员服务;还须时时更新护理管理观念,适应新形势,具备超前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朱姝,王营,孙秀玲.关于护理过程中患者隐私权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05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