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人气:255 ℃/2021-01-27 23:15:04
【导读】 北京市的中考化学试题解析,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所涉及到的知识面、知识点非常繁多,但是知识理解难度,以及深度,相对于物理不是那么大,所以只要广大考生朋友们合理制定自己复习计划,方法得当,分数都会有一定程度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

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所涉及到的知识面、知识点非常繁多,但是知识理解难度,以及深度,相对于物理不是那么大,所以只要广大考生朋友们合理制定自己复习计划,方法得当,分数都会有一定程度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中考的化学试题解释,欢迎参阅!

一、试卷整体特点

1.试卷整体难度中等,和2012年试卷难度持平。

2.试卷知识点覆盖全面,化学与生活的考试分量略有下降,且呈分散的特点,在选择题第8题,第10题,填空的262,271,281都有所涉及。

3. 新颖题目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更注重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表现为信息迁移题较多如24题,284,33题。33题探究实验题注重对实验探究方法与思想的考查。

4. 承担区分度的题,推断题30题较易,又回归到文字推断,弱化计算,计算题35题难度降低,实验题偏难,32、33题不易得分。

5.今年的学生失分点在18、22、23、24、25、284、32、33题,偏重于学生思维层面的考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比例图

三、试题重点题目分析

18.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答案:A

分析:此题结合实例考查引起气体压强变化的微观本质。从平原到高原外界压强减小,塑料袋内的压强等于原来的大气压,所以包装袋鼓起,气体分子间隔增大。

22.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在碳酸钠 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 D.可能有氢氧化钙

答案:C

分析:此题属于确认物质成分的实验探究题,根据实验①,能确认不溶物为CaCO3,但此不溶物是原来固体粉末中的碳酸钙,还是CaOH2 和Na2CO3生成的碳酸钙就无法确定了,所以A选项正确,向滤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缘固体中一定有Na2CO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无法确定。所以B,D正确。

2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D

分析:此题易错点在B选项。甲、乙的饱和溶液并未强调质量相等,所以从t2℃降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无法确定。

24.一定温度下,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固体X与气体Y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X和Y。

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和装,对含杂质的固体Co进行提纯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1中的温度为600℃

B.容器2中的固体是纯净的C0

C.该装置最终导出的气体是CoCl2和H2

D.固体Co从容器1到容器2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答案:B

分析:此题属于信息迁移题,考查方式新颖,此题用排除法比较容易确定答案,这是一个可逆反应,既可正向进行又可逆向进行的反应。通过容器1中进行的正反应和容器2中进行的逆反应来提纯固体,正反应的温度是900℃,所以选项A错误。

CoCl2在容器2中被反应成Co单质和HCl,所以该装置中最终出来的气体是HCl,选项C错误,固体Co从容器1到容器2参与了化学反应,整个过程是个化学变化,D错误。

2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答案:D

分析:A选项总左边是二氧化锰的质量,横坐标是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A错误。

B选项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质量减少,所以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B错误。

C选项学生容易出错,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纵坐标是酸的质量,这属于足量金属等量酸的情况,最终产生的氢气由酸的质量决定,酸的质量相等,所以产生氢气的质量应该相等。C选项错误。

263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此反应可用于 填字母序号。

A.吸收水分 B.制熟石灰 C.加热食物

答案:ABC

分析:此题不难,但不仔细,容易漏选。

284用氯化钠和碳酸氢铵NH4HCO3可制备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该反应可表示为:NaCL+NH4HCO3=NaHCO3+NH4CL。

20℃时,按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质量比,向100 ****中加入11.7g NaCl和15.8gNH4HCO3。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__ g。

资料: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假设它们同时溶解在水中各自的溶解度不变。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