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期末复习提纲

人气:384 ℃/2021-03-14 16:55:54
【导读】 初三政治期末复习提纲,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掌握好重要的知识点,轻松应对接下来的考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学习!:民族大家庭一多民族的国家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1民族构成56个民族 2分布大杂居小聚居3我国各民族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掌握好重要的知识点,轻松应对接下来的考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学习!

:民族大家庭

一多民族的国家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1民族构成56个民族 2分布大杂居小聚居

3我国各民族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①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荣辱与共不可分割的关系;②各民族间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谁也离不开谁。

2、我国各民族血脉相连,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

3、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二促进民族团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4、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最基本的要求:民族平等。

5、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1重要性:①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②符合各民族的根本利益;③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④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⑤增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2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守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勇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3举措:修建青藏铁路,实施本部大开发战略。

6、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地位:①是我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②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2原因: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精神。②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3作用:①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②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⑤有利于维护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⑥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维护国家统一

7、基本观点

①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

③“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④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⑤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⑥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⑦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针。

①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②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③有利于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发展。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⑤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⑥有利于寸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9、台湾问题

1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前提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因素:①“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经验。

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④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力支持。

不利因素:国际敌对势力的阻挠,“台独”分子的分裂破坏活动。

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国家:①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②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③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两岩的交流与沟通。④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各种形式的分裂活动,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青少年: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②要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③要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论和分裂行为作斗争,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坚持依法治国

一法治的国家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含义:主体、领导、依据、对象、目标、地位

2、依法治国的核心:宪法是法治的标志,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1为什么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法律体系的核心,也是一切法律法规产生存在和变更的基础。②由于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并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树立宪法权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③在法治国家中,宪法是法治的基础是法治的核心。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化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青少年应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

①积极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并把它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②要积极宣传宪法,自觉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③自觉遵守宪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3、依法治国基本要求:①有法可依前提②有法必依中心环节③执法必严关键④违法必究保障

4、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②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保证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不受侵害。③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正、安全、健康发展、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②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③加强执法监督,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行使④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6、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有什么要求

①立法机关要依法立法,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②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

7、依法治国对公民有什么要求:

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②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培养守法意识。③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二加强道德修养以德治国

法治离不开德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的基本方略。

8、以德治国相关问题:

1含议:P80 指导、弘扬、核心、原则、重点、内容、目标

2途径和方式: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②提高公民思相道德素质

3我国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

①制定并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②对全社会提出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③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④坚持不懈地共产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9、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①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法律的实施需要道德的有力支持,②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便人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③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规范。

10、如何才能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

①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②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③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④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素,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