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500字 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价值追求

人气:300 ℃/2024-02-17 05:15:43
【导读】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500字 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价值追求,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2007年5月9日,经过长时期的调查研究,国务院颁布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通过开展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

2007年5月9日,经过长时期的调查研究,国务院颁布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通过开展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为培养造就大批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这意味着废止已有十年之久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再次获得新生,是继全部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政府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一定意义上说,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同时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推进也将是多类主体普遍受益的过程。

两免一补――

优秀贫困生的林荫大道

据某师范大学调查显示:困难或比较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占全校人数的1/3左右,大约2/3的家庭认为供子女上大学是个沉重的负担。这项调查的对象仅是在校大学生,还不包括那些因高价学费而被拒于象牙塔之外的贫寒子弟。当前师范院校全额收费制度与贫困学子上不起学、不敢上学的矛盾日趋尖锐。尽管学校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帮助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但对广大贫困子弟来说仍是杯水车薪。而且在此过程中又引起了新的矛盾,如谁享有银行贷款和助学金的权利,毕业生的信用危机等。我们知道,尽管高等教育具有私人产品属性,但是与其他专业相比,师范教育仍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这是由义务教育的公共性特征决定的。理论和现实的逻辑都迫切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师范教育实行免费制度,为优秀贫困生构筑一条绿色通道。

《办法》规定:“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两免一补意味着师范院校将向广大优秀贫困生敞开大门,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难的问题。贫困师范生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专业学习,不必为解决学费和生活费而荒废学业据笔者调查,有相当部分的在校贫困师范生有过勤工俭学的经历,其在勤工俭学上所耗时间甚至超过专业学习时间。毋庸讳言,这次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解决贫困师范生的就学难问题,师范生成为这次改革的主要受益主体。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师范生也应充分利用这次机遇,不断完善自身,提升修养,服务社会。

师范毕业生回流――

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的道理同样也适用于中小学。一所优秀的中小学并不决定于物质设备的先进高档,而是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因此,引进名教师是学校保持优势地位的重要手段。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农村优秀教师大量地向城市学校流入,这对本已十分匮乏的农村中小学师资更是雪上加霜。优秀教师的流失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尤其是对那些只有屈指可数的优秀教师的学校来说,他们的重新选择将给学校的发展带来重创,低质量的师资已经成为农村儿童失学、转学的重要原因。

《办法》要求:“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有关省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做好接受师范毕业生的各项工作,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这意味着国家将从制度层面保证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的稳定来源,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就目前农村中小学师资而言,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并不在多数。据2005年统计数字显示:拥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小学教师占小学教师总人数的56.3%,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占初中教师总人数的35.3%,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高中教师占高中教师总人数的1.2%,这与教育部规划至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达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达到10%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

因此,这次改革将有力地改善这一现状,缩小这一差距,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优化教师结构。另一方面,政府确保每一位毕业生有编有岗,这种补偿和优惠将对抑制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起到一定作用。相信随着师范生免费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将会有更多的优秀高中生报考师范专业,从事中小学教育。

面向中小学――

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自我回归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1997年师范院校开始实行招生、收费并轨和自主择业的教师教育体系。由于缺乏整体设计和政策支持,这一改革走进了误区,教师教育开始出现边缘化的倾向,师范院校数量急剧缩减,师范生生源数量和质量也呈下降趋势。据调查,部分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学生数量呈逐年缩减,有些甚至不足在校生数的一半。很多师范高校、教育学院通过更名、合并,升格为非师范院校。师范院校工作重心向非师范专业的转移,直接影响了以培养师资为首要目标的师范院校办学定位,导致教师教育的边缘化和师范性的退化。此外,教师教育还存在着其他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师范生所学专业和实际择业出现了结构性失调,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僵化,教育实践的缺失,师德教育的弱化等。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当前师范生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势必影响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改革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制度迫在眉睫。

《办法》要求:“部属师范大学要抓住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良好机遇,围绕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目标,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特别要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精心制订教育培养方案。要安排名师给师范生授课,选派高水平教师担任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建立师范生培养导师制度。按照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要求,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师范生在校期间到中小学实习半年的制度。”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国家对教师教育的高度重视和要求。从中可以解读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落实,必须与推进和深化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相结合。

总之,此次改革在课程体系的完善、师范性的强化及教育实践的增加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这些要求将有利于教师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及师范性的自我回归。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