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珍惜粮食怎么教育

人气:398 ℃/2023-02-21 12:52:45
【导读】 教育孩子珍惜粮食怎么教育,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生活在美好时代的孩子们,因为没有受过苦,生活条件优越,没有体会过什么是饥饿,所以特别的不珍惜粮食。为此,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珍惜粮食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教育孩子珍惜粮食的方法首先,树立榜...

生活在美好时代的孩子们,因为没有受过苦,生活条件优越,没有体会过什么是饥饿,所以特别的不珍惜粮食。为此,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珍惜粮食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珍惜粮食的方法

首先,树立榜样。

比如带孩子外出就餐,父母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少点餐,剩饭菜要打包;带孩子去吃自助餐的时候,要给孩子讲明礼仪,要求孩子吃多少取多少,或者每次少取,不够再去取,而不要让孩子养成浪费的习惯。

其次,细节培养。

在生活中不给孩子浪费粮食的机会。浪费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虽然孩子没有把碗里的食物吃净,父母也把碗洗净了;当桌子上剩的菜是孩子不爱吃的时候父母就会倒掉。这样就给孩子留下了浪费的机会。建议父母给孩子定量的食物,吃不完不可轻易倒掉。

然后,观念培养。

从观念上让孩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从而学会去珍惜。浪费粮食的孩子,往往不知道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他们只知道有钱就可以买到很多食物。建议父母有机会带孩子去农村看一下农民是怎样播种、锄草、施肥、浇水的,让孩子体验“粒粒皆辛苦”。

名人教育孩子勤俭节约

1、人物:洛克菲勒

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豪洛克菲勒的节俭更是离谱。他经常不厌其烦地教育孩子们勤俭节约,每当家里收到包裹,他总是把包裹纸和绳子保存起来。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相互谦让,只买一辆自行车给4个孩子。小约翰长大后不好意思地承认说,自己在8岁以前穿的全是裙子,因为他在家里最小,前面3个都是女孩。

2、人物:王永庆

“台塑大王”王永庆对子女的教育是严格出名的。儿女们在美国的生活并不富裕,王永庆给的学费、生活费是刚刚好。因为觉得打电话太贵,王永庆和儿女沟通都是写信,从来不打电话。儿女回信,还要报告花了哪些钱,连买条牙膏也写上去。

3、人物:周福仁

周福仁说:贫困是资本,而不是障碍。

在地图上看,海城位于辽宁省南部,辽河下游左岸,辽东半岛北端,市内有平原,适宜农业发展;市内也有矿山,但在开采之前,对填饱人们的肚子没有任何作用。

西洋集团董事长周福仁就生在这个偏远山区里,父母没有文化,把对子女的要求写在条条框框里是不可能的,因此,周福仁小时候所受的教导都是自然形成的,正所谓“因地制宜”。

周福仁在家排行老二,兄弟姐妹四人。在周福仁10岁时,父亲溘然辞世,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出工干活,缺少了劳动力,生活更是窘迫。

那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全国都是低销量,吃粮食的时候很少,平时都是把玉米秆碾碎了,掺上棒子面吃。周福仁当时正在读小学,经常饿的走不动路,在村里总是能听见小孩子饿的哭声。

等到周福仁十七八岁的时候,早已经下地干活了。当时还是缺少粮食,主要的口粮是“菜团子”,萝卜缨子、白菜帮子剁碎,攥在一起,表面上糊些面,下锅蒸熟,这种菜团子在周福仁看来“非常难吃”。做菜团子时,锅里会熬些粥,也是水多米少。吃饭的时候周福仁经常说:“粥分我多少我吃多少,菜团子我就不吃了。”因此,经常被家人责骂:穷人家生了个富人。

到了1974年,周福仁22岁,他已经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当时全村人均收入只有67块钱,整个村子十分之一人口外流。

周福仁就生在这样一个贫困山村的贫困家庭里,然而,从小受到的教育却很严格,父母期望子女有所作为,稍有错误就棍棒相加。周福仁对此这样评论:生活标准不高,但要求很高。

周福仁小时候很淘气,那段饿肚子的时光过去之后,能吃饱饭了。周福仁经常活蹦乱跳的出去,爬树、掏鸟窝。当时那个村子里刚刚出现苹果树,这便成了周福仁淘气的主要目标,老想伺机偷个苹果。在外面调皮之后,经常被人家找上家门,少不了又挨母亲一顿打。

无论是小时候挨的打还是长大后受的责骂,周福仁都记忆深刻,他甚至说,如果我没有那种家庭出身,就没有我今天。因为贫困已经成为他的资本,而不是他的障碍。就像他经常和员工说的:我现在什么苦都能吃。

东三省的冬天可不饶人,没有御寒的衣服,但周福仁照样还得走路上学;小时候去打柴,100多斤柴都用脑袋顶回来,周福仁现在依旧念念不忘地说,现在个子不高,肯定和那段经历有关系。他就是在那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现在或许也苦也累,但终究比以前好多了。

周福仁经常和子女讲这些事情,他也自信地认为自己的孩子肯定比在城市里长大的能吃苦,因为他们也是生在农村,小时候也干过活,也经历过山区里不易的生活。

对于孩子,周福仁认为,只要语言上加以引导,他们就会做的很好。而他小时候父母却是不讲道理的,只是打,周福仁悄悄改进了这一方式。

但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周福仁节俭的习惯却没有改变。他出差从来都是坐经济舱,而不去做头等舱、公务舱。他的部下经常对他说,现在住宿、坐飞机、开车,都要选择和自己身份一致的,这并不是浪费。但周福仁的回答是:现在不管怎样,都比以前好多了,额外的花销没必要。他心里想的是:一定要为子女、为员工做一个榜样。

如何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以身作则法。家长要教孩子节俭,首先自己要有勤俭节约的习惯。比如衣服扣子掉了,应该钉上扣子接着穿。当孩子看到这一切,心里也自然明白,家长再给孩子说明节俭的道理即可,这样孩子也慢慢学会了钉扣子。反之,如果掉了扣子的衣服随意丢弃,孩子看到了也会跟着学,这样还能教育好孩子吗?

榜样法。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父母都要做表率作用,小到吃尽碗中的饭粒,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大到不随便更替家里的家居家电,应有计划,有目的的去改善。

理财法。如何省钱,花钱,培养正确的消费观。面对必需品需要购物时,应做价值和价格上的对比,明白“钱要用在刀刃上”。该花则花,不花则存起来,做有意义的事儿。

投入实践法。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带孩子去偏远贫困山区,见识下别的小孩如何学习,生活的。她们的笔用到小萝卜头还在继续使用;本子,正面写完,写反面;衣服,坏了又补,再继续穿;碗中不留一粒饭菜;让孩子明白生活的苦难,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勤俭节约!

剪补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个子也在长大,大部分衣服不是穿坏了,而是短小了,在这里告诉妈妈们一些DIY的小秘密,比如夏天的衣服,如果孩子穿起来偏小时,用剪刀给孩子DIY制作一下,把长裤便短裤,把长袖便短袖,把长裙变短裙,在配搭上一些小饰品,非常可爱,同时孩子可以再穿上一年至两年,让孩子参与DIY的过程。这样告诉孩子节约的道理,比言教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捐赠法。如果条件确实较好的家庭,孩子衣服更替的快,请大家不要扔掉,打包装好,捐赠给山区需要的孩子们吧。两全其美的做法,让孩子在这样一个喧嚣的城市保留一颗真善美的心。

1.节约粮食手抄报内容

2.教育孩子要节约粮食

3.教育孩子节约粮食

4.家长培养幼儿用餐礼仪

5.关于节约粮食的作文

6.关于珍惜粮食的名言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