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分坐成语故事

人气:422 ℃/2023-03-28 09:45:08
【导读】 割席分坐成语故事,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成语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充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的主人公简介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

成语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充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的主人公简介

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才返回中原,辽东太守公孙恭亲自送别。此后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他都没有应命。正始二年241年,管宁逝世,享年八十四岁。著有《氏姓论》。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平原高唐人今山东聊城高唐县。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

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华歆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后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孙策破刘繇后,华歆举豫章降,被奉为上宾。

官渡之战时,被征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又代荀彧为尚书令。曹操讨孙权,以华歆为军师。后为魏王国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华歆相国,封安乐乡侯。曹丕代汉建魏,改相国为司徒。魏明帝即位,代钟繇为太尉,晋封博平侯。232年1月30日去世,谥敬侯。

华歆有文集三十卷,今佚失,其余见《全三国文》。

的典故

有两个读书人,一个叫管宁,一个叫华歆;他们的感情很好,不仅在同一个地方读书,而且形影不离。

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起到院子里锄草,忽然发现了一块金子。当时,管宁视若无睹,仍旧挥动锄头,而华歆却动心了,立刻就拾起了金子,放在一边。

又有一次,管宁和华歆正一同坐在席上读书,忽然有坐着轿子的官员从门前经过,管宁照常读书,华歆却忍不住的放下了书本,跑出去看。管宁见华歆这样的不专心,又羡慕做官的人,再加上发现他见到了金子动心的事,就坚决的割断了并坐的席子,把座位分开,面色严肃的对华歆说:“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这个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里面,以后的人,凡是遇到朋友之间志趣不合,感情破裂,以致断绝往来,就称为“割席绝交”。

的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无论是在学习或是工作上,都要专心一致;如果一起学习或工作的朋友不是这样的话,不但没有办法互相琢磨,互相协助,反而会影响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成效;这样的朋友,真是不交也罢。你认为呢?

的延伸

【注音】gē xí fēn zuò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解释】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朋友绝交

【近义词】割席断交

【反义词】和好如初

【年代】古代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