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人的优秀散文佳作

人气:125 ℃/2022-10-21 16:47:23
【导读】 有关老人的优秀散文佳作,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老人善待儿女,儿女报孝老人。共筑家庭和谐,安享天伦之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供大家欣赏。:老人秋风瑟瑟,黄叶飘零,落下一片凄美。老人蜷缩在竹躺椅上,闭上干涩而浑浊的双眼。老人的日历就像树上的越来越...

老人善待儿女,儿女报孝老人。共筑家庭和谐,安享天伦之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供大家欣赏。

:老人

秋风瑟瑟,黄叶飘零,落下一片凄美。

老人蜷缩在竹躺椅上,闭上干涩而浑浊的双眼。

老人的日历就像树上的越来越少的黄叶。夜里,失眠,老人经常做往那边去的梦。老人不愿意去那边,但是他知道:去,是早晚的事。没有人能躲过!

树上,有的黄叶,仍然倔强地高挂在枝头。哪一天,秋日暖如春日,黄叶似乎又出现一条绿丝。

老人在孩童时,幻想有一天能走出巴掌大的乡村,到大城市吃一个芒果---像村支书的傻儿子一样;成年后,四海为家,劳累奔波,不知磨破多少双鞋底,挨了多少次白眼;人到中年,打拼出自己的一片蓝天,孩子老婆热炕头---这种鸡蛋壳里的愿景,显得土得掉渣,没有文化得好笑。

如今,老人老了。老家的三分宅基,就是整个世界。

天,一天凉似一天。树下的黄叶,渐渐干卷、碎裂。枝头上,任性的黄叶,怕不是想拖住西去的太阳吧?

老人和孙子争夺电视遥控器。互不相让,比耐心,比强势,比不懂事。孙子耍赖,哭了。老人扔下遥控器,板着脸,一言不发。

儿子看不过去,夺过遥控器,双手捧给老人。老人大发脾气,拿拐杖砸儿子的肩膀。

孙子笑了,老人也笑了。

遥控器是老人的,也是孙子的,但归根结底是孙子的。

老人天天蜷缩在竹躺椅上,天天盯着树上的黄叶发呆。

老人住不惯城里的小区,他觉得:还是乡村的家是家--有家的样子。

昨天晚上,老人又梦见往那边去了。路上,碰到的全是已经在那边安家的,穿开裆裤就在一起玩的粪叉箩头。老人是村里的寿星,和他年龄相近的,男男女女,只有他一个人吃嘛嘛香。

天气暖和的时候,老人把能捡到的黄叶小心地捡起来,刨个土坑,埋掉。如今,不用树叶烧火,没有人拾树叶。树叶不再是宝贝,而是垃圾。

今天,刮了一场北风。太阳,钻进了地窖。老人不敢出门,把竹躺椅搬到堂屋门口,半躺下来,死死地盯着院子里树上的那几片黄叶。

那几片黄叶,零零星星的。藏在枝桠丛中,瑟瑟发抖。

小区的楼太高,路太宽,景太美,人太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前前后后搬过来。门是防盗门,窗是防盗窗。明明屋里有人,却把屋门锁得紧紧的。大家谁都不串门。同一单元的,如果认识,见了面,无非礼节性地,极文明地,打个招呼。或者,微微一笑,走人。不认识的,就两个字—无视。

“小区的人太多,也太少”,老人心里说,“人和人,生分。”

自己的家,也有病。儿子儿媳各有各的公司,吃过饭,就没影。孙子上小学,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多。常常,一大套房子,只有老人自己在里边晃悠。

老人不习惯用保姆。自己天生的贱命,享不该享的福,会折寿的。

老人回到老家。老家是自己的命。老家的人,厚道,有人情味!他的院子,是公共的,全村的老人,在这里聚会。他资助的贫困学生,经常来看他,喊他爷爷。他心里美得很,不用挠腋窝,就笑了。

院子里又飘落一片黄叶。老人慌忙把它捡起来,用手巾包好,放进贴身的衣兜里。

*********多伟大啊!万岁!八十三岁成仙了。孔圣人是天下文人的老师—至圣先师,活了七十三岁!谁都拧不过天!人早晚得死。地老天荒,人没有这本事。

老了,该走了。百无牵挂地,乐乐呵呵地,走。

一场秋风一分寒。天一天凉似一天。

黄叶,飘落,入泥。在那边,美美地睡一觉,再把自己染成绿叶。

:一个老人

像往常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阳光正艳,漫天都是飘飘洒洒的夏花,树荫的走廊气味弥漫,光影似乎有些扭曲,突然间我似乎穿越了。从一个画面走到另一个画面,从未来直接走回过去,我看见自己青涩的脸庞和许多的小伙伴们追逐着空中的花絮,他们笑着,我也笑着。

是什么促使这场幻境出现呢,我一直想要参透其中的奥妙,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气味,是杨花的气味,它让过去的时间重放,清晰并且深刻的回到我的脑海,放肆的汹涌着。而除夕呢,也有着属于它的气味—热闹虔诚,它带给我回忆,让我想念且痛苦着,也使我不能忘却在这个除夕夜发生的一切。

因为爆竹的声响和火药燃烧的气味在一年中断续的出现,每每闻到总有过年的感觉。每一次的轻嗅,我都能准确回到那间清冷的房间,看到一张床,一张床上的老人,她背对着我,在热闹中安眠,她花白的头发散落在枕头上也盖上了皱纹深深苍老的脸庞。

去年十月,外公肺癌晚期,我在学校接到妈妈的电话,她说:儿子回来吧,回来看看你外公,我挂断电话起身买票回家,一路沉默表情呆滞,靠在车窗上想关于外公的一切。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以高大的形象出现,严肃但很慈祥,而印象中的他也总是在忙碌。

可能人对自己的家乡总是夹杂着一点点的乡愁,当家乡的气息和熟悉的土地缓慢的出现在眼中时,心头总是涌出莫名的酸楚,像是久别重逢的恋人。今天我回来了,只是眼睛已经满含泪水,不是因为久违的亲切,而是因为即将面对的失去,它比死亡痛苦千分,比死亡彻底万倍。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是中午,家人刚吃过饭,我去看外公,外婆赶忙去为我盛饭。现在的外公剪了头发,鼻子上插着氧气,被子里的身体看起来那么瘦那么小,只有一点点。我在不敢看他,低下头崩溃。"我去盛饭",说着快步走出去,我害怕,害怕外公看见我哭,他会心疼。

出去的时候,碰到了在盛饭的外婆,头发花白,动作有些迟缓,泪水决堤而下,咬着牙努力使自己不哭出声来。外婆颤颤巍巍的把饭放到我的手上说:没事儿,你外公病好了,好了,没事了,你看他现在挺好进去吧"。我坐在沙发上,把头埋进碗里,鼻涕和眼泪都掉进里面。

回家的第二天,外公的病情加重,他呼吸已经不太够了,吃一点东西他就要缓十几分钟,痛苦十几分钟。外公今年73岁,我从没见他哭过,但是这次他哭了,他太难受了,呜咽着像个孩子,而我们只能看着他却没有一点办法,其实我们都知道结果但是谁都还抱着希望,希望有奇迹发生,妈妈跪在佛像前拼命的磕头,头都磕破了。可能人只有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才去祈求神灵的帮助,但是那些神灵他们又总是袖手旁观,冷漠的可怕。外婆坐在床的里头,听着外公的哭声突然转过身蜷缩到床的里角,背对着我们躺下去呻吟起来。无助和绝望已经打到了他,因为她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孤独的绝望着。在这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感同身受,外公是外婆世界中唯一的人,这叫夫妻叫做陪伴。

很多时候家里人都说要不给外公打一针安乐,好让外公安静的离开,即使我们如此不舍。可外婆说,我知道他难受,可是他在比什么都好。或许,此时此刻,没有人能够体会外婆的孤独和不舍没有人能理解外婆内心的挣扎。

外公还是走了,他想活着,在濒临死亡的那一刻他说我们回医院吧。我很想他,在许多的梦里我见过他,他高大依然银灰色的短发,他回家了。

外公去世两年了,今夜是除夕,爆竹声炸响夜空,屋里弥漫着焚香的烟香,到处是年的味道。热闹和快乐中一直感觉到哀,那种隐隐的痛觉,是因为少了一个人吗,还是因为今年除夕有一个老人将一个人度过,也或者两者都有。

刚过七点的时候我还是决定去看看外婆,陪陪她,好让她不觉着清冷。走进家门的时候屋里灯亮着但是很安静。轻轻的推开门时,外婆已经睡了,小小的身躯,躺在大床的里面,床上依然是两个枕头,两床被子。

她现在一个人,她看不懂电视,她不识字,她没有人说话,我知道,她不想这么早睡去,但是她没办法。以前外公会坐在火炉前看春晚看到深夜,外婆也总是不断的催促他太晚了赶紧睡觉,而这一切都已不见。还记得有一次,外婆看报纸,她拿倒了但是还是在翻来覆去的认真看着,我没告诉她,我心疼她,可是我想知道,她还有什么?除了我们除了外公她还有什么?平日里她总是有忙不完的家务活,可今天,她不知道该做什么,没了外公,她的世界一片荒凉,那条小路上再也找不到外公的身影。

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们年轻,有着精彩的花花世界,而她的世界呢—只有两个人,现在是一个了。

我终于明白上帝的用心良苦,以前总认为爱情这一套程式只是出于人类的繁衍生息,让完全不同的男人和女人在相互伤害中完成任务,我觉得上帝是自私的,后来发现我错了,彻底的错了。爱情不只是给人的糖果陷阱,它也是帮助我们找到孤独世界的陪伴,暮年相扶的肩膀,因为最后的生命要在两个人的世界中才能再次盛开,然后在不动声色的一起美丽的衰败。

一个热闹的除夕,一个老人沉沉睡去,她做了一个梦,是关于两个人的………

:老人

她深陷的眼眸注视着眼前的人来人往,烈日当头,她正坐在墙角一隅庇荫处啃着馒头,不时理一下松乱的头发。小摊位上面的东西等不到出卖的时候,她的眼里流露出期许的目光。

这时,她将小摊位移到一个比较显眼的地方,下意识的知道对方要买东西的时候,她就会站起身来主动的迎上去,五毛钱的东西,客人给了她一百元钱,老人哆嗦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塑料袋,再一一的打开,算了一下还是找不足。于是她一拐一蹩的拿着那一百元钱去到附近的服装店里找了零钱,再认真的数了好几遍,老人眼里终于看到了阳光,她把赚到的五毛钱放到小塑料袋里,再重新折叠好。

又一位顾客到来了,老人踱手踱脚的找了好大半天都没找到他要买的东西,当老人哗哗的从一个大塑料袋里找出东西来时,转过身来就又看到客人已经走远了。眼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哀凉,她再一次坐下,从衣兜里拿出那个吃了一半的馒头继续啃着。

小巷子没有以往那么热闹,好象因为天气太热,人们都很少出门从这里经过,河水缓慢的流淌着,树荫下老人也感觉不到一丝的凉爽,她拿出手巾擦了一下汗水。不知道从哪里跑来了三个孩子,围着老人不停的说,奶奶,给我一元钱我买东西吃,三个孩子一起叫到。她坐下来从衣兜里再次拿掏出那个小塑料袋,双手有些颤抖,她用大拇指在口里含了一下,慢慢的数出三元钱分给孩子,孩子得了钱就一溜烟的散开了。

她没有抬头看西边落下的太阳,她习惯了在这个时候收拾东西回家,习惯了不一等再等,也许她饿了吧,还是太困了,谁也不知道她的身上仅剩下了两元钱,不知道明天她还能用这两元钱做些什么,我想除了孩子的零花钱就再也没有什么了。

黄昏时,小巷子开始铺上一道金光,似乎这个时候有热闹了起来,老人应该晚一点再回去的,这时来往的行人都有意识的注视一下小摊位,可是这位习惯了过早打烊的老人,或许她的家里还有很多事等着她去做,或许路很远她必须得早一点打烊。但明天再次从这里路过她总会是第一个在这里等候买卖的人,因为这是她的生活,一个直到生命结束也改变不了的命运。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