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水果传介绍了哪些水果?水果的故事它们都是有来头

人气:422 ℃/2023-12-30 14:40:32

我们经常吃水果,可是,这些水果的名称,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每一个水果背后,都有一个你想像不到的故事。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水果。

1、橘

我国是橘子原产地。橘子在荷兰、德国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

橘子,也被写成桔子,都是可以的。在古代两者是有区别的,桔读jie二声,橘读ju二声,两者既不同音,也不同物。桔指中药桔梗,橘则专指水果橘子。

《说文解字》:橘“果。出江南。从木矞聲。居聿切。”《说文》指出橘字为“矞”(音玉)声,那么“矞”又是什么呢?

《辞海》:矞通霱,即霱云,指彩色的云。左思《魏都赋》:“矞云翔龙”李善注:“矞云者,外赤内靑也”。 董仲舒《雨雹对》:“云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成矞。”

李、董关于“矞”的解释虽有不同,但都一致认为是彩色的云。橘之所以橘名之,是因为橘子成熟的果实,橘皮为红色,橘瓣为黄色,像赤黄杂驳的彩云,因此取名为“橘”。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指出:“橘从矞,谐声也。五色为庆,二色为矞。矞云外赤内黄,非烟非雾,郁郁纷纷之象。橘实外赤内黄,剖之香雾纷郁,有似乎矞云,又取此意也。”

矞云是彩云,古人以为祥瑞之征,所以,橘又有吉利之喻。故“橘”也以“桔”代之。今人桔、橘通用。

2、橙

橙子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以其果皮含有芳香气味,古人常用作薰香。

《说文解字》:“橙,橘属。从木登声,丈庚切”

《埤雅》:“柚属,柚皮极苦,不可向口,皮甘者乃橙尔。橙可登而成之,故字从登”

《尔雅》:“登,升也。”

由上述文献可知,柚皮味苦,不可食用。橙皮则甘甜。橙树高,登梯方可采得,所以名之曰橙。这一点在《本草纲目》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本草》李时珍曰“按《事类合璧》云:橙树高,枝叶不甚类橘,亦有刺……香气馥郁,其皮可以熏衣。”

3、 柚

别称文旦、香栾、朱栾

时珍曰:“柚,色油然,其状如卣,故名。”卣,读作“有”,是中国先秦时期酒器,外观上,大部分是圆形或椭圆形。李时珍认为柚子果皮光滑如油,果形似卣,所以把这种水果叫柚子。

文旦。文指色彩,旦是初升的太阳,从此处引申为圆形。至于柚子又叫朱栾、香栾,李时珍也有明确的说法。

“其大者谓之朱栾,亦取团栾之象。最大者谓之香栾。”团栾,意为圆貌。亦可指圆月。所以又把柚子叫朱栾、香栾。

4、柑

也叫木奴。木奴是以柑橘树拟人,一棵树就象一个可供驱使聚财的奴仆,且不费衣食。后以木奴指柑橘或果实。贾思勰《齐民要术》:“木奴千,无凶年。盖言果实可以市易五谷也。”意思是说,木奴可以换取五谷,种木奴千株就可以没有饥年了。

柑和橘相似,都是柑橘属的宽皮柑桔类,易被混淆,但柑一般比橘大,比柚小,圆形, 皮比橘厚,剥皮比橙子容易。种子大多为白色。柑味道较甜,能治胃肠中热,并可利尿。

李时珍《本草纲目•柑》引马志:“柑未经霜时犹酸,霜后甚甜,故名柑子。”由此可知,柑子比橘子糖分更大,更为香甜。

老实说,吃了这么多年柑橘类水果,可一直到现在,我也分不清橘、柚、柑、橙之间有什么区别。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区分的:“橘实小,其瓣味微酢(通醋),其皮薄而红,味辛而苦。柑大于橘,其瓣味甘,其皮稍浓而黄,味辛而甘。柚大小皆如橙,其瓣味酢,其皮最浓而黄,味甘而不甚辛。如此分之,即不误矣。”

5、杏

杏原产中国,别名甜梅。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夏小正》记载:“四月,囿有见杏。”可见杏的栽培,古已有之。《食经》说:"味酸,太热","不可多食,生痈疖,伤筋骨。”所以民间有 “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的说法。

杏何以为“杏”字?李时珍:“杏字篆文象子在木枝之形。或云从口及从可者,并非也。”按李时珍的说法杏字的篆书写法就是杏果挂在杏枝上的形象,有人说杏味可口,故从木从口,并非如此。

《江南录》云:“杨行密改杏名甜梅。”

我国栽培杏树早,杏与古人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杏文化。

杏林 三国时,神医董奉(与张仲景、华佗并称“建安三神医”)悬壶济世,看病不取酬劳,只要在门前山坡上种五棵杏树即可,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远近患者纷纷前来求治,数年之间就种植了万余株杏树,成为一遍杏林。《寰宇记》云:“钟离(今安徽凤阳境内)县杏山,吴时董奉居于此,为人治病,惟令种杏五株,数年,杏至万株 。”《凤阳县志》也载有,“杏山在府治南六十里,吴时董奉种杏于居,不数年,在他的住处又种植了十多万株杏树,至今在杏山还留有杏林遗迹。故“杏林”便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

杏坛 《庄子》:“孔子游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孔子45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 在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 名曰杏坛”。于是 ,“杏坛 ”,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

6、桃

中国是桃树的故乡。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 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殽。”的句子。而《诗经》中,最广为人知关于桃的诗句,莫过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公元前十世纪 《尔雅 释草》:“旄(音矛),冬桃;榹(音四),山桃。”

关于桃的名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文解字》:“果也。从木兆聲。徒刀切。” 桃,是一种水果,形声字。从木从兆。 兆字本意是古代占卜验吉凶时灼龟甲所形成的裂纹。如卜兆,指事物发生前的征候。桃子成果是中间有一道沟痕似裂纹,所以古人在造桃字时,从木从兆。

二、《本草纲目》:“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从木、兆。十亿曰兆,言其多也。或云从兆谐声也”。按李时珍的说法:桃树易种植且结果较多,故从兆。 关于“兆”究竟代表多大数目,今人有着诸多解释,但十亿为兆也确有出处。 《五经算术》云:“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

几千年来,桃木就有镇灾避邪之说。《荆楚岁时记》记载古人过年的习俗:“进椒柏酒,饮桃汤。”“贴画鸡戸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说明南北朝时人过年时,要饮桃汤,插桃符,饰桃人的。我们今天贴的春联就是从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的。

7、樱桃

樱桃在我国栽培也是古已有之。 司马相如《上林赋》:“樱桃蒲陶,隐夫薁棣,答沓离支,罗乎后宫。”

关于樱桃的名源,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奭是这样解释的。宗奭曰:“孟诜《本草》言:此乃樱,非桃也。虽非桃类,以其形肖桃,故曰樱桃,又何疑焉?”按寇宗奭的意思,樱桃乃樱属植物,果实似桃,虽然不是桃子,但形状太像桃子,所以叫樱桃,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那么樱又作何解呢?樱即瘿,指机体组织受病原刺激后的局部增生。如木瘿,即树木外部隆起的瘤状物。树上的结疤也称为“瘿结”,生在树腰或树根处,是树木病态增生的结果。樱科植物树干上,尤其靠近根部,常见一块块深色的疤痕,似瘿结。樱桃树的植株上有一块块瘿结,果实似桃,故名之曰樱桃。

樱桃之所以叫樱桃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也颇有道理。时珍曰︰“其颗如璎珠,故谓之樱。而许慎作莺桃,云莺所含食,故又曰含桃,亦通。”李时珍认为樱桃果晶莹剔透似璎珠,因而得名。许慎则认为果实为莺(黄鹂)所喜食,故得名莺桃,也叫含桃。

8、榛 子

我国榛树果实的采集和利用有悠久的历史。在陕西省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已经碳化的榛果和果壳,说明距今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已经采集榛子为食了。《诗经》中也有记载。《国风•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

榛果也是古代妇女送礼的必备之物。《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女贽不过榛、栗、枣。” 《礼记•曲礼》:“妇人之挚,椇、榛、脯、脩、枣、栗”。椇,音举,一种味甜的干果。脯、脩,都是指干肉。古代妇女地位地下,所送之物较为低贱,说明榛果在此时已经是极为常见的之物了。

榛的名源大致是这样来的。《礼 记》郑玄注,“言关中甚多此果,关中,秦地也,榛之从秦,盖取此意”。

另一种说法是榛果味美,无物可及。《康熙字典》:徐曰(徐道符,唐人,宗教哲学书籍《大六壬心境》作者) :“今《九经》皆作榛,榛有臻至(谓极好;达到极点)之意。”

9、李子

李子亦多见于古代文献。说明李树已较早为先民们栽培。《尔雅》:“五沃之土,其木宜梅李。”《乐府诗集•古辞•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李子之所以叫李子的原因是李树易结实,所以从木从子。《尔雅翼》:“李乃木之多子者,故字从木子。”

论及李子,自然让人想到“桃李”一词。

据《韩诗外传》载:“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得采其叶,秋得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后丢官只身跑到北方,见到赵简子,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他危难时不肯帮助他。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反倒要扎伤人。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像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 赵简子用比喻批评子质培养人才不当,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被誉为:“桃李满天下”。

10、梅

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三千多年的应用历史。《尚书 说命》 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 《礼记•内则》 载: “桃诸梅诸卵盐”。《诗经 周南》 云:“摽有梅,其实七兮!”。在《秦风•终南》、《陈风•墓门》、《曹风•鸤鸠》等诗篇中也都有关于梅的记载。上述文献的记载说明,古时梅子是代酪作为调味品的,是祭祀、烹调、馈赠等不可或缺少的东西。至少在2500 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开始引种驯化野梅使之成为家梅--果梅。

《 说文解字 》:“某,酸果也。从木从甘。古文槑。”

《六书故》 引李阳冰曰:“某, 此正梅字也。”

由此可知梅的古文写法是“某”或“槑”。 为什么这么写?《本草》李时珍曰:“梅,古文作杲,像子在木上之形。梅乃杏类,故反杏为“杲”,书家讹为“某”,后作梅,从每,谐声也。”

11、苹果

从园艺学上来划分,苹果大致可以分为:“中国苹果”和“西洋苹果” 两大种类。十九世纪中叶,欧洲苹果入籍中国后,就逐渐代替中国的绵苹果。中国除原有苹果属树种外,作为经济栽培的苹果品种绝大部分都是从欧、美、日、苏等国引入的,称为西洋苹果。

中国苹果,古谓之“柰”、“林檎”、“来檎”、“文林果”、“频婆”、“苹婆”等。

柰也叫花红。又叫沙果(果熟时如豆沙)。

林擒味道甘美,能招很多飞禽来林中栖落,所以叫林檎。来檎也是这个意思,来作动词,招来的意思。果子熟了招来禽鸟栖落,故一名来檎。《小知录》:“来禽,林檎也,味甘。北人呼为苹婆,即今苹果。”

至今,日语中的“苹果”仍写作“林檎”。

文林果 。据记载,在唐高宗时,有个叫李谨的人将一株五色林檎献给高宗,高宗大喜,于是封李谨为“文林郎”,所以唐代以后也常将苹果称为文林郎果。简称文林果。

频婆 、苹婆。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起初写作“频婆”,而“频婆”又有过“平波”、“平坡”等同音异写。据清代翟灏《通俗编》中解释说古时称苹果为“频婆”, 系来自梵语,是取自佛书中记载的音译名。因为是音译,还曾出现过“蘋婆”、 “苹婆 ”或“萍婆 ”等相似音的记载。李时珍曰:“梵言谓之頻婆。”

苹果的正式称谓始见于明代《学圃余疏》一书。《学圃余疏》: “北土之苹婆果,即花红一种之变也。吴地素无,近亦有移植之者,载北土以来,亦能花能果,形味俱减。然犹是奇物。”

明代《群芳谱》:“苹果,出北地燕赵者犹佳,接用林檎体,树身耸直,叶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圆滑。生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光洁可爱,香闻数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唯八九分熟者最美。”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把苹果叫做柰,林檎、来檎,后佛教传入我国,依梵文音译将柰称作频婆(不同于现在南方的一种干果---频婆果),至于西洋苹果的传入,苹果名称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了。

搜索更多有关“水果传介绍了哪些水果?水果的故事它们都是有来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