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科技>正文

好心情美文网站,关键小事天天有感,马路文章

人气:192 ℃/2024-02-24 19:16:31

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动真情用真心下真功夫解决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交通出行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参与的城市细节。今年来,在这项涉及每个老百姓的“民生大事”上,

西安市公安交警一系列用心、用情、用力的举措,让事关交通出行的每一件“关键小事”都发生着更智慧、更高效、更安全、更温暖的全新变化。

天天有感 标线跟着问题走

3月28日,未央区永敏路煜星外国语小学门前,两侧的马路上老远就能看见“注意儿童”的地面文字,斑马线也在过街方向标着“向左看”的文字,前者提醒过往司机,后者提醒过街孩子。这一组交通标识出现后,家长们称这里是“最暖上学路”。

煜星外国语小学门前两侧的马路上标有“注意儿童”的地面文字

除了“最暖上学路”,为提升节点通行效率,2月以来西安公安交警在太华路立交由南向北方向实行禁左;在南二环高新路十字,试点直行待行 左转待行组合出现的“双待行区”;在小寨十字首创多车“并联掉头”的创新模式;在西京医院门口精细渠化交通组织畅通就医路……这些都是通过科学施划交通标线,规范路口行车秩序,用精细管理解决突出问题的创新实践。

3月27日,春意盎然的周末,刺激了市民出门游玩的意愿。下午3点多,送孩子去美院附近上课的市民陈星宇驾车从北向南通过小寨十字,虽然车很多,但一直能低速前进。“我以前最不愿走这条路,周末去赛格购物中心和大雁塔的人多,左转、掉头车都多,特别容易堵。这次竟然能慢慢通过,我还有点好奇。”陈星宇走到十字口时还专门看了一眼,原先的左转车道现在能同时允许两辆车一起掉头,停车线好像也往南推进了不少,大幅缩短了车辆通过十字路口的时间,当天他和孩子比以往早到了10分钟。

斑马线上“向左看”的文字提醒孩子们过街注意安全

西安交警大数据显示,实施并联掉头微改造后,通行效率可提升10%~15%。陈星宇说:“我觉得这种改造应该不费事,但能想到这么改,肯定是动脑子了。”

3月28日,出租司机辛师傅在西京医院门口拉了一位乘客,以前他最不愿意来这里载客,他说:“以前这个丁字口沿途有两个大医院还有几个批发市场,双向都堵。最近好走了多,交警在这重新调整了标线,各走各的道,很明确。再加上红绿灯的引导,现在好走多了。”

辛师傅的感受在数据上的表现是,精细渠化交通组织后,科学的引导标线和潮汐配时的信号灯指挥,交叉口整体通行效率提升11.9%,东西和南北方向的车辆日间平均速度分别提升了22.1% 与14.0%。

除了上述点位,西安市公安交警目前正在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门前交通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已累计排查学校726所。将对63所学校门前交通标线进行提升,一校一方案的方针,会进一步加强学校门前交通设施的警示性,为孩子们打造安全上学路。

摄影家郭先生喜欢航拍,他说:“航拍照片最能反映问题,我觉得交警现在精细化管理的程度很高,有些地方的马路就像画板一样,被他们规划的又实用又好看。”

科技赋能 高峰时段绿波治堵

在摄影师眼中整齐的标线最好看,在高新区的上班族眼中,一路绿灯最好看。

家住丰庆公园附近的市民李恒在科技八路上班,地铁8号线延平门地铁站施工,让原本就拥堵的上班路雪上加霜。3月21日是这里正式围挡施工后的周一早高峰,怕迟到特意起了大早的李恒开车路过这里竟然遇上了“一路绿灯”。“慢是慢了点,但没堵死就已经很好了。”李恒说。

后来他从新闻上得知,为了给这个区域缓堵,西安交警推出了绕行方案和两组“治堵绿波”,分流车辆,提高通行效率。李恒说:“我还专门上网查了一下,绿波带是如何通过多个信号灯联动,保证车辆一路绿灯通行的。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红绿灯现在智能化程度这么高。”

绿波调控后 高新区施工路段的晚高峰整齐有序

2021年西安市完成了信号灯智能化改造,搭建起了西安公安交警“大数据 信号优化平台”,实现了主城区1640处信号灯联网控制,全市124条路段718个路口常态“绿波”,曲江、经开、城墙圈,3个区域信号灯的区域控制试点已经完成。

缓堵保畅 交警在街面执勤

在科技的不断赋能下,西安市公安交警在市内1196个路口安装了地磁和雷视一体流量检测器,目前会展一路-东会展路、桃园南路-丰镐西路、科技三路-高新二路等624个信号路口已实现信号灯自适应配时方案。西安的信号调控工作已经实现了由人工经验型向数据支撑型转化。

城市路网交通控制是一个系统工作,单点最优并不意味着全局最优。在国内外尚无成熟的区域信号控制模式情况下,西安公安交警在节假日热点区域通过智能信号系统在关键位置开展“分级截留、缓进快出”的信号控制,有效避免区域内大范围堵死现象。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假期,小寨区域、南门区域、曲江区域车流量饱和,但智能信号系统积极干预,有效避免了区域堵死现象,曲江区域的夜间高峰消散时间,比以前提前了约一小时。

“大数据 信号优化平台”搭建完成后,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2021年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全国50个大城市仅有8个交通拥堵有所缓解,西安拥堵降幅最大达5.32%。而我市交通智能信号建设应用水平已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关键小事 精准布防一盘棋

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总在重要时刻考验西安市公安交警在“关键小事”上的担当。去年12月,保供的大货车如何安全高效的进出城是疫情防控的关键。

2021年12月23日起,西安交警微信服务号上线开通办理疫情期间载货汽车临时通行证,那段时间西安公安交警研发上线的“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保供货运车辆通行证办理平台”,办理各类物资保供车辆通行证102409张,统一规范物资保供货运车辆通行证审核、发放和使用,实现了“能归口、能查询、能统计、能溯源、能防伪”的效果,通过打通“共享”环节,实现物资保供“一盘棋”管理,为全市保供工作夯实了基础。

3月25日,西安市公安交警公布了今年1—2月被“终生禁驾”的人员名单,其中有肇事逃逸的也有醉驾肇事的。为持续推进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去年以来,西安公安交警持续聚焦管控薄弱的夜间时段(22时-次日7时)、违法多发的重点车辆(建筑垃圾清运车、砼罐车、面包车、二三四轮车等)、事故高发的重点路段(国省道、城中村、施工工地周边道路等)、出行集中的重点群体(农民工群体等),全面开展“三大行动”(22时-次日1时的“零点行动”、1时-4时的“午夜行动”、4时-7时的“黎明行动”),形成了全域覆盖、无缝衔接、高效精准的夜间路面管控攻势。

“零点行动”严查酒驾确保道路安全

交通安全连着千万家,为了牢牢防住酒驾、醉驾这两种重大交通事故的首要元凶, “零点行动”重拳打击酒驾醉驾交通违法行为。西安公安交警在酒驾醉驾高发的“零点”时段,精准设置固定查缉点,以保障道路畅通和通行安全为前提,严厉查处酒驾、醉驾、毒驾、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驾驶员陈某曾因酒驾被查处,他说:“当时喝了一瓶啤酒,想着没事,最后还是被晚上查酒驾的交警抓了。交警给我看了很多醉驾司机的案例,有人下了车走路都是歪的,我真切体会到酒驾、醉驾的危险性。”接受了相应的处罚后,陈某现在喝了酒坚决不开车,这是深刻教训带给他的改变。

在 “午夜行动”中,西安公安交警针对重点车辆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精准打击。坚持源头严管与精准拦截相结合,在深入工地排查清运车辆、驾驶人备案手续和各类违法加装改装行为的同时,也在各重点路段科学部署巡查警力,严查渣土车、砼罐车以及各类货车的闯红灯、超速、逆行、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此外,一线民警还深入建筑出土工地,对工地负责人、车队安全员、车辆驾驶员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 强化建筑垃圾清运车辆“十必查”“十项铁规”的宣传,切实警醒企业和驾驶员。

“黎明行动”则是专项打击非法营运和超员载客交通违法行为。在城区的劳务市场周边和农村地区的县乡道上,用工车辆占用机动车道违停接送务工人员,超员、超载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为了杜绝此类交通安全隐患,西安公安交警采取专项打击、规范整治、流动查缉等多种手段,在农民工揽活、上工的集中时段,深入源头集结地严查各类非法营运和超员载客行为,并在各枢纽路口及线路布置机动警力严查严处务工人员驾乘车辆的闯红灯、超载、超员等违法行为。白天也会在劳务市场周边增派警力,持续对市场周边交通秩序进行治理,形成24小时管理闭环。

“三大行动”看似管的都是小事,但因此引发的后果没有小事。正是在“关键小事”上的不松懈,西安公安交警通过精准布防实现了违法查处“发现一起、警告一例、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用心用情 传递交警的民生温度

分散在全市的40余处“马路学堂”,里面常年放着“一盔一带”的宣传册、答题纸和警示视频。

“马路学堂”是西安公安交警持续扩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不但延伸了教育宣传阵地,还在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的地区,事故多发路段、时段有针对性的宣传交通安全知识。通过观看警示视频、在线答题、警告不罚、体验执勤等柔性执法手段替代经济处罚,让有交通违法行为的人学习交规、了解交规、遵守交规,感受执法的温度。

西安公安交警依托“马路学堂”开展的“车让人、一盔一带”等活动,让全市机动车斑马线礼让率达98.3%,行人守法率达94%,头盔佩戴率平均60%以上,示范街达到80%以上,位列全国前10。也让西安的交通事故起数、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环比均有显著下降。

“荧光计划”首批已免费发放30万个反光车贴

今年2月20日,外卖小哥小王在纬二街十字等红灯时,执勤交警给他的电动车和头盔上都贴了一块反光车贴。这是西安公安交警为守护夜间出行安全而推出的“荧光计划”。当时小王说:“我以为交警拦我是有什么问题,没想到他们给我贴了反光贴,心里挺暖的。”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在夜间发生的骑行类人员伤亡交通事故,占骑行类人员伤亡交通事故总量的11.9%,如能提升这类车辆的夜间辨识度,将会有效保护骑行者的安全。“荧光计划”首批已通过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并结合路面勤务等多种形式,免费发放了30万个“反光车贴”,通过“小车贴”产生的星星荧光,护佑安全归家之路。

无论是马路学堂的柔性执法还是“荧光计划”的温暖守护,在网络上都引起无数好评。这是用心用情管理交通的典型案例,也是西安市公安交警在打造宜居西安、共享美好生活中传递的民生温度。

(撰稿人:张佳、来源:西安发布)

●“治堵绿波”上线丨智能红绿灯缓堵高新区早高峰

●来自交警“蜀黍”与祖国“花朵”的交通文明之旅

●解决停车难、停车乱?新动作来了!

●权威发布 | 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

西安交警为您原创呈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 核:相里珑南 责编:王乐乐 编辑:史孟男

搜索更多有关“好心情美文网站,关键小事天天有感,马路文章”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