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母婴>正文

娃儿偏大接近三周怎么办?3岁宝宝爱,34

人气:249 ℃/2024-02-09 07:03:20

前段时间Tim和比自己大半岁的小表哥视频,两个小孩尬聊了一阵子,Tim就拿起爸爸刚给他买的钢铁侠手办给哥哥看。哥哥也不甘示弱,忙跑去拿自己的新火车。于是两个小孩的视频成了"玩具秀"。

最后表妹制止道:"你才多大,就和弟弟互相攀比,怎么不比比人家会唐诗?会自己吃饭?"

其实很多妈妈都和我们一样,在孩子成长中的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宝宝似乎学会了"攀比"。一些父母对此非常担心,有位妈妈发来私信,说自己家女儿对成绩的执着几乎已经成了"攀比"。

原来,女儿晨晨在班上一直学习非常好,也经常用成绩向弟弟和朋友炫耀,但是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却意外的没有拿到第一。从那时候开始,女儿几乎每天都学习到凌晨,她去劝孩子早点休息。孩子却说,下次考试再不拿到第一她就剃光头发。

孩子"攀比心态"很正常

当我们发现孩子开始在"物质"上进行攀比,就会下意识的认为,这么小的孩子不应该在物质上攀比。但是如果向那位私信我的妈妈所说,孩子对"成为第一"怀有执念,甚至为此表现出不符合年龄的自制力时。这是攀比还是不甘人后?其实无论是攀比物质、还是攀比学习,"攀比"是孩子在成长中因为"自我"逐渐发展,而出现的正常心理。

一方面,孩子通过"攀比"来获得成就感。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比喻为一个金字塔,当孩子满足了生理和安全的需求,获得了父母的关爱后,会萌发出对尊重和成就感的需求。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用"攀比"来为自己创造"成就感"。

而另一方面,"攀比"也是孩子们确定归属的一种方式。文章开头的宝宝想让妈妈用车送她去学校。在这里"坐车"去学校,只是想要融入孩子们的集体。其实如果那些孩子都是走路去学校,即便家有豪车,孩子也会乐于一起走着去的。

"攀比"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状态,包括家长在内的所有人,其实都希望获得比别人好的东西,不喜欢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只不过孩子表现得更加直白,也还没有学会如何和自己"攀比心态"相处。

两种"攀比"区别对待

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现适当的攀比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但是如果攀比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情绪,或者出现比较极端的心态,那么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第一种情况:别人有的我都必须有

三岁左右的孩子,经常互相"比拼",但是如果仔细听听他们比的内容,大人也许会笑出猪叫。有次我在院子里偷听隔壁两个小孩互相比拼自己家爸爸的真实身份,一个孩子说,我爸爸其实是蜘蛛侠。

另一个不甘示弱说爸爸是"绿巨人",他们一来一往几乎殃及整个漫威宇宙,最后甚至连反派也没有放过。像这种"嘴炮"行为,不过就是孩子们在互相"切磋",大可以一笑置之。

但如果孩子不断要求父母购买自己没有,别人却有的玩具。并且是为了拿去炫耀,而并非真心喜欢。那么我们就要警觉起来,引导孩子看向别处,从别的地方获得"成就感",比如"Jim的玩具卡车你没有,但是你有变形金刚啊,两种玩具都一样好!"、"只要喜欢就是最好的!"等等。

第二种情况:我要比别人强

《儿童情绪心理学》中提到:只有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接纳时,才能学会用平常心对待输赢和名次。

让父母反感的往往是第一种行为,比如孩子要求买更贵的玩具、要求和别的同学一样去国外旅游等等。因为这种行为不仅看起来"俗不可耐",并且如果无法满足,也会让父母觉得挫败。然而,当孩子出现争强好胜的"攀比心",大部分家长只会嗔怪到:哎,这孩子就是太好强。而实际上这种"我要比别人强"的心态,才真的值得养育者反思和警醒。

回想一下我们刚才看过的"马斯洛五层需求图",不难发现为自尊打下基础的,是爱和安全。换句话说,孩子实现自尊的方式和感受到的接纳和爱有很大的关系。

做心理咨询的朋友在一次闲谈中对我说,来咨询的成年人很多都会说一句话:我做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得到我爸(妈)的一句肯定。

无法从父母处得到接纳和认同,孩子在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时,往往会表现得很极端。看起来是更高的需求,实际上还是在满足安全和归属感的需求。如果孩子事事都要和别人比人强,而且在不如别人后表现出很剧烈的情绪起伏,那么作为父母,别第一时间去指责孩子胜负心中、争强好胜。而是应该反省一下在养育中是不是给予孩子肯定太少?关注太少?

让"攀比心态"帮助孩子成长

虽然攀比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心态,孩子通过更好的玩具、更好的成绩或者跑步更快的速度等"比别人强"的方面来增加自尊心。但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一个人可以处处都比别人强,所以通过攀比建立起来的自尊并不可靠。而父母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和"攀比心态"相处,如何将之化为完善自己的动力,以及如何平常心对待,获得真正的自尊。

A、 发现孩子的具体需求

曾经有位经济实力不错的朋友,每当孩子说同学有什么,朋友有什么,总是尽力去满足,从不拒绝也不问为什么。他说只要不是特别贵的东西,为啥不让孩子开心点呢。直到有一天,孩子要求他换辆车送自己去学校。朋友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他问孩子:为什么要换辆车呢?结果孩子告诉他,他的好朋友晨晨、豆丁他们爸爸的车都是黑色的,有次大家聊到家里的车,朋友们家里的车都是黑色的,自己家的车却是白色的。

朋友这才恍然大悟,孩子追求的并非是什么虚荣,而是一个群体的认同感。但是他错把"一致"当做了认同感。于是对孩子解释,小伙伴们重要的是有一样的兴趣爱好,车子的颜色并不重要。其实在孩子出现这种攀比需求的时候,父母可以不用马上训斥孩子,可以稍微等孩子的情绪过去,在慢慢沟通,发现孩子隐藏在攀比心后的真正需求。

B、 引导孩子"正向竞争"

在某些情况下,攀比心可以成为孩子努力的动力,并且最终发现努力后获得成就感的快乐,过上一种积极的人生。爸爸妈妈要帮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明白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点。比如当孩子因为唱歌总是走调,无法进入合唱队而沮丧时,我们可以鼓励他在其他方面努力,发挥优势获得价值感。

C、 家庭价值取向

孩子的"攀比清单"中体现的家庭的"价值取向"也值得我们注意。如果父母一直在谈论别人家庭的财务状况,孩子自然更倾向于在"金钱"领域的攀比。

我有一位朋友,出身高知家庭,父母在家从来不讨论物质上的享受,反而经常羡慕别人在专业上取得的成就。他也坦言,自己平时真的只会和同事攀比"论文数量"。

小辫子妈有话说:

对于攀比心态,我们其实更应该关注孩子背后的需求,提供更多的认同感,提高孩子的自尊,并且告诉孩子该如何应对这种"感觉",寻找自己独特的地方,不要过于依赖外界的价值评价,而是遵循自己的内心,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发展,全面型人格。

【图片来源有于网络,侵立删】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搜索更多有关“娃儿偏大接近三周怎么办?3岁宝宝爱,34”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