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科技>正文

排样方法与应用实例:IE动作分析模特排时法详细介绍

人气:257 ℃/2024-03-17 06:22:52

MOD法把动作分为21个,每个动作以代号、图解、符号、时间值表示。其动作的体系分类如表3—2—2所示。

由此表可见,MODAPTS法先把人的动作分成两大类,即基本动作(移动、终结)相其他动作(下肢动作、附加因素及其他动作)。在基本动作中分需要注意力和不大需要注意力的动作。表中的M、G、P、F、W、L、E、R……等均为代号,代号后之数字即代表模特时间值,如Ml即表示1MOD=0.129秒,M2即代表2MOD时间值,其余类推。

二、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

1、移动动作

移动动作是手指、手和臂活动的动作。因所使用的身体部位不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因而使用的身体部位的移动距离不同,所以时间值也不同。在模特排时法中,根据使用的身体部位的不同,时间值分为五等:

(1) 手指的动作M1 表示用手指的第三个关节的部分进行的动作,时间值为lMOD,移动距离为2.5cm。其动作举例有:将开关拨到on (off) 的位置;回转调谐钮;用手指拧螺母;用手指按密封封条。

手指动作M1表示手指的一次动作。对于用手指将开关拨到on(off)成用手指旋转螺母时,要观察手指进行了几次动作,进行了几次,时间值则为其几倍。

(2) 手的动作M2 用腕关节以前的部分进行一次的动作,时间值为2MOD,动作距离为5cm。

依靠手腕的动作不仅能做横向动作,也可做上下、左右、转向和圆弧状的动作。根据M2的动作方式,伴随手的动作,小臂多少也要动作,但主动作是手的动作,小臂的动作是辅助动作。其动作举例有:将电阻插在印刷电路板上;转动门轴;翻笔记本。

(3) 小臂的动作M3 将肘关节做为支点,肘以前的小臂(包括手、手指)的动作。每动作一次定为M3,时间值为3MOD,移动距离为l 5cm。

由于手和小臂动作的方向关系,肘关节多少要前后移动。肘关节的前后移动看作是主动作M3的辅助动作。机加工、组装部件等在操作机上作业时,移动零件的位置和作业位置的动作,一般认为是M3。

在M3的移动动作范围内,将可能的作业区域叫正常的作业范围。设计作业区要尽可能地设计得狭窄些。在设计生产设备的操作部分时,尽量使操作动作用M3的移动动作来完成。

(4)大臂的动作M4 伴随肘的移动,小臂和大臂做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状态下伸出的动作。其时间值为4MOD,移动距离一般为30cm。当把手臂充分伸展时,伴有身体的倾的辅助动作,从时间值上来看,仍是M4。其动作举例有:把手伸向被在桌子前方的零件;把左手伸向放在桌子左端的工具;把手伸向放在略高于操作者头部的工具。

(5)大臂尽量伸直的动作M5 在胳膊自然伸直的基础上尽量伸直的动作。另外,将整个胳膊从自己的身体正面向相反的侧面伸出的动作区也用M5表示。其时间值为5MOD,移动距离—般为45cm。从劳动生理的角度来看,应尽量减少M5的动作。动作举例:尽量伸直胳膊取高架上的东西;把手尽量伸向桌子的侧面;从自己身体的正面交叉,向反方向尽量伸手。

(6)特殊移动动作(又称反射动作) 反射动作是将工具和专用工具等牢牢地握在手里,进行反复操作的动作。反射动作不是每一次都特别需要注意力或保持特别意识,所以其时间值比通常移动动作小。

手指的往复动作M1,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为l/2MOD;

手的往复动作M2,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为l MOD;

手臂的往复动作M3,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为2MOD;

上臂的往复动作M4,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为3MOD。

2、终结动作

终结动作是移动动作进行到最后时要达到目的的动作。如触及或抓住物体,把拿着的物体移到目的地,放入、装配、配合等动作。目的不同,其难易程度不同,因而决定了不同的动作种类。

终结动作的种类有:触及、抓,用G来表示;放置、配合,用P来表示。

触及、抓的动作是目的物在手或手指支配下的控制动作,分为:触及动作G0;简单抓的动作Gl,复杂抓的动作G3。

放置、配合动作在工厂里主要表现为放入、嵌入、装配、贴上、配合、装载、隔开等形式。根据其所进行的放置动作的难易程度分为:无意识的放置P0;大致位置上的配合P2,准确地配合P5。

3、移动动作与终结动作的结合

(1) 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结合的时间值

无论什么动作,移动动作之后,必定伴随着终结动作。其动作符号的标记为

例如伸手拿螺丝刀的动作,其移动动作为M3,终结动作为Gl,则表示为:

M3Gl=4MOD

(2)移动动作与终结动作综合举例

①轴和套的装配

把轴套放在d点上,为M3P5。到B点时为少量插入轴中。从B点到C点,要加算必要的移动动作M2P0(或M3P0)。但若在B点放k。手,套依靠自重自然落下,则不需加算移动动作。

②拧螺母的动作

拧螺母的动作分析如表3—2—5所示。

③使用螺丝刀的动作

使用螺丝刀的动作分析见表3—2—6。

4、同时动作

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时进行一样或不一样的两个以上的动作叫同时动作。一般以两手的同时动作为佳(排除一个手闲着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动作举例有:

桌上放着橡皮和削尖的铅笔。两手同时伸出,用左手抓橡皮(G1),用右手抓笔(G1),然后放到自己手前。

桌上放着螺钉箱,另在高于头的地方吊着螺丝刀。两手同时伸出,左手抓螺钉(G3),右手抓螺丝刀(G1),拿到身前,螺丝钉槽与螺丝刀尖对好。

桌子上放着零件箱,A箱装有螺钉,B箱装着垫圈。两手同时伸出,左手抓螺钉(G3),右手抓垫圈(G3),然后同时拿到身前安装。

可以同时动作时,时间值小的一方称为时限动作。时限动作的标记符号用加( )表示,它不影响分析结果。

5、下肢和腰的基本动作

(1)蹬踏动作F3 将脚跟踏在板上,作足颈动作。其时间值为3MOD。压脚踏板时,从脚踝关节到脚尖的一次动作为F3,再抬起返回的动作又为F3。必要时,连续压脚踏板的动作时间,要使用计时器计算有效时间。

若脚离开地面,再踏脚踏板开关的动作,应判定为下述的W5。

(2)步行动作W5(身体水平移动) 走步使身体移动的动作。回转身体,也要挪动脚步,也判定为步行动作。步行时,每一步用W5表示,时间值为5MOD。

6、辅助动作

(1)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L1 搬运重物体时,物体的重量影响动作的速度,并且随物体的轻重而影响时间值,因此应给予考虑。重量因素按下列原则考虑:有效重量小于2公斤的,不考虑;有效重量为2—6公斤的,重量因素为L1,时间值为lMOD;有效重量为6一l0公斤的,重量因素为Ll×2,时间值为2MOD,以后每增加4公斤,时间值增加1MOD。

(2)眼睛的动作E2(独立动作) 眼睛的动作分为眼睛的移动(向一个新的位置移动视线)和调整眼睛的焦距两种。每种动作都用E2表示,时间值为2MOD。

眼睛是人们重要的感觉器官,对于人们的动作起着导向作用。手在移动时,一般要瞬时看一下物体的位置,以控制手的速度和方向。这种眼睛的动作,一般是在动作之前或动作中进行的,而不是特别有意识地使用眼睛的动作。动作分析时,不给时间值。只有眼睛独立动作时,才给眼睛动作以时间值,如读文件,找图的记号,注意认真检查。一般作业中,独立地使用眼睛的频率不多。在生产线装配工序和包装工序中,进行包含某种检查因素的作业,一般都是同其它的动作同时进行的,所以,要很好地进行观察分析,不能乱用E2。

其动作举例有:看仪表指针的位置;看装饰品表面;看示波器的波形;看安全规格表。

(3)矫正动作R2(独立动作) 矫正抓零件和工具的动作,是把从手指向手中抓入或握入的东西再向手指送出。这种复杂的手指和手的连续动作,用R2表示。在一只手的手指和手掌中进行的动作时间值为2MOD。注意只限于用R2进行的动作,才给予时间值。其动作举例有:抓螺丝刀,很容易地转为握住;抓垫圈,握在手中;把有极性的零件(如二极管、电解电容等)拿住,并矫正好方向;把握在手中的几个螺钉,一个一个地送到手指;把铅笔拿起,矫正成写字的方式。

(4)判断动作D3 动作与动作之间出现的瞬时判定。这个判断动作及其反应的动作,用D3表示,时间值为3MOD。其动作举例有:检查时的单纯判断动作;判断计量器具类的指针、刻度;判断颜色种类;对声音的瞬时判断;判断灯泡是否熄灭。

(5)加压动作A4(独立动作) 在操作动作中,需要推力、压力以克服阻力的动作,用A4表示,时间值为4MOD。

A4一般是在推、转等动作终了后才发生,用力时,发生手和胳膊或脚踏使全身肌肉紧张的现象。其动作举例有:铆钉对准配合孔用力推入;用力拉断电源软线;用力推入配台旋钮,螺丝刀摄后一下拧紧螺丝钉;用手最后用力关紧各种闸阀。

A4是一独立动作,当加压在2kg以上,且其它动作停止时,才给予A4时间值。

(6)旋转动作C 4 以手腕或肘关节为圆心,按图形轨道回转的动作。旋转—‘周的动作用C 4表示,时问值为4MOD。其动作举例在:搅拌液体;旋转机器手柄;清洗收音机外壳;摇机床手柄。

旋转1/2周以上的才为旋转动作,旋转不到1/2周的应作为移动动作。

7、动作分析使用的其他符号

①延时BD 表示一只手进行动作时,另一只手什么动作也没有做,即停止状态。BD不给予时间值。

②保持H 表示用手拿着或抓着物体一直不动的状态。有时为了防止零件倒下,而用固定的工具也为H。H也不给予时间值。

③有效时间UT 指人的动作之外的机械或其他固有的加工时间。有效时间要用计时仪表分别确定其时间值。例如,焊锡、铆接铆钉、涂粕接剂等等。

在动作分析时,应把有效时间值如实地溶入分析表中的有效时间栏内。在不影响安全生产或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有效时间的等待时间进行其他作业。所以,灵活地运用有效时间是改善作业的重点。

另外,在改善作业中,BD和H出现得越少越好.

8、模特排时分析记录表的填写方法

分析记录表的形式见表3—2—16

三、 动作的改进

根据应用模特排时法的实践经验,对改善各种动作的着眼点归纳整理如下。

1.替代、合并移动动作M

①应用滑槽、传送带、弹簧、压缩空气等替代移动动作。

②用手或脚的移动动作替代身体其他部分的移动动作。

③应用抓器、工夹具等自动化、机械化装置等替代人体的移动动作。

④为改进下一移动动作应对紧前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进行改进。

⑤将移动动作尽量组合成为结合动作。

⑥尽量使移动动作和其他动作同时动作。

⑦尽可能改进急速变换方向的移动动作.

2.减少移动动作M的次数

①一次运输的物品数量越多越好.

②采用运载量多的运输工具和容器.

③两手同时搬运物品。

④用一个复合零件替代几个零件的功能,减少移动动作次数。

3.用时间值小的移动动作替代时间值大的移动动作。

①应用滑槽、输送带、弹簧、压缩空气等,简化移动动作,降低动作时间值

②设计时尽量采用短距离的移动动作。

③改进操作台、工作椅的高度。

④将上下移动动作改为水平、前后移动动作。

⑤将前后移动动作改为水平移动动作。

⑥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替代复杂的身体动作。

⑦设计成有节奏的动作作业。

4.替代、合并抓的动作G

①使用磁铁、真空技术等抓取物品。

②抓的动作与其他动作结合,变成同时动作。

③即使是同时动作,还应改进成为更简单的同时动作。

④设计成能抓取两种物品以上的工具。

5.简化抓的动作G

①工件涂以不同的颜色,以便于分辨抓取物。

②物品做成容易抓取的形状。

③使用导轨或限位器。

④使用送料(工件)器,如装上、落下送进装置。

6.简化放置动作P

①使用制动装置。

②使用导轨。

③固定物品堆放场所。

④移动动作组合成为结合动作。

7.简化放置动作P

①使用制动装置。

②使用导轨。

③固定物品堆放场所。

④周移动动作组合成为结合动作。

⑤工具用弹簧自动泣回放置处。

⑥一只手做放置动作时,另一只手给予辅助。

⑦工件采用合理配合公差。

⑧两个零件的配合部分尽量做成圆形的。

⑨工具的长度尽可能在7厘米以下,以求放置的稳定性。

8.尽量不使用眼睛动作E2。

①尽量与移动动作M、抓的动作G和放置动作P结合成为同时动作。

②作业范围控制在正常视野范围以内。

③作业范围应豁亮、舒适。

④以声音或触觉进行判断。

⑤使用制动装置。

⑥安装作业异常检测装置。

⑦改变零件箱的排列、组合方式。

⑧使用导轨。

9.尽量不做校正动作R2

①同移动动作M组合成为结合动作。

②使用不用校正动作R2而用放置动作P就可完成操作动作的工夹具。

③改进移动动作M和放置动作P,从而去掉校正动作R2。

10.尽量不做判断动作D3

①跟移动动作M、抓的动作G和放置动作P组合成同时动作。

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判断动作尽量合并成为一个判断动作。

③设计成没有正反面或方向性的零件。

④运输工具和容器涂上识别标记。

11.尽量减少脚踏动作F3

①跟移动动作M、抓的动作G和放置动作P尽量结合成为同时动作。

②用手、肘等的动作替代脚踏动作。

12.尽量减少按、压动作A4

①利用压缩空气、液压、磁力等装置。

②利用反作用力和冲力。

③使用手、肘的加压动作代替手指的加压动作。

④改进加压操作机构。

13.尽量减少行走动作W5、身体弯曲动作B11、身体站起动作S30

①设计使工人一直坐着操作的椅子。

②改进作业台的高度。

③使用零件、材料搬运装置。

④使用成品搬运装置。

⑤前后作业相连接。

四、 MOD方法的应用

(一)、制定标准时间

例如,在车床上送开三爪卡盘取下零件,再夹紧一个毛坯,确定这一作业的正常时间和标准时间(宽放率22%)。

(1)第一动作组合:

左手伸出取下T型扳手,移向并插入三爪卡盘的调整孔,右手同时伸向三爪卡盘并拨转卡盘调整孔的位置,使T型扳手插入。

(2)第二动作组合:

左手扶持扳手,右手移向并握取扳手,双手用力放松卡盘;

左手扶持扳手,右手伸向零件;

左手旋松卡盘,右手扶持零件;

左手扶持扳手,右手取出零件,并转身放入零件箱。

(3)第三动作组合:

左手扶持扳手,当毛坯插入时,旋转扳手,夹紧毛坯;右手移向并取出毛坯,转身插入卡盘;

左手取出扳手,交给右手;右手接住扳手

左手移向卡盘,拨动卡盘两次;右手空闲

(4)第四动作组合:

左手移向并握持扳手,插入调整孔;右手移动扳手,让左手握取,同时插入调整孔;

双手用力夹紧毛坯;

双手取出扳手移入下一个调整孔,再用力夹紧;

左手取出扳手放到主轴箱盖上。

标准时间=104×0.129×(1 22%)=16.37 (s)

(二)、进行动作改进

下表为我国某无线电厂电子枪装配生产线用模特法所表示的操作入程序图(改进前和改进后)。作业名称为:管针修正,灯丝冷阻测量。改进前的操作情况见操作人程序图(改进前),按照上述的改善各种动作着眼点进行改进,将左手取修正规并持住,改进为用一修正测量器架(图3—2—5)。工作时,将电子枪插入到修正测量器架后,在电子枪管针修正的同时也测量了其冷阻。由改进后的操作人程序图可见,改进后工序压缩率为4l.66%。

搜索更多有关“排样方法与应用实例:IE动作分析模特排时法详细介绍”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