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如何走进经典作文?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

人气:203 ℃/2024-04-20 08:01:57

【文题呈现】

走向自然深处,梁衡观壶口瀑布领略到自然的神奇与美;走向母爱深处,史铁生在深情怀念中领悟到母爱的无私与坚韧;走向记忆深处,鲁迅在百草园中感受到童年的自由与快乐;走向心灵深处,茨威格透过“丑陋”的外表探寻到托尔斯泰灵魂的伟大……

走向深处是一种深刻的理解,是一种精神的成长。

请以“走进________深处”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立意自定;

(3)不许抄袭、套写;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优秀例文展示】

(一) 走进记忆深处

山东 王玉刚

时间如潮水,它会带来一切也会带走一切。但那朵记忆之花却永远绽放在脑海深处。让我们一起走进记忆深处,去一睹它的芳容。

路上迎面吹来一缕清香,那味道是如此地熟悉。我向前探寻,果然是棵槐树。看着满树洁白的槐花,和着沁人心脾的槐花香,我思绪瞬间跨越时间长河,来到了几年前。

那时候,每到槐花开的时候,姐姐总会爬到树上,带回满满一篮子槐花。槐花香气扑鼻,给人一种清松悠闲的感觉。每每闻到这香味,我就兴奋不已,不仅是那芬芳的香味,更让人难忘、留恋的槐花饼。

槐花采来经过水的冲洗,与面糊混在一起——好似天作之合。再加上姐姐独特的按摩手法,小面团缓缓变为圆月,两面刷上油放到铁板上煎烤。随着“滋滋”的声音,香味已然冲入脑海让人陶醉。迫不及待地拿在手里,手被烫的来回不停地调换,咬上一口,那所给予的感觉无以言表,只是吃了一个又一个,直到吃撑才停下。

我和姐姐常坐在门口吃饼,一坐就是一下午。看着过往的行人闻到槐花的香味后惊奇的神情,我和姐姐会呵呵地笑个不停。

那时,我就许下小小愿望:想以后都有这种生活。只可惜事与愿违,我在为学业奔波,姐姐也嫁人忙新的家庭。我想再也不会拥有幼时的那段悠闲的时光了。

望着这棵槐树,看似表面风平浪静,实则内心早己风起云涌。那藏在记忆深处的思念早已涌到心头。拿起手机一句:“姐我想吃槐花饼了。”姐姐怎么会有时间再做槐花饼呢!

没想到,下午姐姐就回家了,并带着那香甜的槐花。姐姐依旧动作娴熟,不一会那“滋滋”的声音又回荡在耳边。随着槐花的香气四溢,槐花饼又被端在面前。尝了一口,不知是太久没吃,还是对姐姐想念太深,眼泪竟不知不觉从脸上滑落,那掺了泪水的槐花饼好像更加香甜。

此刻我才知晓的,在我记忆深处,哪是什么槐花饼久久不能忘记,而是对亲人久久不能忘记的思念。

(二)走向记忆深处

山东 翟祥栋

岁月的暖,漫过时间的河,抚过浮躁的心扉。我在时光斑驳深处,仿佛看到了那道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房屋,还有那纷飞的月季花……我缓缓地向那记忆地深处走去。

台阶上的苔藓肆意地自由生长着,四层台上布满了它活动的痕迹。推开沉重而斑驳的大门,“嘎吱——嘎吱——”响着。爷爷坐在最喜爱的木椅上,手中拿着那浦葵扇,惬意地享受着午后的阳光。

爷爷仿佛身上带着指南针般,朝我招手“来来来,快来爷爷这坐。”我高兴地答应:好!可当我要跑过去,想抓住那幸福的瞬间时,一切突然都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只是一间空荡荡的房间,我的心顿时如刀割一般。

来到门前的月季花旁,原来连它也走了。剩下的都只是干瘪的枝芽,还有满地早已干枯的花。“落红不是无情物,作春泥更护花。”有的人一但离开,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了。

抬头望向天空,太阳并不是天空的唯一,但您却是永远留存在我记忆深处的唯一。

当我转身准备离开时,爷爷突然出现在我的身后,我那不争气的眼泪顿时溢出眼眶,流在脸颊上。我连忙转过身一把抱住爷爷,紧紧 不松手,诉说着对爷爷的想念,眼泪也跟着从脸颊上簌簌落下。可这时,爷爷推开了我 ,化作花瓣缓缓飘落。

回忆小时候,我常常词不达意;长大后,又往往言不由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爷爷我真的不想长大。

回首往事,日子中竟全是斑驳时光,我再次走向记忆的深处,可那令人平静的嗓音、熟悉的背影却早已远去。

(三)走向诗词深处

山东 高晗笑

浩浩诗词璀璨至极,有豪气慷慨之佳作,亦有凄凉婉转之绝唱。这是文字带给人们的震撼。走向诗词深处,让我们品悟诗歌带给我们的别样滋味。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两任平生。”这首词所流露出来的淡泊从容、旷达潇洒、宠辱不惊的境艺术境界,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友人狼狈不堪哀声怨气,苏轼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写下这流传千古之作。

走进这首诗歌的深处,我们好像感受到苏轼澎拜的心声,慷慨的情绪,在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中,读来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心灵得到净化。

我们为苏轼旷达心胸、乐观超然的情怀所折服。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活巴山夜雨时。”一封普通家书,几行浅显的诗句,千百年多知感动了多少离人游子。

那时李商隐任途失意,羁旅他乡,留滞巴蜀,独处异乡,思归不得,满怀的是孤苦无依的情绪,带着急切想与妻子重逢的心情,李商隐写下对未来团聚美好景象的暇想。

走进这首诗歌的深处,我们感受到李商隐内心凄楚、苦涩与无奈,也品悟到作者想象他日相聚的欢乐和幸福。可他不知,妻子早已因病去世。他日得以归家,面对此等噩耗,李商隐又该如何面对。

我们为李商隐凄楚深婉、含蓄隽永的情思所折服。

斯人已逝,其风长存。他们留给后人浩如烟海的文字诗篇,随着岁月的沉淀,成为人们珍贵的情感寄托。即使只是只言片语,足以让我们震撼许久,而那深邃的精神和内涵,只有我们走向诗词深处,细细品味。

搜索更多有关“如何走进经典作文?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