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文:抄书打卡,第86天苏轼浣溪沙

人气:280 ℃/2024-03-03 15:32:09

今天抄写的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词作品《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五)》

这组词是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求雨后到石潭谢雨的路途中所作,主要写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反映农民的情绪,为农民的喜悦而欣慰,对农民的痛苦寄以同情。它将农村题材带入北宋词坛,给词坛带来了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对词的题材,有开拓意义。请友友们赏阅!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手写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五)

北宋.苏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2。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3)。

软草平莎过雨新(4),

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5)。

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薰(6)。

使君元是此中人(7)。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原文、译文

这组词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是时苏轼43岁,任徐州太守。当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当年初夏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释 文:

柔软的青草和整齐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

春日和暖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带着蒿艾的熏香扑鼻而来。我虽为使君原是农夫出身。

鉴 赏:

第五首(软草平莎过雨新)写雨后农村风光春色和雨后感受,抒发作者的欣喜之情,表达了归田退隐的思想。

与友友们共勉。欢迎友友们批评指正、点评。

共同学习,天天向上,抄书快乐!

抄书打卡第86天

天天向上1964

2023年9月6日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意境图

注 释:

  1.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2. 徐门:一作“徐州”。
  3. 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指石潭的水与泗水相通,水的涨落清浊常常是一致的。
  4. 平莎(suō):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5. 耦(ǒu)耕:两个人各拿一耜并肩耕作,此处泛指耕作。
  6. 蒿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薰:一种香草。
  7. 使君:词人自称;元:原之意。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原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苏轼雕像

搜索更多有关“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文:抄书打卡,第86天苏轼浣溪沙”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