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夜撩人原来的烧烤搬到哪了:小城烧烤,降温后的退路

人气:113 ℃/2024-01-15 23:48:15

通知:狐妹已经正式被确诊为沈眉庄。

啊!这将近 40 度的火辣辣的天,谁家好人还搁外面晃悠啊,不信你瞅瞅,“淄博烧烤”都没几个人去了。

说来也是奇怪。

四个月前,“一饼卷万物”的 “淄博烧烤”毫无预兆地就火了。

最开始,还是几个大学生特种兵旅游给带火的,当时“大学生组团坐高铁去淄博***串”还上了抖音同城热搜呢。

几个吃货一到山东,就被灵魂三件套给俘获了。

师傅烤至七成熟,交给客人围炉重造,小串小饼小葱这么一掺和,一烤、一撒、一***,人间烟火体验感直接拉满,均价 2 元一串肉,再叫上几打啤酒,实现烤肉自由~

放眼这个美食界,“淄博烧烤”也是十分炸裂的存在。

为了承载慕名而来的游客,淄博还特地定制了 21 条“烧烤公交专线”,加密途经“金炉奖”张店区 33 家烧烤店的 42 条中心城区公交线路班次,直接把人送到烤炉旁边。

官方不仅制作了烧烤地图,还出台了住宿优惠政策,给年轻人半价入驻青年驿站。

咱就是说,这人间烟火气那叫一个得劲儿~

一来二去的,热度越烘越大,整一个把山东点燃了。

网上出现了铺天盖地的探店美食攻略,网红博主纷纷前往测评,甚至还引起了央视新闻的关注,特派记者凌晨 4 点秘访烧烤店老板,做跟踪报道。

据大众点评数据显示,3 月以来,“淄博烧烤”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超 770 % ,烧烤类餐厅更是“霸榜”当地美食热门榜。

一夜之间全民“进淄赶烤”,生意火爆的店,一天翻台 500 次,给老板忙活得手脚抽筋。

这股热潮还一直持续到五一,“好客山东”一跃成为顶流。

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 2000 %,客房订单量较 2019 年上涨 800 %。

别说“一房难求”、“车票秒空”了,就连上个厕所都得大排长龙的节奏,你想想,就 4 月 30 日当天,淄博就接待了 19 万人次,那能不热闹嘛~

炭炉的温度,小饼的包容,小葱的豪爽,是社会情绪的折射;

超高性价比的“淄博烧烤”,也是大学生特种兵旅行的不二之选。

本质上,“淄博烧烤”之所以能产生裂变,一方面是疫情复苏后的反扑,报复性消费盛行;

另一方面,有“好客山东”的品牌建设加持,“网红烧烤之城”的头衔也辐射至周边,形成了生态流量圈。

“淄博烧烤”无疑是成功的。

但时间来到盛夏,淄博的局面似乎有了 360 度的反转。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最近, 58 同城上惊现了数百条淄博烧烤店铺转让的信息。

正常来讲,建筑面积 500 方的烧烤店转让租金每月要 1 万多,有些店家甚至搞低价大甩卖,将 300 方的店面租金砍到每月 2500 元,而 200 方的仅需 1800 元。

狐妹也去看了一下二手平台,有不少人转让淄博烧烤的工具和调料;

甚至还有人公开卖电子版烧烤秘方;

加盟培训的课程也比比皆是。

而据抖音旗下巨量算数显示,“淄博烧烤”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在 4 月 29 日达到了峰值 1105.79 万,然而“五一”过后就有下跌的趋势了。

而整个 6 月份,搜索指数除了在端午期间达到 40.48 万外,整体呈下降态势,平均值仅为 15.9 万,到 6 月 30 日,该数值仅为 10.91 万,对比峰值缩水超 100 倍。

咋回事??这才三个月就搞不下去了?网红城市迟早会凉凉吗?

那倒也未必啦。

狐妹觉得,短暂的降温,并不代表彻底凉凉。

原本就靠味道致胜的烧烤老店,只是回归了正常状态,没有大批外来游客消费,也不至于亏损或者倒闭。

更应该反思的,或许是想蹭热度而盲目入局的烧烤新店。

天眼查 App 显示,不到半年时间,淄博新增烧烤店和企业超过 820 家,在烧烤热度最盛的三月和四月,分别开了 250 余家和 380 余家。

但截至目前,全淄博的 5200 余家烧烤中,仅有 3500 家是在业状态。

在遍地是老牌烧烤的淄博,新开业的店没有熟客,没有口碑,再加上前期装修等投入了巨额资金,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这股轰轰烈烈的“投资热”和“创业潮”,从一串难求,到小串内卷,来得快去的也快,就只能夹缝求生,随着热度退潮而黯然离场。

反过来看“淄博烧烤”这事,原本蜂拥而至的外地游客也是前来尝鲜居多,热度下降也是市场的必然规律。

在同质化文旅中脱颖而出已实属不易,但想吸引游客二次消费,对任何一个城市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如何利用好稳步打造起来的文旅 IP ,以及百亿级流量,转化为自身的软实力,是更为重要的事。

另一方面,当消费主体逐渐往 90 后靠近,个性化和 IP 化就会越发明显,相应的,强调沉浸式体验感的产品和项目才会越发受欢迎。

例如,正欲全面打造中国“摇滚之城”的石家庄。

摇滚乐手拿着吉他走进地铁,在周日的清晨为乘客来一场快闪即兴演出;

在开放的绿地和草坪上举办摇滚音乐节,跟歌迷互动。

狐妹看着网友们上传的现场视频,满满的青春热血气息,隔着屏幕都觉得开心~

作为年轻人嘛,狐妹当然是非常喜欢这种有意思的体验啦。

但回归到文旅 IP 本身,摇滚之城能不能沸腾起来,实现形象破圈,或许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首当其冲的,就是河南新乡也同样提出要打造“摇滚之乡”。

其次,摇滚音乐节如何吸引高质量的音乐人才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第三,在流量狂飙达到巅峰时期,城市的承载力是否能跟上,基础设施是否能负荷,文娱活动是否可以常态化,这些是光靠“流量至上”办不到的~

就好比淄博,即便是“退烧”了,但在这场烧烤盛宴上,烧烤店没有宰客,不仅足称还多送;酒店也没有趁机涨价,城市承载力也足以负荷高峰期人流量,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地方呀~

正所谓“千城千面”,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对地方特色名片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但我们更希望,一座城市的文化塑造可以经久不衰,充满张力~

参考资料:

光明网:凌晨四点的淄博,静悄悄?|相对论·蹲点烧烤背后

澎湃新闻:“摇滚之城”石家庄“开摇”了!

潇湘晨报:搜索暴跌100倍,淄博烧烤迅速降温,告别喧嚣后该何去何从?

编辑:桃子

搜索更多有关“夜撩人原来的烧烤搬到哪了:小城烧烤,降温后的退路”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