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施氏姓氏起源于哪个世家?解读历史悠久的古老姓氏-施姓

人气:317 ℃/2024-01-07 16:29:25

“施”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施字的历史起源有组织生产工作的意思。“施”姓是一个大姓,也有不少的名人。

“施”氏来源

其一:源于姬姓,为春秋时期鲁惠公之子姬尾生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记载,春秋时期,鲁惠公姬弗涅之子中有个姬尾生,字施父,史称施父尾。

其二:源于妫姓,出自夏王朝时期诸侯国施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夏王朝时期诸侯中有施氏,建施氏国,其故址在湖北省恩施县一带。

其三:出自殷商时期七族之一的施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据史籍《左传》记载,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之弟姬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邽氏)、锜氏、饥氏、樊氏和终葵氏等。

其四:源于方姓,出自明朝初期大儒方孝孺同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其五:出自他族改姓。如云南白族以海螺为图腾的氏族,汉姓为施;明、清时云南土司有施姓;世居沈阳之满洲人有此姓;今京、彝、苗、蒙古、羌、傣、怒、纳西、僳等族有此姓。

其六:源于赫哲族,出自明、清时期赫哲族富勒哈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其七: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时期蒙古族艾耀施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其八:源于白族,出自明朝时期白族施氏族,属于以图腾信仰汉化为氏。

其九:出自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施姓分布

当代施姓的人口已达205多万,为全国第九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1000年来中施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态势。施姓主要集中于江苏、福建、浙江三省,占施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上海、湖北、安徽、台湾、云南、广西,这六省区市又集中了28%。全国仍以苏、浙、闽为施姓******中心施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浙沪台、江苏大部、安徽东南、江西东施部、福建大部、云南、四川南部、贵州西南、广西西端和南部、内蒙古东北、黑龙江西北,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3%,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5%的施姓人群。在江苏北段、安徽西南、赣鄂大部、湖南北部、川黔大部、重庆南部、粤桂大部、海南、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宁夏西北、山东东部、黑吉辽、内蒙古东部,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一0.3%之间,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9.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5%的施姓人群。

施姓迁移

施姓迁移次数比较多,其中有三次比较特殊,是迁移到中国的台湾省。

第一次是明末清初郑氏时期。明崇祯年间郑芝龙招募大批沿海农民到台湾省垦荒,其中大多是泉州人。继而其子郑成功率军攻打驱逐荷兰人,占领台南,随郑氏赴台湾省的将士和百姓更是数以万计,他们大多是泉州人,其中包含一些施姓民众,例如施琅家族。这时期的中国大陆移民大多居住在今台南市、高雄市、彰化县一带。

第二次是施琅攻打下台湾省时期,施琅平台后,因战功卓著,在台南置有将军乡。于是,福建沿海人民大量涌入台湾,随施琅来台湾省的晋江施姓亲属和族人不计其数。如施琅其子施世骥、施世骠、施世骅,侄施世骧、施世禄;族人施玮、施瑶、施璿、施肇勋、施启秉等。施世骠,十五岁随父出征,因有战功授左都督,累迁广东陆路提督,后调任福建水师提督,擒获海盗有功,受康熙嘉奖,康熙六十年,台湾朱一贵起义,施世骠统兵剿灭。

第三次移民潮是在乾隆、嘉庆时期。晋江在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朝政府批准晋江的蚶江(今属石狮市)与台湾省的鹿港"对渡"。八年后又开放蚶江与淡水河口的八里岔"对渡",所谓"对渡"就是对口贸易。期间,中国大陆沿海人民大量移民台湾,据一些施姓族谱记载,其时施姓相率赴台者不在少数,此为蚶江施姓。

施氏宗祠

搜索更多有关“施氏姓氏起源于哪个世家?解读历史悠久的古老姓氏-施姓”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