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湛江市太平镇属于哪个区的?湛江市太平镇历史演变

人气:246 ℃/2024-04-27 12:18:57

概述

太平镇现属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与海康、遂溪县相邻,面积124.38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太平圩,耕地40908亩,其中坡地15854亩,海岸线长38公里。1990年止,下辖18个管区,103条自然村,有14913户64324人。2020年止,太平镇总人口现有12万多人,管辖31个村委会,86条自然村。

区域沿革与历史重大事件

春秋时期 雷州半岛在楚、越交界,太平镇属雷地。

战国时期 雷州半岛属百粤(越)南境,太平属雷地。

秦代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平南粤(越)置南海、桂林、象3个郡。太平属雷州半岛象郡。据查象郡:郡址在今广西自治区崇右县境内。秦末汉初 雷州半岛属南越,太平属雷地。

汉元鼎(武帝)6年(公元前111年)汉派伏波将军路搏德平南粤(越)置合浦,交趾等九个郡。后析合浦郡置徐闻县,太平属合浦郡徐闻县。从此雷地隶属中国版图,分疆置吏之始。当年伏波将军路搏德平南越时,曾驻兵于现遂溪县城月河(武乐水)北岸。

汉建安(献帝)8年(公元203年)改交址郡,(九郡之一)为交州时,太平属交州合浦郡徐闻县。

三国时 太平属交州,初属蜀,蜀失荆州后入吴,太平属吴。后改交州合浦郡为珠官郡(又改为珠郡)又复合浦郡,太平属交州合浦郡徐闻县。南朝宋时 合浦郡置越州,太平属越州合浦郡徐闻县。

南朝齐时 永明2年(公元484年)改徐闻县为齐康郡领乐康县。后又改为齐康县,太平属越州齐康郡齐康县。后来,在现遂溪地设扇沙县、椹县。太平属椹县(另一说椹县梁时才设)。

南朝梁时 析越州,置合州,后改南合州,太平属南合州椹县,陈朝沿梁制。隋初 隋平陈后,改南合州为合州,太平属合州椹县。

隋开皇9年(文帝杨坚)(公元589年)废齐康郡。10年(590年)现遂溪地坛设铁耙县(县址在现湖光镇旧县村),太平属铁耙县隶合州。当时遂溪地有扇沙、椹县、铁耙三个县。隋开皇18年(598年)改椹县为椹川县,太平仍属铁耙县。

隋大业初(隋炀帝杨广)改合州为合浦郡,太平属合浦郡铁耙县。

唐武德4年(高祖李渊公元621年)复置南合州,太平属南合州铁耙县。因当时安徽省合肥市也称合州,全国两个合州,故将我南方合州改为南合州。

唐贞观元年(太宗李世民公元627年)改南合州为东合州。因当时四川省合江县也称合州,故将我们东部合州,改为东合州,四川省合州称为西合州。唐贞观2年(公元628年)省椹县、扇沙两县,并入铁耙县。太平属东合州铁耙县。

唐贞观8年(公元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此为雷州得名之始,太平属雷州铁耙县。唐天宝元年(玄宗李隆基公元742年)改雷州为海康郡,太平属海康郡铁耙县。

唐天宝2年(公元743年)将铁耙县改为遂溪县,遂溪属海康郡【《广东通志》记载:天宝元年,将铁耙县、椹县并省,改名遂溪县;但《雷州府志》及《遂溪旧县》均记载:唐至德2年(公元757年)将铁耙县改为遂溪县】,县治在今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此为遂溪得名之始。太平当时属海康郡遂溪县。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海康郡为雷州,属岭南道。下辖海康、遂溪、徐闻三县。五代时属南汉,仍沿唐制,太平属岭南道雷州的遂溪县。

宋开宝4年(太祖赵匡)(公元971年)改雷州为雷州军,省遂溪县并入海康县,属雷州军管辖。开宝5年 撤雷州军,复置雷州,此时太平属雷州的海康县。

宋绍兴25年(高宗赵构)(公元1155年)复置遂溪县,建县署于登梭坊(今遂溪县城南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迁惠民坊(今遂溪县城西街)当时太平属雷州遂溪县。

元至元15年(元世祖)(公元1282年)改雷州为雷州路,此时太平属雷州路遂溪县。

明洪武元年(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改雷州路为雷州府,辖遂溪、海康、徐闻三个县,太平属雷州府遂溪县(沿至清光绪26年公元1899年止)。

明朝隆庆(穆宗)31年(公元1567年)倭寇逼攻雷州城,攻俘锦囊所,卫所官不能抵抗。另在现太平镇通明村建立白鸽寨防倭,从此白鸽寨成为雷州水师重镇。

清顺治15年(世祖公元1658年)现太平地区庐山村洪泮洙中进士,后任安徽徽州休宁县知县,清康熙时代,主纂《遂溪县志》。

清康熙3年(圣祖公元1664年)迁白鸽寨水师驻扎徐闻海安,严肃查宪海禁。第二年年又迁海安水师于通明村白鸽寨。公元1666年在通明港建白鸽寨城。

清康熙23年(公元1682年)修缮白鸽寨城。清道光(宣宗29年公元1848年)第二次修撰《遂溪县志》,全县分为五个乡,十一个都,二十六个社。太平镇地区属尚智乡,辖庐山、黎村、通明等三社。

清光绪24年(德宗)(公元1898年)清政府将广州湾(广州湾这个名词是原南三岛内有一村坊叫做广州湾,但法帝把广州湾范围扩大到现六个区:赤坎、霞山、开发区、东海区、坡头一部分及麻章区)租借给法帝管辖。法海军于是年四月二十三日即双方未定界签字前,就占了遂溪县海头的炮台,并在海头港登陆。建兵营筑工事,并提出扩大租界范围:北至万年桥河,即今遂溪新桥河。东至石门河,南至通明河,东至坡头圩,包括东海、硇洲两个岛及今黄略、麻章、赤坎、霞山、坡头、太平、湖光等区镇。因此导致遂溪县人民义愤,组织抗法斗争。经过遂溪县人民抗击法帝后,至定界时,法帝不敢强求租借现黄略、麻章两镇。

清光绪25年(1899年)10月16日,中法双方代表正式签字租借广州湾给法帝,即签《广州湾租借条约》条约规定从1900年1月1日起,租期99年。从此原通平区即属广州湾法帝殖民统治。当时法帝在太平圩和通明港设营、局、团统治,下设村议员。

民国34年(1945年)是年夏,日寇公开占驻了广州湾,接收法国在广州湾政权。原通平区又属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但在太平营、局、团这些建制不变。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从此中国人民8年抗日战争得到胜利。9月21日,国民党派邓龙光率部进驻广州湾。接收日本政权,改名湛江市。从此原太平区属湛江市统治。原南文乡(即南夏)片属遂溪县城月镇管辖。

1949年12月 国民党在雷州半岛政权全面被共产党推翻,现太平镇地区全部得到解放。共产党领导的遂溪县南区人民政府曾进驻太平圩(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现太平镇均属中共遂南区党委领导)。19日 我军解放了湛江市后,原通平区属湛江市,成立太平区人民政府,肖树模任区长,徐燕吉任副区长。

1951年11月原通平区划归遂溪县统辖,改名遂溪县第八区。1952年1月,将当时遂溪县第四区南文乡、庐山两乡划归遂八区管辖,区域范围一直不变。

1958年9月遂溪县第八区与第四区合并,改称遂溪县金星人民公社。乡并大称为营。同年11月,遂溪、廉江及海康县(南渡河以北合并)改名雷北县。省遂溪、海康、廉江三个县。太平地区属雷北县金星人民公社。

1959年5月将金星人民公社分为太平、城月两个人民公社。太平人民公社办公地点在太平圩。11月雷北县改名为雷州县,太平属雷州县太平人民公社。

1961年4月析出雷州县,恢复遂溪、廉江、海康三个县。太平人民公社划归海康县统辖。6月太平人民公社又划归湛江市郊区办事处统辖。1964年6月太平人民公社改称太平区,下设太平、草坑两个人民公社。太平地区属湛江市郊区办事处统辖。1986年撤销太平区公社,改称太平镇人民政府,属湛江市郊区管辖。

评为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或游击根据地村庄革命老区村

1943年冬至1944年上半年,太平地区先后组建游击小组的有:南夏(含南山下)、文里(含陈、吕、李、叶、许五姓四村)、后塘仔、田头尾、东岸(含卢、陈、肖三姓)、仙村、洋村东、洋村西、通明、卜品(含卜品仔)、仙凤、塘边杨、甘园、乌塘、上店(含角塘)、下店(含谭宅)、山后(含山六仔)等村。

1957年,太平镇南夏、后塘仔两村被评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村庄,是太平镇第一批革命老区村。

1980年,卜品、卜品仔两村被省人民政府评为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庄。

1989年太平镇文里叶、文里陈、文里李、文里吕、田头尾、东岸、调浪、通明、塘边杨、塘中、陈渔、塘东、坡塘、海岚、洋村东等村,被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村庄

1992年被评为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游击根据地村庄有:南山下、上店、山后、山六仔、后坑、恒太、下店、角塘、甘园、文昌、仙凤、仙村、洋村西

1993年被评为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肖渔、麒麟、乌塘仔

1998年,造甲仔被评为革命老区村庄。

乡、管理区与村民委员会的演变

1949年12月下旬,中共湛江军管会发出通知,成立太平区人民政府。肖树模任区长,徐燕吉任副区长。区政府初设在何保罗楼,后迁至今太平镇人民政府住地(法国筹建的营房)办公。区政府下辖:王龙、良仙、东岸、太平、吕岭、文造、调洋、通明、卜塘、六礼等十个乡。乡以下是以自然村为行政单位。

1994年,省民政厅批准太平镇为革命老区镇,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在太平圩。全镇革命烈士27名。11月湛江市郊区人民政府改名为麻章区人民政府,区办公地址从霞山迁往麻章圩,太平镇属麻章区管辖,下辖通明、卜品、北山、六礼、东岸、陈肖、吕宅、山后、王村、里光、南夏、仙村、六坑、新联、造甲、洋村、调浪、塘边18个管理区和太平居委会

2000年,管理区改为村委会,在原来的18个村委会中增加甘园、塘东、肖渔、陈渔、百龙、东黄、岭头、麒麟、韩家山9个村委会。

2016年,太平镇又增加文昌、边凭、乌塘3个村委会其计30个村委会和1个(太)居委会。

太平镇现在所辖村委会、居委会的人口分布具体如下:

1.太居村委会:总人口7784人,管辖7条自然村。①太居村4000人,主要姓陈、郑、洪、吴、吕;②太渔村748人,苏姓;③良村1530人,苏、梁两姓;④太平农村;⑤金丝绿村308人,陈姓;⑥土角村390人,吴姓;⑦洋泗塘村808人,陈姓。

2.造甲村委会:总5240人,管辖2条自然村。①造甲村4680人,陈、吴两姓;②仙坡(郑)村560人,郑姓。

3.边村委会:总1880人,管辖3条自然村。①甘园仔村20左右人,冯、李两姓;②边凭村980人,陈姓;③造甲仔村880人,冯姓。

4.文昌村委会:总1200人,管辖①文昌村,吴姓。

5.甘园村委会:总1180人,管辖①甘园村,冯姓。

6.洋村西村委会:总2100人,管辖①洋村西村,有许、吴两姓。

7.洋村东村委会:总1710人,管辖①洋村东村,有吴、梁、戴三姓。

8.山尾村委会:总1866人,管辖①山尾村,李姓。

9.调浪村委会:总5306人,管辖2条自然村。①欧六村400人,欧姓;②调浪村4906人,谢姓。

10.韩家山村委会:总1362人,管辖①韩家山村,韩姓。

11.塘边村委会:总4740人,管辖4条自然村。①坡塘村380人,杨姓;②塘边西村2600人,杨姓;③塘边中村1380人,杨姓;④谭宅村380人,谭姓。

12.塘东村委会:总1428人,管辖①塘东村,何姓。

13.麒麟村委会:总3358人,管辖①麒麟村,陈姓。

14.通明村委会:总8824人,管辖2条自然村。①店坡村930人,吴姓;②通明7894人,主要有陈、吴、何、林等姓。

15.卜品村委会:总3481人,管辖4条自然村。①卜品仔 716 人,罗、黄、李姓;②何宅仔村180人,何姓;③卜品村1700人,黄、杨、李姓;④海岚村885人,何、梁、吴、陈姓。

16.吕宅村委会:总4398人,管辖①吕宅村,吕姓。

17.北山村委会:总6936人,管辖8条自然村。①草郑村718人,郑姓;②草彭518人,彭姓;③罗家塘村320人,陈、梁两姓;④李宅村618人,李姓;⑤北山510人,彭、杨两姓;⑥塘尾村798人,彭姓;⑦后坡村1700人,彭、何两姓;⑧谭体村1700人,陈姓。

18.六礼村委会:总5411人,管辖6条自然村。①后头仔村650人,陈姓;②后头村1188人,陈姓;③六礼村1580人,陈姓;④新坡村780人,陈姓;⑤南边园村710人,郑姓;⑥只湖村 503人,陈姓。

19.岭头村委会:总5297人,管辖2条自然村。①仙凤村 1327 人,陈姓;②岭头村3970人,陈姓。

20.东岸村委会:总5859人,管辖①东岸村5859人,卢、湛、吴、林四姓。

21.陈渔村委会:总1923人,管辖①陈渔村,陈姓。

22.肖渔村委会:总2546人,管辖3条自然村。①仙坡村360人,肖姓;②翁井300人,肖姓;③肖渔村 1886人,肖姓。

23.南夏村委会:总4915人,管辖3条自然村。①南夏村3700人洪姓;②南山下村245人,洪姓;③上店村970人,卢姓。

24.仙村委会:总5200人,管辖5条自然村,徐姓。①西关村;②下村;③坡湖村;④仙村中;⑤东关村。

25.百龙村委会:总1180人,管辖①百龙村 ,周姓。

26.东黄村委会:总2287人,管辖2条自然村。①百龙黄村168人,黄、周两姓;②东黄村2119人,黄、郭两姓。

27.山后村委会:总4160人,管辖3条自然村。①山六仔村420人,唐、黄两姓;②山后村2988人,唐姓;③高南村752人,王姓。

28.王村委会:总3988人,管辖①王村,周、傅两姓。

29.里光村委会:总 12472人,管辖16条自然村。①文里叶村1750人,叶姓;②文里陈村650人,陈姓;③油河仔村392人,陈姓;④文里吕村 420人,吕姓;⑤田头尾村495人,李姓;⑥文里李村1250人,李姓;⑦湾路村158人,周姓;⑧里光村392人,陈姓;⑨后坑村283人,陈姓;⑩边坡村360人,洪、颜、陈、肖、杨五姓;(11)文里许村263人,许姓;(12)后塘仔村686人,陈、洪两姓;(13)庐山村2006人,洪姓;(14)南下仔村 1881人,洪姓;(15)界墙村88人,肖姓;(16)白泉水村 1398 人,洪姓。

30.六坑村委会:总3977人,管辖8条自然村。①角塘北村258人,洪姓;②角塘南村200人,洪姓;③乌塘仔村330人,卢姓;④下店村360人,洪姓;⑤恒泰村835人,吕姓;⑥上六坑村506人,颜、徐两姓;⑦谭宅村108人,谭姓;⑧下六坑村1380人,徐姓。

31.乌塘村委会:总1649人,管辖①乌塘村,卢姓。

各个村庄所获得荣誉

甘园村:1989年评为市文明村、1996年评为市文明建设先进村、2012年市最美村庄、2014年市生态文明村。

后坡村:1995年评为湛江市文明村、1997年评为区卫生文明达标村。

东岸村:2005年评为市特色文化村。

造甲仔村:2005年评为市生态村。

麒麟村:2006年评为市特色生态文化村、2008年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村。

通明村:2006年评为市特色文化村、2015年省名村。

塘东村:2007年评为区生态文明村。

凭村2008年评为区生态文明村。

吕宅村:2009年评为市最美村、2013年评为市文明生态村。

仙村:2009年评为省卫生村、2013年评为省名村。

文里李村:2009年评为区生态文明村。

造甲村:2010年、2013年评为市生态文明村。

庐山村:2010年评为市文明村。

文昌村:2011年评为区生态文明村、2013年评为市生态文明村。

良村:2011年评为市卫生村及省卫生村。

山后村:2011年评为区生态村。

王村:2012年评为区生态村。

白泉水村:2013年被为市生态文明先进村。

店坡村:2014年评为市生态文明村。

百龙村:2015年评为市卫生村和省卫生村

田头尾村:2015年评为市文明村。

后坑村:2015年评为市生态文明村。

乌塘村:2015年评为市生态文明村。

下店村:2016年评为市生态文明先进村。

上六坑村:2016年评为市生态文明村。

下六坑村:2017年评为市生态文明村、2019年市文明先进村。

洋东村:2019年评为市文明先进村。

搜索更多有关“湛江市太平镇属于哪个区的?湛江市太平镇历史演变”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