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核的功效作用

人气:160 ℃/2024-06-24 21:00:59
【导读】 荔枝核的功效作用,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荔枝上市季节到了,很多人吃完荔枝就扔掉了荔枝核,其实荔枝核也是一味中药,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下面给大家介绍荔枝核的功效吧。荔枝核的功效中医认为,荔枝核性温,味甘、微苦。具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之功效,能治...

荔枝上市季节到了,很多人吃完荔枝就扔掉了荔枝核,其实荔枝核也是一味中药,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下面给大家介绍荔枝核的功效吧。

荔枝核的功效

中医认为,荔枝核性温,味甘、微苦。具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之功效,能治疝气、睾丸肿痛及少腹气聚胀痛等症。此外,还可用于胃脘痛和妇女寒凝瘀滞腹痛等症。

荔枝核的作用

1、理气止痛

本品辛温,入肝、肾经,有理气止痛作用。《本草纲目》曰:“荔枝核入厥阴,行散气滞、其实双结而核肖睾丸,故其治癞疝卵肿,有述类象形之义”。故多用于厥阴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疝痛、睾丸肿痛等少腹疼痛,并可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妇人经前腹痛和产后腹痛。

2、温中散寒

荔枝核味辛性温,故有温中散寒之功,常用于寒凝气滞之胃脘疼痛。本症多由于素体气虚或久病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从内生、胃失温养,症见: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绝,食少纳呆、泛吐清水,喜按喜温,饥饿时痛甚,得食稍减,遇冷则剧,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胃痛时轻时重,数年不愈,严重者可兼呕血或便血,舌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滑,脉沉迟或濡弱。《备要》载:“辟寒邪、治胃脘痛”。故用本品可治本症。

3、降血脂

荔枝核可以降血脂,调节血脂代谢紊乱。

4、降血糖

近年来研究表明,荔枝核中所含的皂甙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临床应用单味荔枝核辅助治疗非胰岛素依赖性2型糖尿病有较满意的疗效,能较好辅助降糖,治疗中未见副作用发生。

5、调经止痛、治产后腹痛

月经是每位女性朋友每个月的好“朋友”,有的女性因为好“朋友”的来到而感到烦恼。痛经是很多女性朋友非常苦恼的一件事情,现在小编告诉大家一个非常实用的小方法可以缓解痛经,就是用荔枝核熬水喝,食用后效果非常的明显。荔枝核还可以治疗生产后。由于气滞血瘀所导致的妈妈们月经前期腹痛和产后腹痛等症状。要是与当归、川芎、益母草等着名药材同时食用,治疗效果会更佳。

荔枝核的药用价值

药用配伍

1、配橘核:荔枝核善走肝经血分,功善行气,散寒,止痛;橘核沉降,入足厥阴肝经,功专行气,散结,止痛。二药参合,专入肝经,直达少腹,祛寒止痛,散结消肿之功益彰,治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等以及少腹刺痛、腹内包块、虚寒性带下等证。

2、配香附:荔枝核理气止痛,长于调经止痛;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二药配用,专功肝郁,常治疗闭经、痛经、经前及产后血瘀腹痛,为妇人之良方。

3、配木香: 荔枝核能行能通,能温能散,故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木香行气导滞而除胀止痛。二药合参,常治疗心腹胃脘久痛、食欲不振之脘腹胀痛等证。

4、配小茴香:荔枝核行散气滞,长于治疗厥阴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疝痛、睾丸痛;小茴香具有理气止痛之功,其性味辛温,又善温肾散寒,乃行少腹致阴之气要品。二药相配,肝肾同治,为理气疗疝之良剂,常治疗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等证。

5.配酒:单味烧存性,以酒调服,治心痛及小肠气。

荔枝核药用选方

1、治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者:荔枝核一钱,木香八分。为末。每服一钱,清汤调服。《景岳全书》荔香散

2、治心痛及小肠气:荔枝核一枚。煅存性,酒调服。《本草衍义》

3、治肾大如斗: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等分。锉散,炒,出火毒,为末。酒下二钱,日三服。《世医得效方》荔核散

4、治疝气颓肿: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连白九钱,硫黄四钱。为末,盐水打面糊丸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良久再服,亦治诸气痛。《坦仙皆效方》玉环来复丹

5、治血气刺痛: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盐酒送下。《妇人良方》蠲痛散

6、治肋间神经痛:荔枝核烧炭存性捣碎,取6克,加广木香6克,水煎服。

荔枝核的使用禁忌

1、妊娠者忌用。

2、身体强壮体内无寒者请不要服用。

3、身体较差者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4、服用荔枝核时不要空腹,最佳时间是在饭后30分钟再食用为佳。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