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王羲之励志 五十岁,努力晚了吗看了兰亭和王羲之的故事

人气:159 ℃/2024-04-04 07:27:11

我们在百度上搜索“绍兴”,一定会跳出来“兰亭”这两个字,过去的文人墨客即使踏破铁鞋也要瞻仰这里,是因为他们仰慕的书圣王羲之住过兰亭,这里有他精彩的足迹。

兰亭极具风雅的招牌

兰亭景区位于绍兴城西南的兰渚山下,原来只是一个传统祭水的场所,在汉代的时候设了驿亭,有了这样的名字。现在的兰亭为明代嘉靖年间所建造的,在清代的时候,两次修建,在民国1916年又重修,到了1980年又全面修缮,有了鹅池,流觞亭,曲水邀欢处,小兰亭,御碑亭,王右军祠等等。鹅祠碑为“二王”合壁,“君民碑”,是康熙皇帝书法的“兰亭”碑和“祖孙碑”(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合书的~御碑),被成为是“兰亭三绝”

鹅池

鹅池碑

康熙写的兰亭碑

鹅池

祖孙碑

王右军祠

看兰亭,不能仅从历史的角度看东晋一代的书圣的遗迹墨痕,而更要从艺术的角度看王羲之的才情和风度。

康熙写的兰亭碑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也就是王羲之五十岁的时候,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亲朋好友在此聚会,这时候王羲之等人列坐于兰亭环溪的矮石,将酒觞置于缓缓流动的清流中,大家说好,酒觞停留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写一首诗,一共有二十七人写了三十七首诗,王羲之在这一次******中写的诗就是《兰亭集序》。这是一部旷世之作,所以努力在什么时间都不晚,关键你有没有准备好。

兰亭的景色

这一篇序文一共三百二十字,字字珠玑,美文天成,气韵在纸面上流淌,伟大的哲思在行云流水间凝聚,《兰亭》无论文辞和书法都到达了艺术的极致,在这一瞬间,王羲之的手已经被艺术之神紧握!

《兰亭集序》

《御碑亭》

他的序中有这么一段让我们叹为观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古人云:“生死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在这里他的灵感和豪情在纸上自由的奔泻,只有这里茂林修竹,清流急湍读懂王羲之的吟唱低吟。

兰亭的茂林修竹

兰亭带着天然滤镜的山水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生命高峰,这样的高度一生中只有一次,王羲之心领神会,在永和357年,王羲之把世俗的荣辱沉浮全部留在了兰亭,离开了官场,后人一直认为《兰亭序》是王羲之人生的转折点!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一定要展开他的故事,才能说的明白。

公元303年,王羲之出生山东临沂的官宦人家,他的祖父在当时为官尚书郎。

公元319年,有太尉郗鉴和他们家来联姻,家族里的公子们都忙着应选,只有王羲之坦腹于东床若无其事,而太尉当即决定选王羲之为婿,这就是著名的“东床快婿”

王羲之对官场毫不在意,对写字情有独钟。

兰亭的墨池碑

兰亭的墨池回廊的碑帖

然而在公元325年,王羲之还是出任了秘书省秘书郎,在公元328年王羲之被选调入浙江会稽王府,这也是王羲之迁居会稽的原因,他当时任会稽王友,只有才学出众,声望卓著的人物才能担任。

公元340年,王羲之任江州刺史。

公元351年,王羲之被任命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这也是王羲之被称为王右军的由来

公元353年,他和谢安,孙统,孙绰,之循等人来到兰亭“之”字形的小溪旁饮酒赋诗,就有了“曲水流觞”的典故。

曲水流觞

这个《兰亭序》是这一次酒兴的即兴之作,待次日酒醒后,打算重新规规矩矩地书写,然而写来写去终不及酒兴之中草书的功力,后来也放弃了重写。

兰亭集序》遒媚飘逸,精彩绝伦,历代文人墨客临摹者不计其数。

褚遂良,米芾等人都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清朝郑板桥的《兰亭序》

明朝王铎的《兰亭序》

元朝孟頫临的《兰亭序》

《兰亭集序》也深受唐太宗李世民青睐,并且也想方设法要得到他,李世民去世后,《兰亭集序》真迹成为了陪葬品,埋在了昭陵世人再也看不到他的真迹

明朝的皇帝朱熹也为《跋定武兰亭序》题过词,宋仁宗,宋真宗的第六个儿子赵祯,酷爱书法,也写过《兰亭序》,康有为赞扬他的书法骨肉俊秀

明朝皇帝朱熹为跋定武兰亭序题词

宋仁宗所写的《兰亭序》

王羲之的书法高峰,成就于兰亭,其官场失意地也在兰亭,他在担任会稽郡内史期间,与前任内史王述不和,在王述升任扬州刺史以后,命人检举王羲之在浙江任职期间的各种问题,王羲之最后只好称疾辞官,在公元355年迁到了绍兴市嵊州金庭镇一带,隐居山林。

宋池亭

乐池

天章寺

从坦腹东床的放任率直,到辞官解甲的寄情山水,兰亭是他生命之中的精神驿站,是他放飞心情的自由空间。

古老的兰亭亲眼目睹了王羲之坦露生命意象的全过程,历史让王羲之流传了千古,那一年他五十岁。

然而《兰亭序》命运多舛

《兰亭序》的真迹在隋朝时为右军七世孙智珍藏,孙智死后给了他的弟弟辩才。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专程派御史萧翼盗走真迹,让书法成为陪葬品,也是唐太宗的首创,也是《兰亭序》的最高利遇和最大悲哀!

兰亭成了诠释《兰亭序》的一个历史大背景,一千六百多年来,这个大舞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最注目的就是两位皇帝:康熙和乾隆。

两位皇帝,一祖一孙,一前一后来到兰亭,都是下江南的时候来的。

康熙写了《兰亭序》全文,乾隆挥毫写下了《兰亭即事》,这就是著名的“祖孙碑”,他们一阴一阳地刻在兰亭流觞亭后面的石碑上。

这是康熙写的《兰亭序》

这是乾隆挥毫的《兰亭即事》

这“祖孙碑”,与一肥一瘦的“鹅池”“父子碑”,虽相隔几个世纪,却咫尺相望,守望着同一种民族文化。兰亭虽小,却独秀于整个华夏园林,并揭开了整个书法史上最灿烂的一页。

鹅池

兰亭的父子碑

鹅池,缘于王羲之爱鹅,养鹅,书鹅这个碑建于清同治年间

碑上的“鹅池”二字,一胖一瘦,字体有异,其中“鹅”字为王羲之说书,“池”为他的儿子王献之所写,父子合壁。也被人称为“父子碑”

公元1693年康熙皇帝临摹《兰亭集序》全文雍容华贵,于是建碑立亭,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兰亭碑被砸成四块,八十年代全面修复,“兰”字却尾,“亭”字缺头,一开始准备修复全貌,赵朴初认为以残碑留世。

康熙临摹的兰亭碑

我们信手翻开《历代诗人咏兰亭》有六七百首,我们看到熟悉的文坛大家有孟浩然,苏轼,陆游,张岱,刘长卿等等

对绍兴这个城市而言,兰亭有超乎想像的影响力,在绍兴的书法硕果累累。在2004年,青年书法家何来胜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首届兰亭书法奖”,中国书法因兰亭而骄傲,中国绍兴因兰亭而骄傲!

乐池

兰亭碑林

兰亭书法博物馆

兰亭书法博物馆

兰亭景区PS1⃣地址: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兰亭镇308省道。

2⃣门票:70元,全国4A级景区,品质完全达到5A级水平,我是买了兰亭景区 东湖景区 大禹陵景区在一起的联票要便宜很多

3⃣开放时间:08:00~17:00

4⃣交通:乘坐绍兴市公交0003旅游专线车到兰亭风景区站下来就到了

搜索更多有关“王羲之励志 五十岁,努力晚了吗看了兰亭和王羲之的故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