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老子道德经天之道地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物壮则老

人气:345 ℃/2024-04-10 08:43:56

世间万事万物皆脱离不了一个生灭之道,“物壮则老”,物极必反。

你富贵加身,如果骄横跋扈,必自招祸殃,如果谨小慎微,防微杜渐,或能长久一些,因为这合乎“天之道”。

富贵已达“物壮”、“物极”层次,再向前一步,就是走向深渊。

明初四大案之一胡惟庸案,就是显例,如果胡某不忘乎所以,怎能被老朱抓住把柄,九族尽灭,诛连3万余人。

当事物快要发展到“极点”时,一定要为自己留有可选择的空间,没有了翻转腾挪的自由度,人生就容易走进死胡同。

老子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用“道”来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人,不会靠兵力强凌天下。恣意用兵,很容易得到报应。凡军队经过的地方,长满了荆棘;大战过后,必定出现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能达到目的而已,不敢轻易恃强用兵。达到了目的却不自负,也不自夸,也不骄横;达到了目的也是出于不得已,也不是恃强用强的结果。事物强壮到顶点,则会趋于衰老。(如果恃强用强,则会加速衰老),这是不合乎道的,不合乎道则会早早消失。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任何事物强盛到了顶点就会走向衰败,一味地求壮是不符合规律的,不符合规律就会早早地走向灭亡。

55章亦有此句。物壮则老,势强则弱,这是自然之理。“是谓不道”,与“物壮则老”是矛盾的,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通观本章,老子意在警戒世人不要恃强用强,否则没有好结果。

如果“物未壮”而逞壮,此谓人为之壮,则会虚耗精力,加速衰亡,是谓“不道早已”;

如果“物壮”而过分使壮,则会加速趋于衰弱,这也是自然而然之事。

结合55章,“心使气曰强”,此句宜理解为“物(使)壮则老”,这样似乎更符合老子旨意。

这种“人为之壮”与“是谓不道”也能够自然衔接,逻辑上也通顺。

世人片面地追求强壮,并恃强用壮,这会加速事物地衰老消亡,这样理解是符合自然之道的。

“物壮则老”,凡事不求圆满,不恃强凌弱,不懂得适可而止,往往会自取灭亡。

物壮则老,盛极而衰,这是自然之理。无论生命还是事物,从生到灭,就是一个由弱到强、由壮到老、由盛到衰的过程,这是无法回避的自然规律。

尘世间,我们无法脱离天地万物的生理支撑,也就无法挣脱“物极必反”的自然法则。

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我们难以真正地超越,实现真正地自由。为此,在现实之中必然寻求一个独立而不改的“超越界”。

“天之道”,让我们看到了一丝曙光,也给予我们智慧与力量。

心与道合,与道同行,行于大道,才能真正地从“物壮则老”、“物极必反”的法则下走出来,“物物而不物于物”。

“反者道之动”。不贪大利,不受大害;得不大喜,失不大悲。万事莫强求,万物莫用尽。大道至简,自然而已。

搜索更多有关“老子道德经天之道地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物壮则老”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