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落叶是秋天的最美诗句:最美的叶,落在诗里醉了整个秋天

人气:216 ℃/2024-03-20 08:23:20

冬雪。春花。夏雨。

秋,终于来了。

我翻开一本书,取出了书中那金黄的秋叶标本,放眼望向窗外,在同样金黄的树冠上,像这片叶子一样悲寂而又美丽的秋叶,由上到下,伴秋风飘零,数不胜数。

我暗自欣喜,终于带着秋叶的思忆,从上一个秋天走了过来。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前句白石青溪,林深红浅;后句山抹微岚,翠茸淡荡;自身洒脱在这两重深秋景色外,那样一种一切可淡去又一切不必淡去的静若浮云。

很多画家画过王维这诗境(如石涛)。

漫山的空翠打湿了人的衣服,其实也打湿人的心灵。

这片令人神往的世界,你一旦接近它,就会被它包裹,被它挟持去;你会融到它的世界中,投入它的怀抱。

诗人不是写自己喜欢这片山林,写山林的诸般美景,而是写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宇宙,和自己彼此往来,共成为一体。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名作,写活了寒山深处枫林的暮色。

秋天里枫叶流丹,层林尽染,人们一般都欣赏“霜叶红于二月花”,称赞诗人将秋风中的霜叶,想象和比拟成二月里的春花,似有生机。

但我曾反复玩味这一句,联系晚唐衰瑟的社会背景和杜牧不得志的人生际遇,总觉得其中浮动着的依然是一层淡淡的哀伤之意绪。

《长信秋词》

唐 ·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是一首宫怨诗,运用含蓄委婉的笔法,描述了被冷落的宫女在凄清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人先进行了细致的环境描写,写井边的梧桐已经黄了叶子,点明了深秋的时节,而秋天又是一个让人容易感伤的季节,这就营造出了清冷萧条的意境。

未卷的珠帘和凝重的夜霜,点明了时间,已是深夜,可是这宫中女子依然没有睡去,这寒凉的秋霜更体现出她的心灰意冷。

最后两句直接描写女主人公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无论有多么华美的器具也不敌这冷清之感,只能静静地听着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

《秋月》

宋 ·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程颢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他的这首诗是单纯的写景之作,写了清溪、碧山、白云、红叶等事物,写得很自然,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

当我们用宁静的心来拥抱世界,就会看清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保持身心的安定这就是大智慧。心胸狭隘就是苦,心境豁达才能转苦为乐!

《三五七言》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诗中前四句全是写景,而且景中含情,层转层深。

具体说,前二句还只是带出寒凉、凄清氛围,给人一种悲凉感。

次二句所写物象,则给人一种零落感、不安宁感。聚聚散散,惊惊惴惴,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所以,末二句直说思念恋人者“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仔细想来,诗中首二句实写天空之景,次二句实写地上之景,末二句实写人间之情,诗中情景交融,实乃融天、地、人为一体。

所以,诗中句式虽有意求变,但六句诗意象、情思却团合得紧,有天衣无缝之妙。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诗人司空曙对外弟卢纶的到来,满腔感激:

我这个家十分寒碜,四面无邻,贫穷简陋。言外之意是,谁肯委屈自己到这里来做客呢?

第三和第四联仍反复向外弟申说这层意思:

像我这样长期沉沦下僚的人,你能频频上门,令我感动而又惭愧。说起来我们这辈子也真是有缘分,谁让你我还是表兄弟呢?

这些抒情的诗句,发自内心,真诚质朴,确有感人的力量。

然而,诗中最为人称道的,却是第二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这两句诗的妙处,不仅在于对仗工稳天成,更在于情与景水乳交融,在于环境氛围与人物心理契合无间。

“黄叶”是即将凋落的秋叶,带着寒意的秋雨打在黄叶上,沙沙作响,这景象多么萧疏凄冷!更何况还是在夜间。

就在这样的夜里,两个白发人在一盏孤灯下对坐而语,他们的话题不外人生感慨,他们的心境也该是一片凄凉。

搜索更多有关“落叶是秋天的最美诗句:最美的叶,落在诗里醉了整个秋天”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