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文征明的书法特点以及代表作:一生都在勤奋努力遍临百家帖

人气:458 ℃/2023-11-17 03:43:31

文/杨中涛

文征明小楷

01

文征明(1470-1559年),明代吴门书派的中坚人物。因其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他与祝允明、唐寅、陈淳(道复)及王宠等吴门书派人物都有过密切的生活交集,由于这种交往关系,很多情况下,他们经常会书写同一内容的古代诗文。

在上述吴门书派人物中,祝允明年龄最大,他出生于1461年,比文征明年长9岁。而唐寅出生年份与文征明相同。如果按月分算,则唐寅比文征明大半岁左右,二人可视为同龄人。陈淳是文征明的学生,出生于1483年,比文征明小13岁。而王宠出生于1494年,比文征明小24岁。

文征明草书千字文

在上述这些吴门书派中坚人物中,祝允明享年67岁,唐寅享年55岁,文征明享年90岁,陈淳享年62岁,而王宠仅40岁就英年早逝。在文征明的一生中,他一直在努力遍临百年家,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中又以小楷成就最高。

文征明小字行书

02

从文征明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来看,他是篆、隶、真、行、草五体俱通,其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小楷,其次是他的小字行书。

文征明小楷的取法来源,早期主要受赵松雪、倪瓒等元代名家的影响,后续则上追二王、钟繇等小楷名迹。在元人小楷的基础上,文征明小楷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将小楷加以极致的精致化和程式化,非常干净整洁,因此让小楷学习者感到更容易上手。

文征明大字行书

文征明在小楷领域的努力程度,远远超过我们一般书法学习者的想像。他在80多岁的高龄,仍然能够写出大量法度严谨的小楷作品来。他使用的小楷格子规格通常为1.0CMX0.8CM。这种规格的小楷格子,事实上比我们今天日常书写的钢笔字尺寸还要小一些。从某种程度上讲,文衡山的这种小楷也可称为“微小楷”。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文衡山在小楷上所积累的功底。

因为有了这种小楷基础,文衡山偶尔也会写这种字形很小的行书和草书。这种小尺寸、字数很多的作品放在眼前观看,简直就是一件件完美无缺的工艺品。

文征明大字行书

03

文征明的大字行书,主要是受明代沈周的影响。沈周行书大字取法黄庭坚(黄山谷),因此文衡山的行书大字,基本上也是黄山谷的面目。

而文衡山小字行书基础,则主要是《怀仁集王圣教序》。文征明对于《集王圣教序》临写的遍数极多。从他的行书作品《悟阳子诗叙》的字形结构当中,我们就可以明显看出,文衡山小字行书受《集王圣教序》影响极深。

文征明草书

事实上,文征明的所有小字行书当中,我们都能够明显看到《集王圣教序》的痕迹。无论是《西苑诗》还是《行书千字文》,它们都是以《集王圣教序》为基础。而他书写的行书《心经》,明显就是直接临写《集王圣教序》末尾部分的《心经》。

文衡山的草书作品,取法也较为广泛,特别是比较重视字与字之间的大小对比,以及字形的左右倾斜取势。

文征明小字行书

04

对于文征明的书法,从明代中晚期,就一直有人提出不同意见,称其作品“法度有余而灵性不足”。尽管如此,文衡山一生都在努力临帖,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仅此一点,就值得我们所有书法同道学习。

从这个角度上讲,文征明一生对于书法的终极追求,也完美诠释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内涵所在。

文征明小字行书

2022.09.13

搜索更多有关“文征明的书法特点以及代表作:一生都在勤奋努力遍临百家帖”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