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讲3分钟故事的技巧和方法:3分钟讲好一个故事5分钟读完一本书

人气:358 ℃/2023-09-24 09:39:33

《圆桌派》里,嘉宾蒋方舟曾说过一个段子,她想讨好别人的时候,总爱说一句话:“世界上说自己孤独的人很多,但我看你才是真正的孤独吧。”那个人就很开心,百发百中,屡试不爽。

人们为什么喜欢听这句话呢?因为这句话有画面感,让人联想,甚至自动脑补出一个孤独者曲高和寡的故事。

泰国广告,恐怕是世界上最擅长讲故事的,友情、爱情、亲情,梦想,通过这些人性共有的东西来唤起共鸣。2018年戛纳广告节电影金狮奖和娱乐金狮奖的广告《友情万岁》,你知道是什么产品吗?故事是说学霸小姐姐要离开自己唯一的好朋友,去曼谷上学,到了一个新环境,小姐姐想要交新朋友但是却找不到聊天的话题。后来,学霸小姐姐的闺蜜狂骑电动车追上她,告诉她正确的聊天话题——广告所宣传的支付APP产品。

会讲故事是人的本能,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数字统治”时代下,谁拥有故事力思维,谁就有了核心竞争力。

故事力思维

《故事力思维》是2019年9月出版的一本新书。作者安东尼·塔斯加尔是英国特许营销协会(CIM)的培训主管,深谙商业传播之道,也深知一个好的故事有着难以想象的力量。

其实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分享过一本《故事思维》,两者之间一字之差,但却是不同的着力点,可以互补。

《故事思维》主要讲述掌握六种故事类型,来建立沟通渠道,打动人心,增强影响力。

《故事力思维》则更像一本故事写作指南,从标题、开头、语言、修辞结构、冲突等24个故事力思维技巧来塑造和培养故事力思维,学会讲好一个故事。

这本书从结构来说,是典型的三段式结构。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讲故事?”第二部分解决问题“如何构建一种故事力思维”,第三部分集中讨论讲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在作者纷乱颠倒的叙述和无数的英文词汇“词源”分析中,我耐着性子,抽丝剥茧整理出一个“故事写作指南”,所以,第一、二部分跳过。我们重点来学习一下故事写作技巧,事实上,这些技巧,也是这本书最重要的部分。

你的故事是什么?

故事:投入情感、保持创造力。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运输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人们沉浸在故事中更能感受到强大的情感力量,更容易被劝诱、说服。当我们关注故事时,注意力、意象和情感就在这种沉浸的状态下共同工作,产生“参与性”反应。

所以,需要交流沟通、塑造思想时,故事是最基本、便捷的方式,也是一个通用的框架,能够起到教化、抒发、引领等作用,在读者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人类需要各种情感,了解人们的需求,创造力最重要。激发创造力,只要有足够的诚意,提供大量细节,就会在观众中自动产生焦点并引起关注。

写作:标题、细节、语言、修辞。

引入入胜、富有冲击力的标题让人震惊。它是一个信号,给人提供丰富的假设:质疑、挑衅、吸引?新媒体时代,人们在碎片之海中湮没,一个吸引人打开的标题,无论给予多么高度的重视都不为过。

展现个性需要使用个性化语言。如果可以的话,使用一些令人难忘的语言,就会令人印象深刻。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说:“话如鱼叉,一旦叉进去,就很难拔出来。”小说家马丁•阿米斯则把所有的写作活动都视为”反对陈词滥调的运动”,主张用“清新的、活力四射的、有回响的声音”来写作。

要达到语言的“鱼叉”作用,使用修辞和写好细节是一个好方法。当你偶然想到一个打动你的细节时,很可能,这就是整个故事的情感载体。

话如鱼叉

亚里士多德写了很多关于修辞和劝导的文章,指出如果要说服他人,使用的修辞艺术应具备三个特点:精神气质、理性和悲情

精神气质意味着要确保你的故事有一种内在的连贯性和可信度,并且它周围的一切都有相同的完整性。希腊人擅长使用对比,他们把理性和悲情对比。虽然“人是理性动物”,但我们并没有理性到“我们应该做什么”,就会做什么的地步,反而通常受情感支配,导致“我们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悲情是对读者情绪的吸引,情绪能够本能地把所有人联系在一起。

构建:探索故事的特点。

故事需要场景设置。一个故事,越早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就越能创造一种氛围,建立情绪,来激发读者跟着你的情绪走。

我们的传统文学中,讲究写文的“六字法”——“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意是说文章的开场要如同凤头一样俊美精采;文章的主体要言之有物,紧凑而有气势,如同猪肚一样充实丰满;文章的结尾要如同豹尾一样雄劲潇洒。

开场白,就像一个邀请函,是作者向读者发出的邀约:请跟我走。至于能不能带走读者,就看作者的功力了。作家和理论家们都认为,开场白可以成就一部小说,也可以毁掉一部作品。

卡夫卡蜡像

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引入入胜的开头。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是这样开头的:

一天早上,当格雷戈萨姆萨从不安的梦中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昆虫。

这段开场白,就够荒唐,够有趣,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我们会在心里提问:为什么会变成昆虫?还能变回来吗?你看,没什么比给大脑设置一个谜题更能激发我们的兴趣了。面对谜题,大部分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试图破译,这就是吸引他们读下去的那个钩子。

矛盾冲突则是推动故事发展和人类情感背后的动力。

荣格创立了“原型”,在古代神话或童话中,在故事、文学或电影中,都有一些基本的人物原型。

人物的塑造,是故事展开的依托。如何在故事中展现人性?又如何让故事中的人物成为我们展现故事的媒介和利器?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奥托•兰克宣称“神话是人类的一个集体梦想”。故事中所有的基本情节,都与个人的最后转型有关。人物的成长,或者是性格变化,是故事发展的内在追求。

当我们写一个故事时,要问自己几个问题:故事中的人物,最初是什么性格?经过文中一系列的冲突发展,人物性格有什么变化?在转变中,去寻找推动情节的驱动力。

找到金线

叙事:找到一根金线。

希腊神话《命运三女神》中,有三位手握“线团”(线索)的女神:掌管生命之线的女神克洛托;维护生命之线的拉切西斯;负责切断生命之线的阿托波斯。

有文学家用“金线”的概念作为隐喻来描述如何创造故事,如何构建故事,使故事拥有结构的硬核。

没有结构,就没有实质;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一幅画最重要的是框架。扯一根“金线”是讲故事、构建故事时的重要方式。框架是思维的基础,构建故事时,要对放进框架内的素材进行精挑细选,从而确定取舍,这对故事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金线概念的法则是:选取形状,注意结构,学会编辑。

一个吸引人的开头,是最精彩的部分。一个故事,要有开始、中间和结尾,但却不一定按这个顺序发展。而标题,也许可以担当“金线”的作用,来引领读者,知道他们要去哪儿,去做什么。

把素材装入框架

高潮:抓住“峰终定律”。

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卡尼曼提出的“峰终定律”描述了这样一个事实:

当我们回忆经历过的快乐时,这种快乐似乎是由两个瞬间决定的:在顶峰时的感受(无论是好是坏),以及在结束时的感受。

“峰终定律”提醒我们,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有清晰的高潮或是“顶峰”时刻,以及让人心脏“砰砰”直跳的结尾。难怪编剧大佬罗伯特•麦基说:“如果你没能把诗意跃升为精彩的高潮,那么之前所有的场景、人物、对话以及描述也不过是打字练习而已。”

熟悉的场景或者是一种隐秘的情感共鸣,如作品中伸出来的一只手,抓住了你的手

让金线引领你,朝着高潮的方向努力。

调整:另一件最重要的事。

被称为“鬼才编剧”的查理•考夫曼在2011年英国电影戏剧学院获奖演讲中说:娱乐性是讲故事的第一要义;而“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故事的哪一部分起作用,哪一部分需要润色,哪一部分应该舍弃,这会让你的故事更受欢迎,也让你的故事更有趣。”苏斯博士也认为,写作中最重要的事就是“不断地重写、推翻、再重写、再推翻、润色”。

马克吐温花了近10年时间才修改完成《费恩历险记》;理查德•柯蒂斯的剧本《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被重写了14次才满意,都证明了这种打磨再打磨的重要性。

调整或修改

故事就是一种人生的隐喻,一种发生的可能,一种出人意表的结果,一条理解世界的通道,一个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

我们生活在一个故事的世界里,用故事表述、说服、传播。学会讲故事,一定会改变你的人生。

搜索更多有关“讲3分钟故事的技巧和方法:3分钟讲好一个故事5分钟读完一本书”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