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老子无为而治启示:老子二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人气:180 ℃/2024-04-11 11:23:35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道;万物兴起而不造作事端;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

【引述】

本章以美与丑、善与恶说明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而对待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此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亦不断地在变动中。一切事物在相反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互相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人间世上,一切概念与价值都是人为所设定的,其间充满了主观的执着与专断的判断,因此引起无休止的言辩纷争。天地间,万物欣然兴作,各呈己态,圣人仅仅从旁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开展其丰富的内涵。儒家的圣人是典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

在一个社会生活上,老子要人发挥创造的动力,而不可伸展占有的冲动;要人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然而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据为己有,即要消解一己的占有欲。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占有欲,因而老子极力阐扬“有而不居”的精神。

本文摘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敬请读者知悉。

搜索更多有关“老子无为而治启示:老子二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